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
滲透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為學生提供參與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類比遷移能力。
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通過對方法的反思,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讓學生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能從交流中獲益。
[活動3]
等腰直角三角形三邊具有這樣的性質,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也具有這樣的性質嗎?
(1)你能計算方格圖里三個正方形的面積嗎?
(2)通過對面積的計算,你能說出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嗎?
(3)通過方磚圖和方格圖的觀察和計算,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教師出示圖片并提出問題。
學生觀察圖片發表意見。
師生共同總結: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平方的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本次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能否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大正方形的面積。
通過對大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讓學生學會靈活的計算方法。
歷經從特殊到一般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大膽設想的能力。
[活動4]
我們猜想的命題是否成立呢?這就需要我們對一個一般的直角三角形進行證明。到目前為止,對這個命題的證明方法已有幾百種之多,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我國古代數學家趙爽的證明方法。
(1)把邊長分別為a、b的兩個正方形并在一起,你能通過剪、拼,把它拼成趙爽弦圖嗎?
(2)面積分別怎樣表示?它們有什么關系?
(3)現在你知道XX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為什么用趙爽弦圖作會徽嗎?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動手剪拼。
教師參與學生活動,幫助、指導學生完成拼圖活動。
學生展示分割、拼接過程。
教師展示多媒體拼接過程。
本次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
(1)學生是否積極參與了拼接活動。
(2)學生能否合理進行分割。
(3)學生能否用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4)學生是否有民族自豪感?
通過拼圖活動,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通過拼圖活動,使學生對定理的理解更加深刻,體會數學中的數形結合思想。
通過多媒體展示拼圖過程,使學困生也能感受拼圖的全過程,加深理解。
通過對會徽問題的回答,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動4]探究
問題1
一個門框的尺寸如圖所示,一塊長3m,寬2.2m的薄木板能否從門框內通過?為什么?
1m
2m
d
c
b
a
(1)橫著、豎著能否通過?為什么?
(2)還可以嘗試怎樣過?
問題2
如圖,一個3m長的梯子ab,斜靠在一豎直的墻ao上,這時ao的距離為2.5m,如果梯子的頂端a沿墻下滑0.5m,那么梯子底端b也外移0.5m嗎?
o
d
c
b
a
教師提出問題1,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著重引導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
當確定橫著、豎著都不能通過時,得出只能試試斜著能否通過,從中抽象出rt△abc,并求出斜邊ac。
教師提出問題2,引導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
學生合作交流,討論回答:
要求梯子底端是否也外移0.5米,就是求bd的長,而bd=od-ob,只需先求出od、ob的長即可,于是把實際問題轉化成了直角三角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