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誕生》兩種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出男、女性生殖系統組成和功能。
(2)描述受精、胚胎發育和分娩的過程。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分析圖文資料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交流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認識自我活動,體驗生命來之不易,學會關愛生命,關注自身健康和發展,養成熱愛生命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對自己身體形態和生理上的急劇變化會產生一些疑惑,一些神秘感,但又不好意思去問老師、家長,個別同學甚至會因為一些傳統思想影響,羞于去了解生殖系統的相關知識。這些思想將直接影響學習這一章節內容的效果。因此,教師應大方、親切、認真、科學地對待這一節的教學,消除學生不良的心理影響和思想障礙。
三、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身體形態和生理上的急劇變化會產生一些疑惑,一些神秘感,但又不好意思去問老師、家長,個別同學甚至會因為一些傳統思想影響,羞于去了解生殖系統的相關知識。這些思想將直接影響學習這一章節內容的效果。
四、教學重點:說出男女生殖系統的主要結構及功能。
教學難點:感受生命的寶貴,體會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的意義。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課件展示“我從哪里來”,寶寶從哪里來,一直是我們小時候很想知道的問題(出示課題:嬰兒的誕生)。
齊讀,理解
思考,進入學習狀態
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開口說話,克服羞怯心理,為后續學習做好鋪墊。
提出關于生殖的問題
關于人的生殖,同學們有什么疑惑,請說說你最想了解什么知識?
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問題。 一方面訓練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男女性生殖系統組成和功能
1、出示自學提綱:觀察p95/圖18-1和p496/圖18-2,熟悉構成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器官及位置,并說出各種器官的功能。
2、課件展示男女生殖系統的圖片。
要求學生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出示提綱:(1)產生和輸送精子和卵子的器官是哪些?胎兒在母體內發育和產出的器官是什么?
(2)為什么說睪丸和卵巢分別是男女生殖系統中的主要器官?
(3)分別說出①精子的產生部位和排出路線②卵子的產生部位和排出路線。
獨立觀察圖片。
學生說出男女生殖系統各器官的名稱和功能
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讓學生通過自學獲取知識,培養自學能力,突出學生在課堂 中的主體地位。
通過小組合作進一步明晰睪丸和卵巢分別是男女生殖系統中的主要器官。
二、受精和胚胎發育 展示精子,卵細胞圖片,設問有了精子和卵細胞,生命是不是就開始了?不是,還要有受精過程,課件展示講解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邊引導學生觀察圖片邊講解邊設置問題引發學生積極思考。關于受精作用,先進行故事接龍。 思考,聆聽,觀察、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