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物理《物態變化》復習提綱
3、折射的現象:①從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淺,沿著看見魚的方向叉,卻叉不到;從水中看岸上的東西,好像變高了。②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③海市蜃樓。④彩虹。
n
水
空氣
o
水
空氣
o
n
圖1
入射角
折射角
折射角
入射角
從岸邊看水中魚n的光路圖(圖1): 圖中的n點是魚所在的真正位置,n'點是我們看到的魚,從圖中可以得知,我們看到的魚比實際位置高。像點就是兩條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在完成折射的光路圖時可畫一條垂直于介質交界面的光線,便于繪制。
五、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屬于光的折射現象。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用玻璃三棱鏡使太陽光發生了色散(圖2)。太陽光通過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用一個白屏來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條顏色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彩帶。牛頓的實驗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2、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紅、綠、藍三種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產生各種顏色的光。(圖3)
紅
紫
光的色散 色光的三原色 顏料的三原色
圖2 圖3
3、物體的顏色: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通過它的色光來決定。如圖4,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塊紅色玻璃,則白屏上其他顏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紅色。這表明,其他色光都被紅色玻璃吸收了,只有紅光能夠透過。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如圖4,如果把一張綠紙貼在白屏上,則在綠紙上看不到彩色光帶,只有被綠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反射綠光),其他地方是暗的(不反射光)。如果一個物體能反射所有色光,則該物體呈現白色。如果一個物體能吸收所有色光,則該物體呈現黑色。如果一個物體能透過所有色光,則該物體是無色透明的。
透明物體的顏色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
紅
太陽光
綠
圖4
太陽光
紅玻璃
白屏
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