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生長》說課稿
這節課是冀教版八年級上的第二章第一節根的生長。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四個環節來說課。
一、 說教材
這節課的主要知識點是根尖各部分的結構、作用,以及根主要生長的部位,根的生長方向。首先通過肉眼觀察分辨出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利用顯微鏡觀察出根尖四部分的細胞大小、形狀以及細胞排列狀況。第三步通過實驗得出根生長的部位。第四步通過探究根的生長方向,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有關根生長向性的有關知識,而且培養了他們的質疑和探究精神。本節是第三單元關鍵性的一節。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知識基礎以及認知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性目標:1.區別根尖四部分結構,舉例說明四部分的作用。
2.分析根主要靠哪部分生長。
技能性目標:1.嘗試探究根的生長方向
情感性目標:1.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2.體驗科學探究成功的樂趣。
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1.根尖四部分的結構和功能。
2.根靠哪部分生長 。
3.根的生長方向
教學難點;根尖四部分細胞結構特點,以及每部分的功能。
確定難點的依據是,學生必須通過觀察、分析、總結才能獲得這點知識,而學生觀察、分析、總結能力較差。
二、說教材:
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采取適宜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根據新教學理念,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根據生物學科實驗性強的特點,采取的教學方法是觀察法、實驗法、科學探究法。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像、聲音等有機集成并顯示在屏幕上,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說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師手段,學是中心,會學才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與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實現新課程理念終生學習的目標,基于以上考慮,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滲透學法。
第一學會觀察:在讓學生用肉眼觀察認識根尖四部分時,學生親自對著光線,根據外形和透明程度真正認識根尖四部分。體驗獲取知識的過程,真正和實物聯系起來。
第二學會實驗操作:在探究靠根靠哪部分生長時,劉學生親自動手在幼根上劃墨線,參與實驗過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增加興趣。
第三學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在探究根的生長方向時,讓學生大膽提出假設,并小組討論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
第四學會觀察、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在學習根的結構和功能時,讓學生通過分析每部分細胞特點,說出作用,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四、說教學程序
教學設計思路,以知識結構為線索,通過觀察、實驗、科學探究為手段,劉學生在親自實踐中逐步獲取知識,變苦學為樂學,并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
(一)新課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