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與熱》教學設計
2.在電阻一定的條件下,電流越大,電流產生熱的功率也越大,大量的精確實驗表明:電流產生熱的功率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
【結論】
上述關系式用公式表示為:p=i2r。
(三)理論上對該表達式的推導
由p=ui與歐姆定律的變形式u=ir綜合得出p=i2r。
(四)焦耳定律
英國物理學家焦耳通過大量的實驗于1840年最先精確地確定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的結論,這與我們剛才得出的發熱功率與電流、電阻的關系是一致的,于是人們為了記住他,把這個規律叫做焦耳定律。其公式為:q=i2rt。
公式中的電流i的單位要用安培(a),電阻r的單位要用歐姆(ω),通過的時間t的單位要用秒(s)這樣,熱量q的單位就是焦耳(j)。
介紹焦耳的生平,對學生進行愛科學的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電熱的利用和防止
1.任何用電器工作時都是產生電熱。因為用電器都是由一定阻值的導體組成的,導體中或多或少在都有電阻,所以電流通過這些電阻時都會發熱。
2.電熱的利用
凡是加熱的裝置都利用了電熱。請大家舉一些實子說明。
3.電熱的防止
不是想把電能轉化為熱能,而是想轉化為機械能、化學等裝置的用電器都需要防止電熱的產生。
如電視機的散熱窗、電動機的散熱風扇等。
三、思考與練習(略)
學生回答
師生討論得出
老師演示
學生回答
師生總結
師生推導
師生討論得出
師生討論
學生舉例
控制變量的思想一定要體現出來
通過畫出其本質的電路圖,讓學生了解更清楚
所提供的這些實驗可做為參考,如果不能都做,向學生介紹一下也可以,學生會很有啟發的
公式表示體現了簡約性
焦耳定律應該在此向學生展示一下
培養學生運用辯證眼光看問題的意識
小
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電熱產生的原因,及影響電熱產生多少的因素,電熱的利用和防止等知識。
實驗的設計時我們一定要有控制變量的思想,在說明一個物理量與另一個物理量之間關系時,一定要強調其條件,是在什么量不變的情況下才有這樣的關系,使自己的敘述更加嚴密。
焦耳定律的內容與該節知識很貼近,我們略一轉化就可以得出焦耳定律的內容。但本質上電流產生的熱與電阻的關系更具有簡單易記、精確明了的特點,只不過它沒有了著名物理學所賦予的光環。
作業
動手動腦學物理:①、②。
教
學
流
程
板
書
設
計
第四節:電和熱
一、電流的熱效應: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要轉化成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