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小燈泡電功率》探究,
學生:電流表、電壓表的接線也很重要,如果接反了,表針“反打”也會損壞電表的。
學生:實際接線前可以先將實物按電路圖中的位置擺放好,然后再連接,這樣接起來不容易連接錯,檢查也容易。
學生:實驗過程中,滑動變阻器開始在阻值最大的位置,調節的時候阻值從大到小,小燈泡兩端的電壓會從小變到大。測量時為什么不先測低于額定電壓時的功率,依次測量等于額定電壓和高于額定電壓的功率,以免變阻器阻值一會兒變大,一會兒變小,還容易錯?
學生:在不是額定電壓下工作時,用電器的功率不是額定功率,該叫什么呢?
教師:同學們非常認真,非常棒。誰能來解釋剛才那幾個同學的兩個問題呢?
學生:(同學討論)不是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時就叫實際電壓和實際功率就可以。
學生:我們認為先從低于額定電壓開始測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先測額定電壓更好。這樣在觀察小燈泡亮度時有明顯的區分,容易觀察。
教師:不知道哪組同學對他們的解釋滿不滿意,下去以后可以參照以前實驗繼續探討。
學生:老師,我們發現今天測“小燈泡功率”的實驗裝置與上一章測“小燈泡電阻”時的裝置一模一樣。
教師:(教師表現很在意)是嗎?還有什么?
學生:測量的內容也一樣,都是燈泡兩端電壓和通過小燈泡的電流。
學生:實驗過程中的要求和注意的問題也基本一樣……
教師:有不一樣嗎?
學生:兩次測量的目的不同,上次是要測電阻,這次是要測功率。
學生:從今天的測量數據也可以算出小燈泡電阻。
教師:可以的話,大家算一下電阻。
學生:三次測量算出的電阻值基本相同,但有小的差別。將三次測量的值加起來算平均值就知道小燈泡的電阻了。
教師:大家都求出電阻了嗎?有沒有新的發現?
學生:電阻可以求平均值,今天測的功率不能求平均值。
學生:上次多次測量是為了求平均值減小誤差,這次是為了比較在不同電壓下小燈泡的功率和發光情況。
教師:同學們分析的非常好,請同學們比較計算電阻的公式r=u/i和計算電功率的公式:p=ui,式中的電流和電壓相同嗎?
學生:如果是同一次測量,就是同一個電流值和電壓值。
教師:大家將式中的電流替換電壓或用電壓替換電流,看有什么結果。
學生板演:p=ui=i2r=u2/r(r=u2/r=i2/p)
教師:同學們看變形出來的公式,有什么發現嗎?
學生: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就是額定功率,電燈銘牌上一般標的都有,就可以利用它們直接求小燈泡的電阻。
學生:如果知道小燈泡不是在額定電壓下,而是在實際電壓下工作時的實際功率。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觀察你手中的小燈泡上的額定值,求出小燈泡的電阻。再求出實際電壓下電流值和功率值,和你測量的結果進行比較。如有誤差,分析原因.(也可留在課后完成)
哪組同學認為你們的實驗非常有特色,可以展示給大家,共同交流。
●小實驗:學習用電能表測量家用電器的電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