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統一大業》教案(精選2篇)
《祖國統一大業》教案 篇1
下面是岳麓版八年級下冊《祖國統一大業》說課稿,歡迎借鑒!
《祖國統一大業》說課稿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叫吳生付,來自鳳凰縣第一民族中學。今天,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向大家學習,現在,我簡單介紹八年級下冊第16課祖國統一大業的推進的“教與學”的思考,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教學理念
“染紅歷史課堂教學的探究和實踐”
二、教學原則
自我體驗→觀察分析→合作學習→尋求方法 →應用知識
三、教材簡析,
(一)課標內容
(1)簡述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2)了解祖國大陸與中國臺灣經濟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實,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教材解析
本單元介紹的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均關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愿望,是提高民族自信心,振奮民族精神的大事,本課的核心內容——解決港、澳、臺問題上實行的“一國兩制”則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個重要特色。港澳回歸是“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是“紅色”經典之一,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唯一可資借鑒的實踐經驗,為“中國臺灣的問題”的解決提供了藍本,給中華民族實現最后統一提供了實踐基礎。本課內容作為新中國在內政外交上的重大成就,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重點分析
重點:簡述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依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港澳回歸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構想的正確性,真理性,并賦予其實踐意義,展望中國臺灣的問題的解決,實現祖國統一,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自覺檢驗接受真理,提高維護祖國統一的民族自信心,自覺抵制分裂祖國的思想侵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教學目標定位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把教學目標做如下的定位:
(一)知識與能力
1、知識:《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中葡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的聲明》 中國恢復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 港澳回歸的歷史意義
2、能力: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歷史意義的分析,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情景體驗,感知港澳回歸的過程,認識“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加深對香港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的理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學生實現祖國統一的堅定決心。
五、教法簡介,
(一) 教法分析
綜合使用“情境探究教學法, 多元思維教學法,問題探究討論法”,實現四個“有機整合”:1、教學序列的有機整合;2多種學習的有機整合;3、多種交往方式的有機整合;4、多種教學狀態的有機整合。
(二)學法分析
學情分析:
1、初二學生在智力方面,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有較快發展,但認識能力還不高,仍帶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個性方面,學生的自我意識有了迅速的發展,探究學習的欲望強烈。
2、學生大都被現代意識所左右,灰色觀念較強。必須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學法分析:
1、指導學生課前收集資料,主動獲取歷史知識。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小組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
3、引導學生聯系實際,關注身邊歷史,關注當今社會問題,將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起來。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目導入(通過上一目的總結引出本目)
構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 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途徑;
§ 是中國共產黨從實際出發,尊重港澳臺地區的歷史和現狀而提出的一個能夠為各方面所共同接受的方案。
實踐:港澳回歸
(二)本目教學(主要設計教師導引、學生討論兩大部分。)
“一國兩制”的實踐——港澳回歸:核心的問題是統一
一)教師導引(教師闡釋、多謀體展示學習內容,加強學生的自身體驗。)
1、教師闡釋
港澳回歸的有關情況
2、多謀體展示:
①香港、澳門區旗區徽圖片②香港問題的由來與回歸視頻③港澳政權交接儀式圖片
二)學生討論 (分為問、議、導、答、評“五步”走,激活課堂。)
問:(實現“教學內容問題化”,提高“一題多變的練習”方式提高學生能力)
1、香港是什么時候通過哪些不平等條約被英國割占的?葡萄牙又是怎樣一步步侵占澳門的?
2、在“一國兩制“理論的指導下,政府為解決港澳問題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3、香港、澳門回歸的核心問題是什么?實現的原因是什么?
4、算一算,香港和澳門分別離開祖國多少年?談談你對港澳回歸的感受?
5、請你談談港澳回歸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6、16實世紀中葉,葡萄牙侵占了澳門,100多年前,英國侵占了香港,為什么到20世紀90年代,中國能夠收回香港和澳門,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啟示?
7、過去,英國、葡萄牙的國旗飄揚在港澳上空,今天,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港澳的上空,形成這種強烈的歷史反差的原因是什么?這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議:采取“同桌討論、自由討論、小組討論、全班討論”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全面培養學生的思想和能力。)
導:用“邊議邊導”的形式。在議的過程中加強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學習的目的性、針對性。
答:自由回答、小組PK。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課堂參與能力。
評:師生共評:實現“答案要點化,要點條理化”,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課堂效益。(見附2)
(三)導入下目:(通過問題結論自然引入下目。)
過去,英國、葡萄牙的國旗高高飄揚在港澳上空,今天,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港澳上空,形成這種強烈的歷史反差的原因是什么?這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原因:港澳回歸
啟示:祖國的強大 一國兩制的正確
祖國一定會統一
展望:中國臺灣的問題
七、優化思考。
(一)板書設計(見附1)(利用結構圖式的板書設計,將知識點、線、結互為一體,構成有機網絡,使學生產生新奇感,保持注意力,積極思維,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加快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益。)
(二)優化思考
以“五優化五發揮”( 1、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讓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2、優化課堂教學思路,讓師生互動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3、優化課堂教學手法,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4、優化課堂教學目標,讓素質發展的目的性得到充分體現;5、優化課堂教學資源,讓課程資源的大眾性得到充分發揮。)為目標,從三個著眼(著眼于整體,著眼于實際,著眼于未來)出發,從“三化” (教材內容問題化,答案內容要點化,要點內容條理化)入手,通過“一題多變的練習”方式完成教學的整體優化,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振奮民族精神,最有效地掌握歷史學習方法,提高歷史思維能力。
附1
統一問題
努力與認識
“一國兩制”
鄧小平
核心:一國
主要內容:兩制,
高度自治
港澳回歸
港澳問題
港澳繁榮
兩岸交流
統一障礙
中國最終要統一
實現祖國統一
是民族的愿望
核心問題是
祖國統一
《祖國統一大業》教案 篇2
點擊::第一范文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熟記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史實;了解“一國兩制”政策的形成過程和中國臺灣社會現狀;理解“一國兩制”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理解圖片、分析材料、觀看視頻、自由發言等方式鍛煉學生積極參與、相互合作的精神,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歷史聯系現實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港澳臺問題的歷史回顧,讓學生再一次體會“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而香港、澳門問題的解決正是祖國綜合國力提高的體現,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過對中國臺灣現狀的分析,讓學生明白分子的真面目,不得人心,祖國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二、教學方法:
“導學—設疑—討論—總結”法
三、教學重點:
1.一國兩制的形成以及含義
2.有利于中國臺灣回國的因素和阻礙中國臺灣回歸的因素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導入新課
師: 有一個夢想我們不曾遺忘,有一種情感我們不曾割舍,有一首歌曲我們曾經耳熟能詳,這首歌曲就是《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 ”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母親!我要回來,母親!母親!
生: 齊唱歌曲,探究問題
1、這首歌曲是根據誰的詩譜寫的?
2、你知道七子組詩中的七子分別指的是什么?
3、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二)問題探究
師: 香港、澳門、中國臺灣的回歸是中華民族幾個世紀的夢想,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踏上這段尋夢之旅,《兩岸關系論壇──昨天\今天\明天》
環節一:昨天的大陸與中國臺灣
師:中國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大陸與中國臺灣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大陸與中國臺灣隔海想望卻不能想見,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就讓我們回顧一下昨天的大陸與中國臺灣.
探究(一)思考我們了解的中國臺灣問題的由來?
生:
1895年,日本侵占中國臺灣
1945年,國民政府代表中國收回中國臺灣
1949年,國民政府敗退中國臺灣
師: 昨天的中國人用不屈的斗志趕走了來犯的敵人,今天的中國人必定用赤誠之心迎接中國臺灣的回歸,下面讓我們感受一下今天的大陸與中國臺灣.
環節二:今天的大陸與中國臺灣
探究(二): 有哪些有利于中國臺灣回歸的因素?
圖片一:一國兩制科學構想
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祖國統一后,中國臺灣特別行政區可以有自己的獨立性,可以實行同大陸不同的制度。司法獨立,終審權不須到北京。中國臺灣還可以有自己的軍隊,只是不能構成對大陸的威脅。
──選自《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學生探究
1.一國兩制的含義?
2.同是“一國兩制”,政府在港澳和中國臺灣的具體應用上有什么不同?
3.“一國兩制” 的形成過程?
圖片二:臺灣同胞拜謁黃帝陵
播放視頻 學生欣賞《鄉愁》
小時侯/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后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呵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鄉愁》
圖片三:兩岸交流加強
圖片四:經濟建設的繁榮
圖片五:香港澳門的回歸
步驟一:播放香港回歸視頻
步驟二:學生簡述澳門回歸的經過
圖片六:連戰訪華
探究(三):有哪些不利于中國臺灣回歸的因素?
環節三:明天的大陸與中國臺灣
1、如果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采用什么方法實現祖國的統一?
2、請你以在校中學生的名義給中國臺灣領導人寫兩句話,來表達你對中國臺灣回歸的期盼。
3、作為中學生,你覺得該為祖國統一做些什么?(以上題目任選其一)
(三)細思圖片、感情升化
血濃于水,所以我們不曾改變夢想,臍帶相連,所以我們的感情日益溫厚,家和萬事興,最后讓我們祝愿中華民族永遠團團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