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訓練[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1.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_________,通常稱為聲源,由聲源發(fā)出的聲音是通過_________傳播到人耳的._________中聲音是不能傳播的.
2.我們能聽到喇叭聲,是因為_________發(fā)聲時在,聲音通過_________傳入我們的耳朵.唱歌時,歌唱者的聲帶在_________,風吹樹葉嘩嘩響,樹葉在_________,敲鼓的時候,鼓面在_________.
3.通常人稱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間,它的意思是“無聲”,其原因是月球表面附近_________.
4.把一只耳朵緊貼在桌面上,用手敲擊桌面另一端,你可以聽到敲擊聲.同時也會感到桌面在_________,這個聲音是通過_________傳過來的.
5.用雙手繃緊一張較薄的紙,然后對它喊一聲,人的手會感到振動,這是因為_________.
6.吹笛子發(fā)出的聲音是_________振動引起的(填:“人嘴”“笛子”“笛中的空氣”).
7.拿一把有彈性的尺,一只手把直尺按在桌面上,它的一半伸出桌面外,另一只手輕輕將伸出桌外部分的直尺往下拉,然后放手,讓它上下跳動,你看到什么?你聽到什么?此實驗說明什么?
8.有經(jīng)驗的工人師傅檢查機器的運轉(zhuǎn)情況時,常把金屬棒的一端抵在機器上,另一端靠近耳朵,從而判斷機器各部分運轉(zhuǎn)是否正常,他這樣做的依據(jù)是什么?
9.雷聲離這里多遠?
聲音在空氣中以大約340m/s的速度傳播,光以3×108m/s的速度傳播,在雷雨中,閃電基本上是在發(fā)生的同時就能看見,而雷聲卻要過一會兒才能聽到.要想知道雷電離我們多遠,只要數(shù)一數(shù)閃電和雷聲之間過了幾秒就能計算出來.
例如閃電和雷聲之間大約過了4s,則雷聲距我們多遠?
10.某人發(fā)現(xiàn)前方有一座大山,他就地擊了一掌,經(jīng)1.6s聽到回聲,那么,他距離大山約為多少米?(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6m/s)
11.探究實驗:
探究聲音的傳播
提問:聲音傳播需要依靠介質(zhì)嗎?
猜想:可能需要.
設計、進行實驗:
實驗器材:耐高溫的廣口玻璃瓶或燒瓶、密封蓋、小鈴、鐵絲或棉線.
實驗觀察:如圖1.1-1所示.
圖1.1-1
。1)將瓶蓋緊密封蓋,搖動小鈴,試試能否聽到鈴聲.
。2)對燒瓶加熱,密封的瓶蓋、瓶口之間稍有空隙,經(jīng)過一段時間,擰緊瓶蓋并停止加熱.
(3)冷卻后,瓶內(nèi)近似真空狀態(tài),再搖動小鈴,試試聽到的鈴聲情況有無變化.
。4)從實驗中你能得出.的結(jié)論.
12.實驗:
觀察物體的振動與聲音的產(chǎn)生
實驗目的:
觀察物體的振動與聲音的產(chǎn)生.
實驗內(nèi)容與現(xiàn)象:
(1)把一根橡皮筋或其他彈性帶子的一端系到墻上的釘子或門的拉手上,用手拉它的另一端,使其繃緊,再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或用一枝鉛筆去撥動被繃緊的皮筋.觀察它的振動并同時注意聽到的聲音.重復一次實驗,聽到聲音之后突然用手捉住正在振動的皮筋,使它停止,會發(fā)現(xiàn)聲音_________(填“是”或者 “不是”)隨之消失.
(2)在桌子邊上平放一把尺子或一根鋼鋸條,使它與桌面邊垂直地伸出15cm左右.一只手按住它在桌上的那端,另一只手在它的另一端先向下按,然后再突然松開.觀察尺的振動并注意同時聽到的聲音.重復一次實驗,在聽到聲音之后突然用手去捉住振動的那一端,會發(fā)現(xiàn)聲音_________(填“是”或者 “不是”)立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