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存在
請幾組完成實驗的小組發言人發表自己小組的意見看法。
師:像彈簧一樣,物體在發生形變時,會產生一個反抗形變的力。這個力就是彈力。
物體的形變越大,彈力也越大。那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力是彈力呢?
學生活動二:分組討論,試舉生活中常見彈力的實例。
教師分析總結:
(說明:通過討論舉例,擴大學生對彈力的認識)
師設疑:前面我們在做拉伸彈簧的實驗時,前后幾次彈簧被拉伸的長度不同,這是為什么呢?
生:因為所用的力的大小不同
師:力有大有小,力的大小應當怎樣進行測量呢?---引入力的測量
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1牛的力有多大呢?
生:用手掌托起1個100克的鉤碼。(讓學生感受1牛的力的大小)
師:這時你所用的托力約為1牛,牛這個單位是為了紀念英國科學家伊薩克 • 牛頓命名的。
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材料
師:再用手托起科學課本和科學作業本,估計你所用的力的大小?
生:(猜測,答案不一)
師:那我們有什么方法可準確地知道我們所用的力的大小呢?
教師講授:測量力的工具----測力計,彈簧秤是一種常用的測力計(出示演示彈簧秤,說明它的原理、構造)
學生活動三:出示幻燈片
實驗器材:量程為5牛的彈簧秤(附說明書)不同質量的鉤碼(50克 100克150克200克)
實驗目的:讓學生掌握彈簧秤的正確使用
實驗步驟:(1)結合說明書,了解彈簧秤的結構及使用方法
(2)觀察彈簧秤面板:辨認指針、零刻度線、量程、最小刻度值。
(3)用手拉彈簧秤的秤鉤,使指針對準1牛,處感受1牛力的大小
(4)在彈簧秤的量程內,讓學生拉動秤鉤,先估計力的大小,再看指針,自己估計的是否準確。
(5)用彈簧秤測你及同組同學的頭發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實驗結束:請幾個小組的發言人發表自己小組的實驗結果,并說說你認為在彈簧秤的使用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通過實驗,合作與交流,掌握彈簧秤的正確使用。
教師小結:
(八):課堂鞏固練習(出示小黑板)
(1) 某彈簧秤的一端受到200牛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200牛的拉力作用,那么該彈簧秤的讀數是多少?
(2) 使用彈簧秤時,為什么不能超過它的測量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