《近代工業的興起》教案(通用2篇)
《近代工業的興起》教案 篇1
第6課 近代工業的興起教案設計
所屬學科或領域:歷史
適于的學段/年級: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
一、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屬于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歷史八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
本課所在單元的主題是近代化的艱難起步。根據本單元的主題和本課的教學內容標準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 、張謇、詹天佑的主要成就及他們的救國熱情;教學難點是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本課在本單元中處于起始的位置。本單元主要講述中國近代化的艱難起步,本課則是中國近代化發展過程中的第一步,講述了中國近代化興起的歷程,為以后維新派實行的變法革新,革命派實施武裝斗爭,推翻帝制,先進知識分子掀起新文化運動等救國嘗試提供了經濟基礎,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二、 學情分析
初二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歷史學習,掌握了一些學習歷史的方法和技能,但是本單元的歷史知識對于學生來說仍然存在一定的難度,初二學生的思維雖然處于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但是他們仍然以形象思維為主,因而本課歷史名詞的含義、洋務派的歷史地位對于初二學生較難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在本課學習前,學生必須具備使用表格歸納歷史史實的能力和初步的對歷史事件進行正確分析的能力。
三、教學/學習目標及其對應的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要求:了解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知道武昌起義,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教學/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列舉洋務派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以及對近代交通和通訊事業發展史的了解,幫助學生體驗在深重的民族危機中中國近代化起步的艱難。
通過對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民族實業家張謇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歷史人物的了解,逐步培養正確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在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開展討論,動手設計等等,開展研究性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我國近代工業興起的艱難歷程,感受中國社會發生的深刻變化。
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在歷史學習中應提供主動建構的時間和空間,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因此,本課在學生通篇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設計提供讓學生充分動腦、動手、合作的機會,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展示圖片、影像、文字、資料等,在有限的時間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啟發思維。力圖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圓滿地成功地完成教學任務。通過上述活動,培養主動學習、樂于與他人合作、共同學習的習慣,并能夠多角度、多層次、多途徑地探究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課的知識點時間上跨度大,內容有跳躍,還有些知識屬于隱性知識內容,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本課以教師引領和講解為主,輔之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活動,比如,學生的填表,設計表格、討論等等
五、教學或活動過程
。ㄒ唬┙虒W準備階段
課前,教師搜集有關中國近代工業興起的相關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有關中國近代工業興起的相關資料包括洋務運動主要軍事工業、民用工業的影像資料,李鴻章、張之洞等洋務運動代表照片,洋務運動的文字資料,張謇、詹天佑照片。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有關問題設計表格,培養學生的用表格歸納問題的能力和初步的設計表格的能力。
設計有關洋務運動評價的問題,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問題進行思考并展開討論,開展研究性的學習。
(二)教學或活動過程
導入新課
你能說出近代以來有哪些國家發動過侵略中國的戰爭?大規模的戰爭有哪幾次?結果怎樣?
近代中國的劫難,使得許多有識之士開始尋求救國的方案。隨著近代工業的興起,中國的資本主義開始產生和發展起來,為各階層的救國嘗試提供了可能,今天我們就從我國近代工業的興起開始研究,看看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刻,清朝統治階級上層洋務派的救國行動。(活動設計:復習導入,使上下知識得到銜接,更主要的是為本課的學習內容做好背景的鋪墊。)
學習新課
一、從“自強”到“求富”:
閱讀教材p29---p31 ,同桌合作完成下列表格:(活動設計:教師提供表格,學生根據課文提供的資料,使用表格歸納問題。通過活動使學生對洋務運動的概念和內容有所認識,為后面對洋務運動作用的探討做好鋪墊。)
1、洋務運動興起
洋務運動的興起
代表
人物 中央官員
地方官員
主張
時間
目的
2、洋務運動主要內容
口號 主要內容
軍事工業
民用工業
3、輪船、鐵路與電報業的出現:
通過以上表格,我們不難發現正是由于軍事工業的興建帶動了民用工業的發展,這一時期發展最為迅速和突出的民用部門是:交通和通訊事業。提出要求:“你能自己設計一個表格,歸納出這一時期輪船、鐵路、電報業的發展情況嗎?”。(活動設計:通過前面的表格使用,對學生進一步提出要求,要求學生自行設計表格并進行展示,選擇優秀的設計作為本課的第三個表格。教師可準備參考性表格,此表格應靈活處理若學生設計的較為成功,則不展示給學生,否則,提供給學生作為參考。目的是學生在會使用表格歸納問題的基礎上,自己動手設計表格,培養歷史表格的使用能力。)
參考表格:
時間 企業名稱 創辦人 地點 備注
4、洋務運動的地位和作用:
你認為洋務運動能使落后的中國走向富強,擺脫民族危機嗎?(活動設計:聯系前面相關的知識(以上三個表格)和教師提供資料(對洋務運動評價有關資料),鼓勵學生進行討論,最后教師進行點撥和總結。生生交流、師生合作的形式來幫助學生歸納和理解,突破本課難點。)
二、愛國知識分子——張謇和詹天佑:
1、狀元實業家:張謇:
教師提出下列問題
。1)“你能說出張謇為什么要棄官從商,開創實業嗎?”
。2) 多媒體展示張謇圖片,根據書中提供的資料,介紹其相關的事跡,
。3) “你如何看待張謇放棄仕途,興辦實業?”
。ɑ顒釉O計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通過學習,學生認識到以張謇為代表的愛國知識分子,始終站在救國救民斗爭的最前列。他們興辦實業以求振興中華,為此甘愿犧牲個人利益,放棄仕途,這充分體現了他們的愛國精神和民族大義。)
如果說以張謇為代表的民族資本家為了民族大義犧牲了個人利益,體現了中國人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那詹天佑則在科技創新上掌了中國人的志氣,振奮了民族精神。
2、愛國知識分子:詹天佑
(1)講述詹天佑和京張鐵路的故事。
。2)提問:詹天佑有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ɑ顒釉O計:學生講述詹天佑和京張鐵路的故事,教師展示所收集的詹天佑的圖片和相關資料。強調京張鐵路的建成在當時的重要意義,對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意識進行進一步教育)
課堂小結:
自洋務運動開展以來,中國開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近代工業的興起,改變了中國的社會面貌,涌現出了張謇、詹天佑等一批愛國知識分子,中國近代化的道路雖步履維艱,但前途是光明的。
課堂練習:
1、連線題:
李鴻章 京張鐵路
張之洞 江南織造總局
張 謇 大生紗廠
詹天佑 江南織造總局
2、選一選
1895年,一位英國人登上我們中國的土地,下列哪個事情不可能遇到?( )
a、 他坐火車從唐山出發到胥各莊
b、他在上海給天津的朋友打電話
c、他遇見了剛剪掉辮子的中國人
d、他在京張鐵路上觀看沿途的風景。
3、結合“每課一得”說說“什么是近代工業”。
板書設計
六、評價
本課學生的學習和活動是在教師引導的基礎上完成的。對于本課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主要通過學生對教師所提出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和課堂交流情況而定。同時,課堂練習也是一個參考方面。
七、教學自我反思
課堂教學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基于這樣的認識,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我探索實踐了任務驅動型民主合作教學法。按照“設計問題,學生自學;任務驅動,自主學習;師生互動,解疑答難;小組合作,研究學習”的步驟組織課堂教學。本節課,自我感覺運用這種方法較成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大部分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自主、合作學習,分析解決問題,教學效果較明顯。但是學生主動發現、提出問題的人次較少,這方面需要激勵培養學生,只有善于質疑,才能創新,才能進步。另外,還要引導學生搞好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八、教研員點評
本課的成功,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夠將新課程理念有機的糅合進教學之中,恰如其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只是扮演引路人的角色,通過精心的設計,將學生的潛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出來,。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歷史表格得到了很好地使用,對于學生使用表格進行歷史學習進行了充分的培養,這是本課的一大特點;本課的另外一個特點是教師在重要的問題和疑難問題的研究中能夠做到適時適地的點撥、總結。
《近代工業的興起》教案 篇2
【課程標準】
列舉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評價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道輪船、火車、電報在中國出現的史實。
講述張謇興辦實業的故事,了解近代工業曲折發展的狀況。
知道詹天佑近代科學技術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列舉洋務派的主要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以及對近代交通和通訊事業發展史的了解,幫助學生體驗在深重的民族危機中中國近代化起步的艱難。
通過對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民族實業家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歷史人物的了解,培養正確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根據內容特點,本課采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通過師生共同學習與討論,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習效果。
為有效完成教學任務,準備相關表格進行輔助教學,增強直觀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了解我國近代工業興起的艱難歷程,感受中國社會發生的深刻變革,形成振興祖國、自強自立的民族認同感。
通過對張謇、詹天佑事跡的學習,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勤奮學習、振興中華的遠大志向。
【重點難點】
重點 洋務派開辦的近代工業,近代科技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狀元實業家”。
難點 評價洋務運動。
【教學準備】
1.導學案。
2.分小組進行討論。
3.收集張謇、詹天佑的故事。
【教學過程】(復習第一單元)出示表格
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
戰 爭
條 約
影 響
抗爭
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虎門銷煙
第二次鴉片戰爭
《北京條約》
進一步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太平天國運動
甲午中日戰爭
《馬關條約》
大大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黃海海戰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辛丑條約》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義和團運動
教師學生根據表格對第一單元的內容進行復習。
從鴉片戰爭開始列強不斷對中國發動侵略,直至八國聯軍侵華,民族危機加深,民族矛盾日益尖銳,中國從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境地。但另一方面,列強的入侵又促成了中國近代化的開端。由此引入第二單元。
要求學生閱讀“第二單元,近代化的艱難起步”的導言。(板書課題)
。▽胄抡n):請同學們閱讀本課后的“每課一得”:“你知道什么是近代工業嗎?”
在學生初步掌握“近代工業”這一概念的前提下進入新課。
第6課近代工業的興起(板書)
【認定目標】全體同學一起學習本課學習目標
1.列舉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評價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輪船、鐵路與電報業在中國出現的史實。了解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民族實業家張謇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歷史人物;了解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狀況。
一、 從“自強”到“求富”(板書)
給各小組分配任務,各小組將承擔的部分寫在小黑板上。
【自主學習】一、第一小組、第二小組仔細閱讀課本 “自強”到“求富”一目內容,分別完成下面表格:
洋務運動的興起
代表
人物
中央官員
地方官員
主張
時間
目的
早期
后期
口號
行動
1、
2、
表現
二、仔細閱讀課本第32—33頁第三、四目內容,完成下面1-2題(第三小組完成)
1、洋務運動創辦的近代軍事和國防企業帶動了交通和通訊事業的發展,你能說出當時的交通、通訊企業主要有哪些嗎?
興起原因
時間
企業名稱
創辦人
地點
作用
1872年
李鴻章
上海
電報局
李鴻章
天津
1893年
唐胥鐵路
唐山
2、隨著近代工業的崛起,涌現出一批投資辦廠的實業家和中國自己的工程技術人員等愛國知識分子,課本分別介紹了哪位代表人物?說說他們的主要事跡?(第四小組完成)
投資辦廠的實業家: 主要事跡:
中國自己的工程技術人員: 主要事跡:
【共同探究】(第五小組完成)
1、洋務運動有沒有改變中國命運,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標志事件是什么?我們如何評價洋務運動?
三、仔細閱讀課本第32—33頁第三、四目內容,講一講張謇和詹天佑的故事。(第六小組)
【歸納整理】
請寫出本課的知識結構圖(第七小組)
【精彩展示】各小組展示小黑板內容并派一同學講解,其他小組可提出問題和不同見解。
【突破難點】老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講解。
師:過去我們認為洋務運動是賣國行徑,你們認為對嗎?
生:不對。洋務運動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師: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我們必須肯定洋務運動的具有積極作用。洋務運動作為近代化的開端,標志性的區別是機器生產。在當時封建主義充斥的天地里,引用“中體西用”畢竟使中國人看到了另一個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個世界的部分,并把它引到中國來。這是中西文化的特殊結合。以自強求富為目標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以翻譯、出版、科技、學堂、留學生為內容的近代文化事業都是這種結合所產生的有益結果。這些終究促進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
【拓展練習】
1.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最早實踐“師夷長技”思想的是(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2.下列體現洋務派“求富”主張的實踐活動是( )
a.創辦安慶內軍械所 b.創辦江南制造總局 c.創辦福州船政局 d.創辦漢陽鐵廠
3.清期統治后期,地主階級洋務派掀起了洋務運動,其主觀目的是
a.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 b.為中國近代化開辟道路
c.引進西方的政治制度 d.維護清朝統治
4.洋務派認為“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在洋務運動中能體現“制器為先”的是( )
a.江南制造總局 b.開平礦務局 c.漢陽鐵廠 d.上海輪船招商局
5.西方列強的槍炮聲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他們發起了一場自救運動。其主要影響是( )
a.實現了富國強兵 b.開始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阻止了外國資本主義擴張
6. 19xx年清政府某官員要給遠在武昌的湖廣總督發送消息,下列傳遞方式中能夠使用的最快捷的是
a.乘飛機 b.發電報 c.乘火車 d.乘輪船
7. “他”以狀元的身份毅然辭官南歸,一生先后創辦了大生紗廠等19個企業。“他”是( )a.詹天佑 b.魏源 c.張謇 d.候德榜
8.近代史上,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是( )
a.京滬鐵路 b.京張鐵路 c.京九鐵路 d.京津鐵路
9.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列舉出洋務派的兩個代表人物。
(2)洋務運動前期和后期各打出什么旗號?列舉洋務派所興辦的近代著名企業。
(3)我們今天對外開放引進外國先進技術與洋務運動中引進西方先進技術有什么區別?
【小結升華】自洋務運動開展以來,中國開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近代工業的興起,改變了中國的社會面貌。洋務運動雖然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是客觀上刺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此后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的發展,其“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為后世青年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