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生電”,
1.英國物理學家_______經過_______的探索,在_________年,首先發現了利用_______產生電流的規律和條件。
2.科學家是根據什么事實,想到利用磁場獲得電流的。
3.現實生活中的電,是發電廠從_______中產生的。把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
4.本節的學習,你印象最深的科學方法是什么?
(閱讀資料,獲取信息。)
第二課時,探究:什么情況下磁可以生電。
師:大家已經知道小電動機是由一對磁體和線圈框構成的。利用一只小電動機可以獲得電流。那么是不是只要存在磁場和導線框,就能產生電流呢?
生:猜想、議論。
師:為了更好地探究磁生電,我們使用課本p66頁圖8.5-1的器材裝置進行探索,同學們可探索下面的問題。
序號
導體
運動情況
磁場
電流表指針及方向
1
導線(ab)
靜止
u型磁體內部
2
導線(ab)
上下運動
3
導線(ab)
向左運動
4
導線(ab)
向右運動
5
線圈框
轉動
……
……
……
師:請分析一下上面看到的現象,結合圖2.5-2閱讀一下p67頁第一自然段。你得到了什么結論?
生:討論、文字表達。
師:把你得到結論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生:匯報交流。
師:引導: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電路中產生電流。
創新與發現
師:在上述探索中,你還有什么新的發現,請交流一下。
小結:
師:由于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而產生電流的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它是根據電流能生磁逆向思維而獲得的科技成就,是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經過XX年的探索在1831年首先發現的。在這個現象中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這個發現,使人類大規模用電成為了可能,開辟了電氣化的時代。
生:歸納: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_____________。
教學延展
電磁感應實現了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轉化為電能嗎?
①請列舉生活實際,討論一下。生產、生活中的電能來源。
②請結合你家及你村的情況。思考:你所在的地方可采用什么來獲得電能。
第三課時:發電機
師:出示圖8.3-3的手搖發電機,讓學生觀察。
生:觀察發電機的構造,說出發電機由一對磁體和線圈框構成。
師:讓學生搖動發電機,使小燈泡發光。提問,小燈泡消耗的電能從何而來。
生:機械能轉變為電能
設問:若把小燈泡換成一個電流表,電流表的指針將怎樣運動?
學生思考。而后讓學生實驗得到現象:指針左右擺動。
師: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圖8.5-2是發電裝置的示意圖,對照示意圖進行思考?
生:思考、議論得出:由于磁感線方向不變,導線ab運動方向改變,造成感應電流方向改變、電流表指針左右擺動。
小結:
填空:上述現象表明,在______中,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線_______有關。
師:把導線彎成一個線圈框,增加線圈的圈數,使發電機產生更強的電流、更高的電壓。實際的發電機就是這樣構造的,分析發電機的原理,可取其中一匝線圈進行分析,如圖8.5-4。思考:
1.如果ab邊中的感應電流從b→a,那么cd中的電流方向是_______,通過燈泡的電流將向_______。
2.線圈轉過180°后,ab向_______運動,ab中電流方向_______,cd向_______運動,其中電流方向_______,燈泡中電流方向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