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教案 > 八年級物理教案 > 大氣的壓強(通用12篇)

大氣的壓強

發布時間:2023-10-19

大氣的壓強(通用12篇)

大氣的壓強 篇1

  大氣的壓強—說課

  一、地位和作用:

  “大氣的壓強”是壓強概念的鞏固和延伸,也為下一章學習“氣體浮    力”作必要的準備。本節內容是在學生比較熟練掌握了壓強,液體的壓強的基礎上進行的,為某些知識的轉移和類比作了鋪墊。本章內容的編排是在認識大氣壓強存在的基礎上,步步深入,循序漸進的,因此符合初二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

  二、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特點和大綱要求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大氣壓強,能說出幾個大氣壓強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

  3.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象。

  4.知道大氣壓強的值是托里拆利實驗測定,記住大氣壓強的值約

  為105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實驗、觀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

  維,培養學生從實驗研究思考獲得知識的能力。                  

  思想目標

  讓學生掌握由實驗探討物理知識的認識過程,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 

  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三、教材重點和難點處理:

  1.大氣壓強的存在是重難點。

  依據:教學目的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學生基礎和思維水平。

  處理:做好演示實驗,使學生通過直觀現象感知大氣壓的存在。

  2.托里拆利實驗及原理是難點。

  依據:教材只要求像課本中那樣簡單說明大氣壓強支持著玻璃

  管內的水銀柱就行,而學生難于理解和接受。         

  處理:利用演示實驗與水柱類比突破此難點。

  四、教材的看法:

  課本以馬德堡半球實驗引入新課,盡管故事很吸引人,但是由于文

  117

  中已解釋原因,對部分預習過的學生來說,已經失去神秘感,沒有

  了懸念。如果教師以此實驗引入,這部分學生滿足于已有的答案,

  不能最大限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我采用

  取硬幣的思考題,由于學生沒見過,因此每個同學都積極思考,卻

  又得不出正確答案,因此好奇心更大,觀察實驗更仔細、認真。

  五、教學方法:

  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多媒體、啟發式引導等多種教學法。

  教學過程中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雙邊活動,每一個結論都 

  讓學生參與探索,教師因勢利導。

  六、教學過程安排: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激發學生 

  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一些主要環節采取了以下安排:

  1.實驗引入新課(約5分鐘)

  ①.  出示思考題

  把一塊硬幣放在平底大盤里,倒上紅墨水,剛好淹沒硬幣,請同

  學們把硬幣拿出來而不沾濕手。

  然后讓學生討論,此時氣氛活躍,學生得出各種結論,教師不作

  解釋,讓學生觀察。

  演示:

  把點燃的紙放入杯子,倒扣在硬幣附近的盤子里,實驗效果明顯, 

  水全被吸入杯子,學生一片驚訝、好奇,這就迅速抓住了學生的

  注意力。

  ②.紙片托水實驗:先空杯,再裝水,兩次實驗結果不一樣,原

  因是什么?

  此時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啟發學生思考,過渡到本節的學習。

  2.大氣壓強(約15分鐘)

  ①.      講述大氣壓強的定義。

  ②.氣體與液體類比找出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以及大氣壓的方向。

  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氣體也受到 

  重力,因此氣體也能產生壓強;液體具有流動性,因此液體壓

  118

  強的方向是向各個方向,氣體同樣具有流動性,所以氣體壓強

  的方向也向各個方向。

  ③  .演示紙片托水實驗,旋轉不同的方向,證明大氣壓的方向也是向各個方向的。

  ④.馬德堡半球實驗。

  大氣壓強的存在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因此要做好演示實驗。

  首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問號,然后師生共同演示馬德堡半球實驗

  (因為實驗室的馬德堡半球容易漏氣,師生共同參與,有利于

  教師控制場面)。

  接著,師生共同分析此實驗的作用:首次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

  在。

  最后,引導學生分析馬德堡半球很難打開的原因。

  ⑤.學生實驗:用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提問學生實驗時的感覺,以及此實驗證明了什么問題。

  通過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

  此學生積極思考,樂于接受知識。為了加深學生對大氣壓強

  存在的認識,此時再看一段錄象。

  ⑥.錄象演示瓶子吃雞蛋的實驗(即課本圖11-4)。

  啟發學生此實驗證明了什么?

  教學進行到這里,學生已經完全接受了大氣壓強存在的事實,  

  這時教師趁機引導,轉入大氣壓大小的教學。

  3.大氣壓的大小(約15分鐘)

  由紙片托水實驗,知道大氣壓可支持水柱,換用量筒,發現大氣

  壓可支持一量筒水,那么到底大氣壓可支持多少水柱,歷史上有

  人用10米長的玻璃管做實驗,發現玻璃管仍充滿水,還是沒測出

  大氣壓的值,說明用水測大氣壓不方便。此時,引導學生由p=ρgh

  分析得出用密度大的水銀來實驗,引出托里拆利實驗。

  ①.         介紹實驗裝置。

  ②.         模擬操作過程。

  ③.         錄象演示操作過程。

  119

  ④.分析:為什么大氣壓支持的是76cm高的水銀柱?

  如果玻璃管上端有進氣口,將會出現什么結果?

  ⑤.演示(用水類比):用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在水槽中裝滿水,    

  用一手堵住一端的開口,從水中把玻璃管提起,讓學生觀察水  

  柱。然后把手慢慢松開,讓學生觀察哪段水柱由大氣壓強支持。

  通過此實驗,學生很容易接受哪段水銀柱是由大氣壓支持的,

  因此可得出:

  p大氣=ρ水銀gh=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105帕。

  ⑥.講述大氣壓1.01×105帕的物理意義。同時提問學生大氣壓很

  大,為什么我們感覺不到,為什么房子不會被壓垮。

  4.大氣壓強的應用(約8分鐘)

  ①.解釋取硬幣的實驗。

  ②.演示噴泉實驗,讓學生解釋。

  本節第一個實驗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此時學生已經知道為什么。

  但是物理語言的駕馭能力還比較差,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

  關鍵,規范這類簡答題的答法。

  噴泉實驗,讓學生自己解答。

  5.小結和作業(約2分鐘)

  回顧講解的知識點、研究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實驗是學習物   

  理的重要手段。

  作業:練習1、2、3。

大氣的壓強 篇2

  一、地位和作用:

  是壓強概念的鞏固和延伸,也為下一章學習“氣體浮    力”作必要的準備。本節內容是在學生比較熟練掌握了壓強,液體的壓強的基礎上進行的,為某些知識的轉移和類比作了鋪墊。本章內容的編排是在認識大氣壓強存在的基礎上,步步深入,循序漸進的,因此符合初二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

  二、教學目標 :

  結合學生特點和大綱要求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大氣壓強,能說出幾個大氣壓強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

  3.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象。

  4.知道大氣壓強的值是托里拆利實驗測定,記住大氣壓強的值約

  為105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實驗、觀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

  維,培養學生從實驗研究思考獲得知識的能力。                  

  思想目標

  讓學生掌握由實驗探討物理知識的認識過程,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 

  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三、教材重點和難點處理:

  1.大氣壓強的存在是重難點。

  依據:教學目的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學生基礎和思維水平。

  處理:做好演示實驗,使學生通過直觀現象感知大氣壓的存在。

  2.托里拆利實驗及原理是難點。

  依據:教材只要求像課本中那樣簡單說明大氣壓強支持著玻璃

  管內的水銀柱就行,而學生難于理解和接受。         

  處理:利用演示實驗與水柱類比突破此難點。

  四、教材的看法:

  課本以馬德堡半球實驗引入新課,盡管故事很吸引人,但是由于文

  117

  中已解釋原因,對部分預習過的學生來說,已經失去神秘感,沒有

  了懸念。如果教師以此實驗引入,這部分學生滿足于已有的答案,

  不能最大限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我采用

  取硬幣的思考題,由于學生沒見過,因此每個同學都積極思考,卻

  又得不出正確答案,因此好奇心更大,觀察實驗更仔細、認真。

  五、教學方法:

  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多媒體、啟發式引導等多種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中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雙邊活動,每一個結論都 

  讓學生參與探索,教師因勢利導。

  六、教學過程 安排: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激發學生 

  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一些主要環節采取了以下安排:

  1.實驗引入新課(約5分鐘)

  ①.  出示思考題

  把一塊硬幣放在平底大盤里,倒上紅墨水,剛好淹沒硬幣,請同

  學們把硬幣拿出來而不沾濕手。

  然后讓學生討論,此時氣氛活躍,學生得出各種結論,教師不作

  解釋,讓學生觀察。

  演示:

  把點燃的紙放入杯子,倒扣在硬幣附近的盤子里,實驗效果明顯, 

  水全被吸入杯子,學生一片驚訝、好奇,這就迅速抓住了學生的

  注意力。

  ②.紙片托水實驗:先空杯,再裝水,兩次實驗結果不一樣,原

  因是什么?

  此時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啟發學生思考,過渡到本節的學習。

  2.大氣壓強(約15分鐘)

  ①.      講述大氣壓強的定義。

  ②.氣體與液體類比找出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以及大氣壓的方向。

  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氣體也受到 

  重力,因此氣體也能產生壓強;液體具有流動性,因此液體壓

  118

  強的方向是向各個方向,氣體同樣具有流動性,所以氣體壓強

  的方向也向各個方向。

  ③  .演示紙片托水實驗,旋轉不同的方向,證明大氣壓的方向也是向各個方向的。

  ④.馬德堡半球實驗。

  大氣壓強的存在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因此要做好演示實驗。

  首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問號,然后師生共同演示馬德堡半球實驗

  (因為實驗室的馬德堡半球容易漏氣,師生共同參與,有利于

  教師控制場面)。

  接著,師生共同分析此實驗的作用:首次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

  在。

  最后,引導學生分析馬德堡半球很難打開的原因。

  ⑤.學生實驗:用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提問學生實驗時的感覺,以及此實驗證明了什么問題。

  通過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

  此學生積極思考,樂于接受知識。為了加深學生對大氣壓強

  存在的認識,此時再看一段錄象。

  ⑥.錄象演示瓶子吃雞蛋的實驗(即課本圖11-4)。

  啟發學生此實驗證明了什么?

  教學進行到這里,學生已經完全接受了大氣壓強存在的事實,  

  這時教師趁機引導,轉入大氣壓大小的教學。

  3.大氣壓的大小(約15分鐘)

  由紙片托水實驗,知道大氣壓可支持水柱,換用量筒,發現大氣

  壓可支持一量筒水,那么到底大氣壓可支持多少水柱,歷史上有

  人用10米長的玻璃管做實驗,發現玻璃管仍充滿水,還是沒測出

  大氣壓的值,說明用水測大氣壓不方便。此時,引導學生由P=ρgh

  分析得出用密度大的水銀來實驗,引出托里拆利實驗。

  ①.         介紹實驗裝置。

  ②.         模擬操作過程。

  ③.         錄象演示操作過程。

  119

  ④.分析:為什么大氣壓支持的是76cm高的水銀柱?

  如果玻璃管上端有進氣口,將會出現什么結果?

  ⑤.演示(用水類比):用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在水槽中裝滿水,    

  用一手堵住一端的開口,從水中把玻璃管提起,讓學生觀察水  

  柱。然后把手慢慢松開,讓學生觀察哪段水柱由大氣壓強支持。

  通過此實驗,學生很容易接受哪段水銀柱是由大氣壓支持的,

  因此可得出:

  P大氣=ρ水銀gh=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105帕。

  ⑥.講述大氣壓1.01×105帕的物理意義。同時提問學生大氣壓很

  大,為什么我們感覺不到,為什么房子不會被壓垮。

  4.大氣壓強的應用(約8分鐘)

  ①.解釋取硬幣的實驗。

  ②.演示噴泉實驗,讓學生解釋。

  本節第一個實驗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此時學生已經知道為什么。

  但是物理語言的駕馭能力還比較差,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

  關鍵,規范這類簡答題的答法。

  噴泉實驗,讓學生自己解答。

  5.小結和作業 (約2分鐘)

  回顧講解的知識點、研究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實驗是學習物   

  理的重要手段。

  作業 :練習1、2、3。

大氣的壓強 篇3

  第    周   星期      第    節                                       年   月   日課題第一節 執教 教學目標1 知道什么是大氣壓強能說出幾個證明大氣壓強存在例子。2 理解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并能簡單解釋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氣壓強的現象。3 知道大氣壓強的值是山由托里拆利實驗而測定。重點理解大氣壓強的原因。難點能用大氣壓強的知識解釋一些現象。教具演示杯、硬紙片、試管、水槽、馬德堡半球實驗儀學生 學生活動教學過程 設計一.復習提問1.  固體壓強計算公式?  2、液體壓強計算公式?二.新課教學  1.大氣壓強存在①演示:如右圖     ②演示:馬德堡半球實驗     ③結論:上面兩個實驗證實了大氣壓的存在     ④什么是大氣壓強:大氣由于受到重力而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有壓強,大氣各個方向都有壓強。2.  大氣壓強的大小     ①講述:P163圖11-5托里拆利實驗,大氣壓可以維持760mm水銀柱。     ②計算760m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解:     ③大氣壓強值為1.01×105Pa④學生討論:大氣壓強能支持多高的水柱:計算: 大氣壓強能支持10.3m高的水柱三.討論1.大氣壓這么大,為什么沒有把我們壓扁?2.解釋大氣壓現象:塑料掛衣鉤、吸飲料、呼吸、吸藥液等。3.想想議議:先討論后演示P163圖11-6。四.小結、練習五.布置作業   第    周   星期      第    節                                       年   月   日課題第二節 大氣壓的變化執教 教學目標1 知道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2 知道測大氣壓的儀器和水銀氣壓計和金屬盒氣壓計;知道什么是標準大氣壓。3 理解液體的沸點跟氣壓的關系,并能用此關系解釋一些簡單現象。重點理解液體的沸點跟氣壓的關系。難點用有關大氣壓的知識解釋簡單現象。教具演示鐵架臺、酒精燈,燒瓶,溫度計,燒杯,水。學生 學生活動教學過程 設計一.復習提問:   1.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______________。   2.托里拆利實驗,測出:_______________。   3.760毫米汞柱=_________帕。二.新課講授:   1.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1) 看圖11-9,學生歸納總結。(2) 結論:離地面超高,大氣壓越小。(3)測出某點大氣強,就可知道當地的高度。   2.測定大氣壓,氣壓計:        水銀氣壓計,托里拆利實驗裝置。        無液氣壓計,介紹構造及原理。   3.標準大氣壓的定義:把等于760毫米汞柱的大氣壓。     1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汞柱=1.01×105帕(約105帕)。   4 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演示實驗:(P166圖11-11)現象:學生表述     結論:(學生歸納)氣壓減小時水的沸點降低。     結果: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5 理解氣壓與沸點的關系,學生閱書:P167第一段。   6 利用大氣壓與沸點的關系解答簡單現象,如高壓鍋,高山煮蛋等。三.小結四.練習P167 1、2五.作業 :本節《同步訓練》     閱讀并歸納         觀察現象并歸納得出結論 閱讀解釋現象    第    周   星期      第    節                                       年   月   日課題第三節  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執教 教學目標1 常識性了解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的簡單工作過程和原理。2 了解一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壓縮空氣的應      用。重點一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難點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的簡單工作過程和原理教具演示離心泵模型,活塞式抽水機掛圖學生 學生活動教學過程 設計一.復習上節課的有關點。  1 氣壓跟高度的關系。  2 氣壓計  3 沸點與氣壓關系。  4 標準大氣壓。二.新課講授  1 出示掛圖。(1) 學生閱圖,講述工作過程。(2) 講明吸取式抽水機靠大氣壓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  2 出示離心泵模型。(1) 讓學生先觀察,老師模擬演示。(2) 師生共同分析工作過程和原理。  3 計算1標準大氣壓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從而明白離心泵的吸水揚程)  4 選用最適合的設備(依需要和具體條件)。  5 一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   溫度不變,氣體的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簡介:人呼吸過程)  6 簡單介紹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三.小結四.練習:本節《同步訓練》五.作業 :閱讀P172:《大氣壓發現的歷史》  回答問題               講述人呼氣吸氣過程 

大氣的壓強 篇4

  詳細介紹:

  周星期第節年月日課題第一節大氣的壓強執教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具學生主要教學過程學生活動教學過程設計5pa周星期第節年月日課題第二節大氣壓的變化執教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具學生主要教學過程學生活動教學過程設計5帕(約105帕)。周星期第節年月日課題第三節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執教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具學生主要教學過程學生活動教學過程設計

  大氣的壓強

大氣的壓強 篇5

  一、地位和作用:

  是壓強概念的鞏固和延伸,也為下一章學習“氣體浮    力”作必要的準備。本節內容是在學生比較熟練掌握了壓強,液體的壓強的基礎上進行的,為某些知識的轉移和類比作了鋪墊。本章內容的編排是在認識大氣壓強存在的基礎上,步步深入,循序漸進的,因此符合初二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

  二、教學目標 :

  結合學生特點和大綱要求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大氣壓強,能說出幾個大氣壓強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

  3.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象。

  4.知道大氣壓強的值是托里拆利實驗測定,記住大氣壓強的值約

  為105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實驗、觀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

  維,培養學生從實驗研究思考獲得知識的能力。                  

  思想目標

  讓學生掌握由實驗探討物理知識的認識過程,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 

  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三、教材重點和難點處理:

  1.大氣壓強的存在是重難點。

  依據:教學目的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學生基礎和思維水平。

  處理:做好演示實驗,使學生通過直觀現象感知大氣壓的存在。

  2.托里拆利實驗及原理是難點。

  依據:教材只要求像課本中那樣簡單說明大氣壓強支持著玻璃

  管內的水銀柱就行,而學生難于理解和接受。         

  處理:利用演示實驗與水柱類比突破此難點。

  四、教材的看法:

  課本以馬德堡半球實驗引入新課,盡管故事很吸引人,但是由于文

  117

  中已解釋原因,對部分預習過的學生來說,已經失去神秘感,沒有

  了懸念。如果教師以此實驗引入,這部分學生滿足于已有的答案,

  不能最大限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我采用

  取硬幣的思考題,由于學生沒見過,因此每個同學都積極思考,卻

  又得不出正確答案,因此好奇心更大,觀察實驗更仔細、認真。

  五、教學方法:

  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多媒體、啟發式引導等多種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中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雙邊活動,每一個結論都 

  讓學生參與探索,教師因勢利導。

  六、教學過程 安排: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激發學生 

  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一些主要環節采取了以下安排:

  1.實驗引入新課(約5分鐘)

  ①.  出示思考題

  把一塊硬幣放在平底大盤里,倒上紅墨水,剛好淹沒硬幣,請同

  學們把硬幣拿出來而不沾濕手。

  然后讓學生討論,此時氣氛活躍,學生得出各種結論,教師不作

  解釋,讓學生觀察。

  演示:

  把點燃的紙放入杯子,倒扣在硬幣附近的盤子里,實驗效果明顯, 

  水全被吸入杯子,學生一片驚訝、好奇,這就迅速抓住了學生的

  注意力。

  ②.紙片托水實驗:先空杯,再裝水,兩次實驗結果不一樣,原

  因是什么?

  此時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啟發學生思考,過渡到本節的學習。

  2.大氣壓強(約15分鐘)

  ①.      講述大氣壓強的定義。

  ②.氣體與液體類比找出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以及大氣壓的方向。

  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氣體也受到 

  重力,因此氣體也能產生壓強;液體具有流動性,因此液體壓

  118

  強的方向是向各個方向,氣體同樣具有流動性,所以氣體壓強

  的方向也向各個方向。

  ③  .演示紙片托水實驗,旋轉不同的方向,證明大氣壓的方向也是向各個方向的。

  ④.馬德堡半球實驗。

  大氣壓強的存在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因此要做好演示實驗。

  首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問號,然后師生共同演示馬德堡半球實驗

  (因為實驗室的馬德堡半球容易漏氣,師生共同參與,有利于

  教師控制場面)。

  接著,師生共同分析此實驗的作用:首次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

  在。

  最后,引導學生分析馬德堡半球很難打開的原因。

  ⑤.學生實驗:用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提問學生實驗時的感覺,以及此實驗證明了什么問題。

  通過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

  此學生積極思考,樂于接受知識。為了加深學生對大氣壓強

  存在的認識,此時再看一段錄象。

  ⑥.錄象演示瓶子吃雞蛋的實驗(即課本圖11-4)。

  啟發學生此實驗證明了什么?

  教學進行到這里,學生已經完全接受了大氣壓強存在的事實,  

  這時教師趁機引導,轉入大氣壓大小的教學。

  3.大氣壓的大小(約15分鐘)

  由紙片托水實驗,知道大氣壓可支持水柱,換用量筒,發現大氣

  壓可支持一量筒水,那么到底大氣壓可支持多少水柱,歷史上有

  人用10米長的玻璃管做實驗,發現玻璃管仍充滿水,還是沒測出

  大氣壓的值,說明用水測大氣壓不方便。此時,引導學生由P=ρgh

  分析得出用密度大的水銀來實驗,引出托里拆利實驗。

  ①.         介紹實驗裝置。

  ②.         模擬操作過程。

  ③.         錄象演示操作過程。

  119

  ④.分析:為什么大氣壓支持的是76cm高的水銀柱?

  如果玻璃管上端有進氣口,將會出現什么結果?

  ⑤.演示(用水類比):用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在水槽中裝滿水,    

  用一手堵住一端的開口,從水中把玻璃管提起,讓學生觀察水  

  柱。然后把手慢慢松開,讓學生觀察哪段水柱由大氣壓強支持。

  通過此實驗,學生很容易接受哪段水銀柱是由大氣壓支持的,

  因此可得出:

  P大氣=ρ水銀gh=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105帕。

  ⑥.講述大氣壓1.01×105帕的物理意義。同時提問學生大氣壓很

  大,為什么我們感覺不到,為什么房子不會被壓垮。

  4.大氣壓強的應用(約8分鐘)

  ①.解釋取硬幣的實驗。

  ②.演示噴泉實驗,讓學生解釋。

  本節第一個實驗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此時學生已經知道為什么。

  但是物理語言的駕馭能力還比較差,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

  關鍵,規范這類簡答題的答法。

  噴泉實驗,讓學生自己解答。

  5.小結和作業 (約2分鐘)

  回顧講解的知識點、研究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實驗是學習物   

  理的重要手段。

  作業 :練習1、2、3。

大氣的壓強 篇6

  (二)課時

  一課時

  (三)教學目標

  1、知道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了解大氣壓強存在的實例。

  2、知道托里拆利實驗的方法及結果,記住大氣壓強的值。

  3.能用大氣壓強的知識解釋有關現象,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

  (四)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理解大氣壓強的現象,難點是大氣壓強知識的應用。

  (五)教學方法

  實驗探索,分析對比,指導應用。

  (六)教(學)具

  演示用:玻璃杯、硬紙片,水,可口可樂瓶1個,廣口瓶,浸過酒精的棉球,細砂,煮熟剝殼雞蛋一個,注射器,鉤碼,約1米長的玻璃管,水槽水銀,皮碗,米尺,燒瓶,兩用氣筒。

  學生用:皮碗(每兩位學生一對)。

  (七)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演示實驗;實驗置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1)將硬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硬紙片掉下)

  (2)將玻璃杯裝滿水,仍用硬紙片蓋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硬紙片沒有掉下來)。再慢慢按下圖1把杯口向各個方向轉一圈,又看什么現象?(硬紙片仍沒有掉下來)。

  2、引題:同學們想知道實驗中硬紙片不會掉下來的原因嗎?學習了本節課的知識,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二、新課教學

  (一)大氣壓強的存在:

  1、閱讀課本中馬德堡半球實驗的故事,并要求學生用兩個皮碗作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學生照課本中圖11—2做實驗,兩個皮碗口對口擠壓。然后兩手用力往外拉,發現要用較大的力才能拉開。討論如何操作,拉開皮碗的力更大。

  2、師生討論:

  馬德堡半球實驗和模擬實驗的共同點是:將金屬球內和皮碗內的空氣抽出或擠出;實驗效果(表現為拉力的大小)取決于抽出和擠出的空氣的多少。

  思考:在大氣中,拉開被抽出空氣或被擠出空氣的馬德堡半球或皮碗為什么必須用力,感受什么情況下用力較大,讓學生逐步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

  3、實驗驗證:

  再看覆杯實驗:(如圖1)玻璃杯內裝滿水,排出了空氣,杯內的水對硬紙片的壓強小于大氣壓強,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托住了硬紙片。而當把杯口向各個方向轉圈時硬紙片未掉下來,說明處處都存在大氣壓強,且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演示:廣口瓶吃雞蛋實驗,將點燃的棉球扔入口向上裝有細砂的廣口瓶中,迅速將剝殼的熟雞蛋塞住瓶口,待火熄滅后,觀察到雞蛋慢慢被吸入瓶內,如圖2。

  討論:由于棉花燃燒使瓶內氣壓降低,當瓶內壓強小于瓶外大氣壓強時,雞蛋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壓入瓶內。

  4、小結:

  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有壓強。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引導過渡:馬德堡半球實驗表明大氣壓強是很大的。那么大氣壓強有多大呢?

  (二)大氣壓強的大小:

  1、由圖3覆杯實驗的啟示,我們將盛滿水的可口可樂瓶去蓋倒插在水槽中,發現瓶中的水仍不下落(圖4),把水改變成水銀,瓶子用試管代替,這就是托里拆利實驗如圖5,用此實驗可研究大氣壓強的大小。

  2、演示

  (1)介紹托里拆利實驗裝置。

  (2)邊講邊做演示,完畢后,請一位學生上臺用米尺測一測玻璃管內水銀柱的高。(提示水銀柱上方是真空)

  教師講述并板書:大氣壓強相當于760毫米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3、學生求出760毫米水銀柱的壓強的大小。由p=ρgh,算出得:p=105帕。(教師板書這個值),簡要說明不同地方大氣壓強不同,將在下一節課學習。

  4、小結:大氣壓強相當于760毫米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約為105帕。

  三、鞏固練習

  1、演示:將注射器的活塞推向底端,插注射針的孔用橡皮帽蓋住,拉動活塞后放手,活塞返回原處(想想為什么?)。再將注射器倒置過來后,在活塞上掛300克的鉤碼,活塞不會被拉出注射筒。請同學們討論這又是為什么?

  2、演示如圖6的實驗:將細玻璃管插入燒瓶的軟大塞小孔中,用兩用氣筒抽去燒瓶中的空氣后,迅速把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燒杯中,將會看到燒瓶中有小噴泉出現。討論原因引導學生歸納解釋此現象的要點。

  3.學自由發言:暢談自己觀察到的大氣壓強現象;教師引導、幫助學生用大氣壓強知識解釋常見的大氣壓強現象。

  四、課外作業

  用刻度尺測你手掌的長和寬,粗略計算你手掌的面積;求作用在你手掌上的大氣壓力有多大?想一想,作用在你手背上的大氣壓力有多大?

  (八)說明

  1、課文中摸擬“馬德堡半球實驗”用的“皮碗”在生活資料商店有售,這樣的皮碗是金魚缸中固定水草用的。這個模擬實驗效果好。

  2、采用覆杯實驗引伸出托里拆利實驗,這樣的過渡比較自然,效果好。做托里拆利實驗的關鍵是讓玻璃管內裝滿水銀,(要注意排出管內的空氣),然后將水銀管倒置插入水銀槽內,管內水銀徐徐下落,上部變為真空,這段水銀柱是由大氣壓支持著的。

  3、用注射器做活塞拉動后返回實驗,活塞掛重物實驗和用燒瓶作噴泉實驗。一方面是進一步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幫助學生用大氣壓強知識解釋現象。這樣,不僅鞏固了課本知識,還激發起學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增強。

大氣的壓強 篇7

  (一)教學目的

  1.認識大氣壓強的存在。

  2.了解托里拆利實驗的原理。

  (二)教學重點:大氣壓強的確定。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學習了壓強。固體能產生壓強,液體能產生壓強,那么氣體能不能產生壓強呢?請大家看書第121頁(兩分鐘)

  1.實驗。我們居住的地球周周被空氣層包圍,空氣層的厚度有幾千千米。包圍地球的空氣層叫大氣層,我們生活在大氣層的底層。我們通過實驗來觀察大氣層里的空氣所產生的壓強。這是一個茶杯,裝滿水,杯子里還有空氣嗎?用一個硬紙片蓋住杯口,輕輕的把茶杯倒過來,大家看,硬紙片為什么不落下去?(配合板圖)小紙片一定受到了來自大氣層中的空氣對它的壓強。

  2.實驗。這是一個中醫針灸科用的小瓷罐。這是一個煮熟的去皮雞蛋。把雞蛋放在罐口,將將落不下去。現在把一塊棉花用水粘在罐的內壁用火柴將棉花點燃后立即把雞蛋放在罐口,注意觀警有什么現象?(配合板圖)雞蛋進入罐內。雞蛋一定受到很大的壓強才被壓進去。這個壓強是大氣中的空氣的壓強。

  3.實驗。一個大試管,管內裝水。把這個小試管放在大試管的水中,小試管內沒有水。用食指托住小試管,將大試管倒過來,注意觀察小試管如何?小試管上升。(配合板圖)。此實驗說明大氣層中存在著壓強。

  二、大氣壓強

  以上的幾個實驗說明了大氣層中存在著壓強。再做一個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的實驗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1.馬德堡半球實驗。這是兩個金屬半球,合攏后很容易拉開。現在把閥門打開,把兩半球內的空氣抽出去一部分(抽氣),再將閥門關閉,現在請兩位大力士來拉拉看(學生操作)這個實驗就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它有力地證明了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有壓強。在公元1654年的最初實驗時,用十六匹馬才把半球拉開。我們這個實驗由于半球小,真空度不高,拉開它不必用十六匹馬,但是已經足以證明了大氣中存在著壓強。

  2.大氣層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地球周周的萬物無不在大氣層之中,它們都受到大氣壓強。諸如馬德堡半球拉不開,雞蛋進入罐內,小試管的上升,小紙片的不落都是大氣壓強的作用。

  三、大氣壓強的大小

  1.實驗。試管內裝滿水,用食指堵住開口,倒立在水銀槽內(配合板圖),水不流出。請大家考慮水為什么不流出?(提問,學生回答)水不流出是因為大氣壓強的緣故。但是試管內的水也產生壓強,水不流出不僅是由于存在大氣壓強,而且大氣壓強大于管內水柱產生的壓強。那么大氣壓強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早在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之前就由伽利略的學生托里拆利解決了。

  2.托里拆利實驗。取一根大約一米長、一端封閉一端開口的玻璃管,灌滿水銀。(邊講邊做)管內沒有空氣。用食指堵在開口,倒立在水銀槽內,P130圖11—5注意觀察現象。我們先看到管內水銀下降,繼而又靜止不動了(配合板圖)請問,水銀為什么下降?(學生回答)大氣有壓強,但是水銀也有壓強,水銀的壓強大于大氣壓強,所以下降。那么現在為什么靜止而不再繼續下降?(學生回答)大氣壓強等于水銀柱的壓強。所以欲知現在的大氣壓強,就需要計算這個水銀柱產生的壓強。根據上一章液體壓強的計算方法,設水銀柱下有一個水平的小平面,通過測量水銀柱的高,計算水銀柱的質量和重力,利用壓強的公式

  (操作)。(實際測量結果不一定是760毫米,但是仍可以認為水銀柱的壓強是105帕斯卡)。

  可見,大氣壓強的值等于105帕斯卡,即等于毫米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這個實驗就是托里拆利實驗,它是用來測定大氣壓的值。

  3.實驗。現在將玻璃管稍稍上提,觀察水銀柱的高度,結果是不變的。現在將玻璃傾斜,注意,水銀面上的真空體積如何變化?(學生回答)管內水銀柱的長度如何變化?(學生回答)。當傾斜時,管內水銀面上方的真空體積減小,水銀柱變長,但是水銀柱的高度如何?(測量,并在板圖上畫出)很顯然,管內水銀柱的高度不變。

  4.提問,學生討論。請大家討論,如果由于天氣的變化引起了大氣壓強的增大或減小,托里拆利實驗的水銀柱高度怎樣變化?(學生討論后回答)大氣壓強增大,管內水銀柱的高度增大;大氣壓強減小,管內水銀柱下降。所以這個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隨大氣壓而變,這就為我們測量大氣壓提供了方便。今后學習氣壓計就是這個道理。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個內容。第一個是通過大量的實驗,尤其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的實驗充分認識到大氣壓強的存在。第二個是解決了大氣壓強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說明,大氣壓強的值等于實驗中管內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五、作業

  課后請大家注意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或設備是利用大氣壓強的原理,每人舉三個例子。

大氣的壓強 篇8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大氣壓強,會計算一個大氣壓強的大小。

  2、通過實驗了解大氣壓強存在的事實并理解生活中人們對大氣壓強的運用,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將生活與物理學科聯系,提升學習物理的興趣,養成動手和認真探究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驗證大氣壓強的存在,了解大氣壓強測量的原理。

  【難點】理解托里拆利實驗原理。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實驗:表演魔術“能飛的液體”。用杯子盛滿一杯水,將塑料片蓋在水杯子上,將杯子翻轉,杯口朝下,杯中水懸空在杯中。提出問題:為什么水不會落下,什么力托住了水?大氣是否和液體一樣也能產生壓強呢?讓學生帶著疑問走進課堂。

  環節二:新課講授

  1、驗證大氣壓強的存在

  從生活實際出發

  提出問題:貼在墻上的粘鉤受到壓力為什么不脫落?

  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猜想各種原因。

  猜想一:用力擠壓粘鉤使得粘鉤粘住不會下落。

  猜想二:粘鉤上沾水,使得粘性增加,粘鉤不會下落。

  猜想三:大氣壓力壓住粘鉤,使其無法下落。

  再由教師做出猜想驗證的范例:如果大氣壓強是使粘鉤不掉落的原因,使用逆向思維,設計實驗,如果把塑料吸盤戳個小孔,空氣通過小孔進入吸盤和光滑的墻面之間,內外壓強相等,吸盤便不會再貼在光滑的墻面上。同樣,組織學生思考,如果在倒置的水杯杯底開一個小洞,杯中的水是否還能懸空?從而直觀而深刻的感受大氣壓強的存在。

  2、實驗探究:大氣會不會如同液體一樣,對氣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演示實驗:將塑料瓶裝滿水,并在底部扎幾個小孔,打開瓶蓋,水會順著小孔流出。關上瓶蓋,水不再流出,提問學生為什么?是什么力堵住了水孔?

  演示實驗:將塑料瓶裝滿水,并在瓶壁上扎上高度不一方向不同的小孔,打開瓶蓋,水會順著小孔流出。關上瓶蓋,水不再流出,提問學生為什么?是什么力堵住了水孔?

  得出結論:大氣如同液體一樣,對氣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3、測量大氣壓強

  觀看馬德堡半球實驗的視頻,讓學生多感官的感知大氣壓強,從實驗現象中產生疑問:大氣壓強如此大,為什么平時感覺它不大呢?為測量大氣壓強埋下伏筆。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如何測量大氣壓強,說明測量思路。鼓勵學生大膽思考。

  演示托里拆利實驗(播放錄像)。

  提出問題:

  (1)剛開始為什么水銀柱下降?

  答:水銀柱受重力,大氣壓支撐不了那么高水銀柱。

  (2)水銀柱下降后,玻璃管剩余的空間是什么狀態?

  答:真空。

  (3)為什么玻璃管中的水銀沒有全部落到水銀槽中?

  答:是什么力量支撐著它?大氣壓強支撐起水銀柱。

  (4)大氣壓強的數值是多少?

大氣的壓強 篇9

  設計思想 

  “ 大氣的壓強 ” 是初中《物理》第一冊第十一章第一節的內容,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壓強的概念、壓強的公式和單位、液體壓強的特點和規律以及液體內部壓強的公式之后,學習的又一壓強方面的知識。這節課主要講的是關于氣體壓強中大氣壓強的初步知識,與前面所學的固體壓強,液體壓強一起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和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實驗說明了什么,知道大氣壓強的大小。由于學生在學習這節課之前已知道壓強以及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是,對于為什么能用托里拆利實驗測出大氣壓強,托里拆利實驗的原理是什么總是不能很好地理解,這樣導致與托里拆利實驗相關的一些問題成為學生學習上的一個難點。為此,在這節課的教學中,筆者對這一部分的教學模式做了大膽的創新改進,即在使學生認識到大氣存在壓強之后,自己解決問題。學生在設計實驗時,不斷發現問題,不斷改進實驗,最后逐步引入到托里拆利實驗。 

  教學案例 

  一、教學前的準備 

  1 。實驗儀器 

  天平,事先抽成真空的燒瓶,馬德堡半球,抽氣機,托里拆利實驗整套裝置,另外還有物理興趣小組的學生在這節課之前自制的驗證大氣存在壓強的四套實驗裝置( 1 )熟雞蛋,瓶子,浸過酒精的棉花,火柴;( 2 )茶杯、硬紙片,水;( 3 )空易拉罐,面團,浸過酒精的棉花,火柴;( 4 )底部扎有幾個孔的空可口可樂瓶。 

  2 。自制的 CAI 課件 

  二、教學過程 

  1. 引入新課 

  “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 ‘ 大氣的壓強 ’ ,在學習新課之前,請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表演四個魔術 ---- 看不見的魔力。 ” 

  實驗 1 把浸過酒精的棉花用火柴點燃投入事先準備好的空瓶中,用剝了皮的熟雞蛋堵住瓶口,稍后,雞蛋被吸入瓶內。 

  實驗 2 給茶杯中裝滿水,蓋上硬紙片,倒置過來發現水和硬紙片都不下落。 

  實驗 3 把浸過酒精的棉花用火柴點燃投入易拉罐中,稍后用面團封住易拉罐的口。發現易拉罐被壓得變了形。 

  實驗 4 給底部扎有幾個孔的空可樂瓶里灌入水,在把可樂瓶提出水面之前問學生水會不會流出來(有些學生回答會,有些學生回答不會)。取出可樂瓶,通過控制瓶蓋,使水一會兒流下來,一會兒又不流下來。 

  引入新課 ----“ 它們都來自于大氣的魔力,都是由大氣壓強產生的。 ” 

  2. 大氣有壓強 

  提出問題為什么大氣會有壓強 ? 

  實驗 5 (教師做該實驗)調節天平平衡,稱出事先抽成真空的燒瓶的質量,放入空氣后發現燒瓶一端下沉。 

  分析實驗上述實驗中天平由平衡到失去平衡,說明空氣有質量。空氣也像液體那樣,受到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動,因而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就是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我們把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 

  3. 大氣壓強有多大 

  提出問題: “ 既然大氣有壓強,那么大氣壓強有多大 ?” 

  實驗 6 (請學生配合做該實驗)用抽氣機將馬德堡半球抽成接近真空,請幾位力氣較大的男同學上來用力拉開它,不行。吸入一些空氣后,就可輕易拉開。 

  分析實驗(結合課件中所繪制的馬德堡半球剖面圖分析為什么抽成真空的馬德堡半球難以拉開,而內部有了空氣的半球則輕易地就能拉開)該實驗說明大氣不僅有壓強,大氣的壓強還很大。 

  4. 如何測量大氣壓強的大小 

  引導學生復習前面壓強大小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知道可以想辦法用公式 p = F / S 或者液體壓強公式 p = ρgh 來求出大氣的壓強。(注意引導學生分析不能夠直接把液體壓強公式中的液體密度替換為大氣密度、把液體的深度替換為大氣層厚度來計算大氣壓強;同時提醒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有時公式、規律可以遷移,但切記不能不經過分析論證隨意遷移。) 

  引導學生理解在驗證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中,如果能測出相應的物理量就能夠測算出大氣的壓強。 

  引導學生分析驗證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中,如果某些物理量不易測定,可以想辦法將實驗裝置做一定的改裝,可以方便地測出這些物理量。 

  引導學生分析各種改進了的實驗裝置在測算大氣壓強時有哪些不足之處,哪種方法更科學、更實用。 

  通過學生自己分析、自己改進實驗裝置,學生最后得出與托里拆利實驗相近甚至相同的實驗裝置和實驗方法,此時再告訴學生該實驗叫托里拆利實驗,因為最早是托里拆利用這樣的實驗測出大氣壓強的大小的。 

  引導過程如下: 

  ( 1 )從瓶口吞雞蛋這個實驗我們可以想到,如果知道了大氣施加給雞蛋上半部分的壓力 F 和雞蛋上半部分的面積 S ,就可以利用公式 p =( F / S )算出大氣壓強。但這里的壓強和面積不易測量,顯然用這個實驗裝置無法測出大氣壓強。 

  ( 2 )從馬德堡半球實驗我們同樣可以想到,如果知道了大氣施加給半球的壓力 F 和半球的面積 S ,就可以利用公式 p =( F / S )算出大氣壓強。這個壓力 F 與剛好把半球拉開時的拉力的大小相等,測出拉力的大小就可以知道 F 的大小。由于圓形的表面積不方便計算,我們可以把半球改裝成正方體容器,這樣面積 S 能較容易的測出。盡管利用這個實驗的原理和裝置可以測算出大氣壓強,但是,由于需要很大的拉力才能把半球拉開,而且剛好把半球拉開的力并不容易確定出來,所以上述實驗缺乏可行性。 

  ( 3 )從倒置水杯實驗我們可以想到,大氣壓強等于水杯內水的壓強與杯底對水的壓強之和。杯內水的壓強可以很方便的測算出,但杯底對水的壓強無法得到,顯然用這樣的實驗裝置無法測出大氣壓強。 

  ( 4 )從有孔的可樂瓶能裝水這一實驗我們可以想到,大氣壓強等于瓶內水的壓強與瓶內水上方氣體的壓強之和。瓶內水的壓強可以很方便的測算出,但瓶內水的上方氣體的壓強無法得到,顯然用這樣的實驗裝置也無法則出大氣壓強。 

  ( 5 )將上面兩個實驗結合起來考慮,我們發現都是水上方的壓強無法確定,那么,如果我們想辦法讓水上方的壓強為零(這樣容器頂不會對水產生壓強),也不讓水的上方有氣體(這樣就沒有氣體壓強作用在水的上方),于是,只要我們測出水柱的高,算出水柱的壓強,我們就能得到大氣壓強。 

  ( 6 )我們遇到新問題是,當我們試圖把裝水的容器上方抽成真空時,水面在不斷地向上升,為了讓水不接觸容器頂,容器得不斷地加長(放錄像:抽出管中的空氣時,可以把水抽到高達 10 m以上)。顯然,用這種方法來測大氣壓強必須要有足夠長的管子和足夠高的空間。在新的問題面前,我們考慮到在這樣的裝置下,大氣壓強等于液體的壓強,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高度和密度有關。在大氣壓強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換用密度較大的液體,液體的高度應該會按比例降低。于是我們考慮把水換成水銀,發現當水銀上方抽成真空時,水銀柱的高度不到 1 m,這證明我們的思路是正確的。另外,考慮到使用抽氣機把液面上方的空氣抽成真空既不方便,也不好實現,我們想到,先把一段長 1m 左右的玻璃管內裝滿水銀,再將其倒置于水銀槽內,這樣,當管內水銀面下降時,上方自然成為真空(如圖 1 所示,圖略)。這樣的實驗裝置和實驗步驟最早是由托里拆利設計的,所以把這樣測定大氣壓強的實驗叫做托里拆利實驗。 

  5. 托里拆利實驗 

  實驗 7 (教師做該實驗)第一步:規范操作托里拆利實驗全過程,得出此時此地的大氣壓強的值。第二步:傾斜玻璃管,讓學生讀出水銀柱的豎直高度;第三步:換用不同的內徑的玻璃管做該實驗,讓學生讀出所測大氣壓強的值。 

  分析實驗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柱液面的高度差與玻璃管內徑的粗細、玻璃管是否傾斜無關。根據所測得的數值計算出當時當地的大氣壓強的值,并讓學生了解在標準狀況下,大氣壓強可支持 760 mm Hg ,此時對應的大氣壓強的值是 1.01 × 105P a。 

  6. 討論與練習 

  討論 1 大氣壓強這么大,為什么我們感覺不到 ? 

  討論 2 把裝滿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抓住管底向上提,在筒口離開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是空的 ? 是有水,但不滿 ? 還是充滿水 ? 為什么 ? 

  練習 1 、課本第 131 面 1 、 2 題。 

  練習 2 、如圖 ( 圖略 ) 所示是托里拆利實驗的示意圖,已知當時的大氣壓等于 760 mm Hg 產生的壓強,則 A 點的壓強、 B 點的壓強、 C 點的壓強分別是多少 ? 

  7. 小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 

  ( 1 )通過實驗確定大氣有壓強;( 2 )托里拆利實驗是歷史上首次測定大氣壓強的著名實驗;( 3 )在標準狀況下,測出的大氣壓強與 760 mm Hg 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相等。 

  專家點評:王建國 

  一、本文的設計思想充分體現了作者的教育教學理念是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一致的。在整節課中,從問題的提出,到問題的解決,作者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引導學生自己分析、自己改進實驗裝置,層層深入,步步遞進,最后得出了與托里拆利實驗相近甚至相同的實驗裝置和方法,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探索學習的主動性,而且激發了學生探索知識奧秘的興趣。 

  二、作者清楚地認識到物理教學的基礎是實驗,新課的引入、重點的講授、難點的突破均是構建在堅實的實驗基礎之上的,這是本文的亮點之一。 

  三、作者巧妙的采用了對比方法,“空氣,也像液體那樣受到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動……”完成了知識能力的遷移,但同時又提醒學生,切記不能不經過分析論證隨意遷移,過渡自然貼切。 

  四、作者在教學中敢于也善于改革創新,在介紹著名的托里拆利實驗時,一反常規,在縝密分析的引導下,從無法到有法,由難辦到易辦,再由復雜到簡單,盡可能減少非必要因素的干擾,最終創造一個環境,自然而然地將實驗對象和操作過程理想化,以暴露事物的真相。這種科學思想的邏輯行程對學習科學理論、培養科學素質是極為有益的,這又是本文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大氣的壓強 篇10

  一、設計意圖

  本節課所涉及到的知識中,大氣壓強和浮力中尤其是浮力,新課標要求的要求難度有所降低,這是新教材考慮到初中生思維特點的一個體現。對于大氣壓強要求學生親身感受大氣壓的存在。但流體壓強是新增內容,它與我們的生活、生產、科技密切相關。本節課中力圖通過對大量的事例的分析,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流體壓強的知識,并會利用這些知識來解釋一些實際問題,而對于浮力,要求學生會用彈簧測力計去測浮力的大小,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復習幫助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框架。

  二、復習目標

  1、感受大氣壓的存在,知道1標準大氣壓的數值,會用注射器測大氣壓

  2、知道和掌握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3、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的方法,并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4、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動手實驗的能力,分析歸納探究物理規律的能力,并進行物理方法的滲透教育

  三、復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

  1、感受大氣壓的存在、算大氣壓的值、用注射器測大氣壓

  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3、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

  難點:用實驗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與學具

  多媒體、塑料吸盤、注射器、細尼龍繩、彈簧測力計、刻度尺、裝水的水槽、燒杯、熱水、冷水和紙片等。

  五、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課前自己復習相關知識,看聽課筆記,對大氣壓、流體的壓強及浮力的知識有大致的了解,對這些知識有大概的印象。

  六、教學過程

大氣的壓強 篇11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壓力,什么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3.了解壓強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

  4.了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了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采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了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

  3.了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4.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具有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3.了解壓強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廣泛性,認識科學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壓強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壓力與重力面積的正確理解。

  五、教學用具:壓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碼、橡皮泥、木條、彈簧秤。

  六、教學設計

  1、請同學們在草稿本上畫出下列各圖中物體對表面的壓力示意圖。

  壓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壓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2、活動10.2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

  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物理上用P表示壓強,用F表示壓力,用S表示受力面積。壓強公式:P=F/S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面積的單位是"米2",壓強的單位是"牛/米2"(板書:壓強的單位是"牛/米2",又叫帕斯卡。)該單位讀作"牛頓每平方米",它有一個專門名稱叫做帕斯卡,簡稱帕。

  例:一臺機器重1000牛頓,與地的接觸面積是2米2,這臺機器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

  3、10.3利用體重計和方格紙測量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猜一猜設計實驗實驗并收集數據思考與討論。

  4、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5、布置作業。

大氣的壓強 篇1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大氣壓的存在.知道大氣壓強的數值是很大的.

  2.理解托里拆利實驗原理.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能力.

  4.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

  5.培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對托里拆利實驗原理進行分析,使學生掌握推理的方法.

  2.滲透等效思想.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馬德堡半球實驗的學習,使學生愛科學;在對托里拆利實驗原理的學習,使學生體會理性思維的成就.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教具學具準備(1)桌面上實驗器材清單:吸管、集氣瓶、去芯的酒精燈、鑷子、鐵架臺、鵪鶉蛋、水槽、大小試管、保溫杯(內裝熱水)、紙杯、縫衣針、硬紙片、塑料吸盤、氣球各一個。(2) 配套多媒體課件一套、罐頭一瓶、集氣瓶、去芯的酒精燈、鑷子、鐵架臺、鵪鶉蛋、水槽、大小試管、熱水瓶各一個、有色水少量、馬德堡實驗裝置一套。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同學們,今天老師先要來當一回魔術師,給大家表演兩個魔術。這里有兩根內徑差不多大的試管,它們重疊起來倒置后,如果不用手托住,你們猜猜會不會掉?在大試管里注入大半試管的水,將小試管慢慢插入大試管中,這時把兩管同時倒立過來,注意了,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請學生回答:小試管不但不往下掉,還往上升呢。)再來一個:我桌上有一個鵪鶉蛋,大家看好了,現在我要讓小燒瓶把蛋整個吞下去。看我變變變,瞧,進去了!剛剛的兩個小魔術是不是老師施了魔法呢?不是的,學完“大氣壓強”這一節內容后,同學就知道為什么了。二、           講授新課:同學回憶一下上一章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作用且有流動性,因而對浸入其中的物體有壓強,同理,空氣受重力作用且有流動性,因而對浸入其中的物體也有壓強,這個壓強就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有同學可能會講,空氣本來就看不見、摸不著,我倒是可以通過空氣的流動形成的風來知道它的存在,這大氣壓我怎么知道有沒有呢?大屏幕演示馬德堡半球實驗過程,介紹半球構造,再請同學抽氣后拉半球。大氣壓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不管抽沒抽氣,半球外部始終受大氣壓作用。只不過,抽氣前,內外氣壓值一樣,所以顯現不出來;抽氣后,外界大氣壓遠大于瓶內氣壓,因而表現出把兩個半球緊緊壓在一起了。馬德堡半球實驗能有力證明大氣壓的存在。實際上能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有很多,同學利用桌面上給你的器材,動手做幾個實驗吧。要記得哦,只有內外有氣壓差,大氣壓才能顯露出來。找找看,你能設計出幾個跟大氣壓有關的實驗?小組成員可以互相討論、互相協作,看哪一組想得最多。完成一個記錄一個。表格也在桌上。開始。(幾分鐘后,有代表性地請學生宣讀實驗記錄,并請同學分析實驗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   通過剛剛的實驗同學發現有的小組用小試管裝滿水后從水槽中倒提出來水一滴不灑,有的小組用大試管做這個實驗結果也一樣,那是不是說大氣壓能無限制地支持任意高度的水柱呢?早在 1640年,在意大利北部佛羅倫薩城,塔斯坎寧大公爵在家里的花園中修建了一座十分精美的噴水池,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水源供給,就在園中挖了一口井,井口離地面足有十多米,并且裝上了強有力的抽水機。大公爵和設計師想,在晨曦中噴泉與園內景色相映一定美極了。工程完成后,大公爵選擇了吉日邀請了親朋好友,正式揭幕噴泉。可是十分掃興,盡管抽水機不停地工作,噴水池卻噴不出一滴水來。在實際上,在當時的生產實踐中,這類問題不止出現一次。礦工們早就發現無論費多大的努力都不可能把礦井里的水吸到離地面10米以上的地方。噴水池風波雖然結束了,但問題卻留給了科學家。到底大氣壓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大氣壓到底有多大呢?三年之后,一位青年學者找到了答案,他就是伽利略的學生托里拆利。因為水銀有毒,所以現在在課堂上不做托里拆利實驗了。托里拆利也在實驗后4年39歲就辭世了,又是一位為科學獻身的偉大科學家。這個實驗我們可通過視頻錄像來了解全過程。通過實驗我們知道,大氣壓能支持76厘米的水銀柱,而水銀的密度是水密度的13.6倍,也就是說能支持水柱的高度應為13.6×0.76m,約為10m,如果超過了這個值,則無論用多強勁的抽水機都白搭,而且如果違背了科學,再選良辰吉日都是無稽之談。再問同學一個問題:我們人體周圍會不會有大氣壓?有,那為什么沒把我們壓癟?同學們都看過電影、電視里的宇航員在太空遨游時,都要穿著厚厚的宇航服,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如果不穿,會怎么樣?同學們再開動腦筋,找找我們周圍還有哪些跟大氣壓有關的現象?聯想:注射器吸取藥液過程、鋼筆吸水過程、塑料掛衣鉤掛書包。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我們今天主要認識了大氣壓的存在,并知道了大氣壓的大小。回到開始我給同學演示的兩個小實驗,同學能解釋原因嗎?同學再想想有沒有辦法把蛋再完整的給吐出來?啟發學生上臺操作演示完實驗后,告訴學生:大氣壓雖然可以簡稱氣壓,但大氣壓和氣壓還是有區別的。嚴格說起來,大氣壓只是氣壓的一種,是外部空氣產生的壓強;而氣壓還包括封閉空氣產生的壓強、水蒸氣或其他各種氣體產生的壓強等。當瓶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時,鵪鶉蛋就被壓出來了。

大氣的壓強(通用12篇) 相關內容:
  • 大氣的壓強

    第 周 星期 第 節 年 月 日課題第一節 執教教學目標1 知道什么是大氣壓強能說出幾個證明大氣壓強存在例子。2 理解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并能簡單解釋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氣壓強的現象。3 知道大氣壓強的值是山由托里拆利實驗而測定。...

  • 大氣的壓強物理教案(精選3篇)

    一、教材分析教材首先通過與液體的類比,引出大氣壓強的課題。由于氣體的特殊存在形式—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大氣壓強對初中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概念,需要通過一系列新奇、有趣的實驗,讓他們感受到大氣壓的真實存在。...

  • 大氣的壓強教案(通用8篇)

    一、設計意圖本節課所涉及到的知識中,大氣壓強和浮力中尤其是浮力,新課標要求的要求難度有所降低,這是新教材考慮到初中生思維特點的一個體現。對于大氣壓強要求學生親身感受大氣壓的存在。...

  • 第一冊大氣的壓強(精選2篇)

    一、地位和作用:“大氣的壓強”是壓強概念的鞏固和延伸,也為下一章學習“氣體浮 力”作必要的準備。本節內容是在學生比較熟練掌握了壓強,液體的壓強的基礎上進行的,為某些知識的轉移和類比作了鋪墊。...

  • 第一冊大氣的壓強

    一、地位和作用: “大氣的壓強”是壓強概念的鞏固和延伸,也為下一章學習“氣體浮 力”作必要的準備。本節內容是在學生比較熟練掌握了壓強,液體的壓強的基礎上進行的,為某些知識的轉移和類比作了鋪墊。...

  • 第十四章 第三節 大氣的壓強

    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大氣壓的存在.知道大氣壓強的數值是很大的.2.理解托里拆利實驗原理.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能力.4.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5.培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過程與方法1.對托里拆利...

  • 從“大氣的壓強”的教學設計談探究性教學的幾個問題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準,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而培養...

  • “大氣的壓強”教學設計與評析

    設計思想 “大氣的壓強”是初中《物理》第一冊第十一章第一節的內容,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壓強的概念、壓強的公式和單位、液體壓強的特點和規律以及液體內部壓強的公式之后,學習的又一壓強方面的知識。...

  • 教案示例·大氣的壓強

    課時:1課時.教學要求:1.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和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能說出幾個證明大氣有壓強的事例.2.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象.3.知道托里拆利實驗說明什么.知道大氣壓強的大小.教具:橡皮碗一對,茶杯,硬紙片,大、小試管,水.教學...

  • 物理教案-大氣的壓強

    大氣的壓強—說課 一、地位和作用: “大氣的壓強”是壓強概念的鞏固和延伸,也為下一章學習“氣體浮 力”作必要的準備。本節內容是在學生比較熟練掌握了壓強,液體的壓強的基礎上進行的,為某些知識的轉移和類比作了鋪墊。...

  • 第一冊大氣的壓強

    一、地位和作用: “大氣的壓強”是壓強概念的鞏固和延伸,也為下一章學習“氣體浮 力”作必要的準備。本節內容是在學生比較熟練掌握了壓強,液體的壓強的基礎上進行的,為某些知識的轉移和類比作了鋪墊。...

  • 大氣的壓強 —— 初中物理第一冊教案

    大氣的壓強—說課廈門十中物理組 周華英 一、地位和作用: “大氣的壓強”是壓強概念的鞏固和延伸,也為下一章學習“氣體浮 力”作必要的準備。...

  • 教案示例·大氣的壓強

    課時:1課時.教學要求:1.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和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能說出幾個證明大氣有壓強的事例.2.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象.3.知道托里拆利實驗說明什么.知道大氣壓強的大小.教具:橡皮碗一對,茶杯,硬紙片,大、小試管,水.教學...

  •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教案示例(精選2篇)

    (一)教學目的1.了解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2.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3.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二)教學重點 定量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三)教學難點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的敘述。...

  • 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教學示例(精選3篇)

    (一)教學目的1.了解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2.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3.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二)教學重點 定量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三)教學難點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的敘述。...

  • 八年級物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网 | 国产无遮挡裸露视频免费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SV | 免费看片AV免费大片 | 黄动漫视频 | 日日cao| 图片小说校园激情都市 | 国产高欧美性情一线在线 | 国内永久福利在线视频图片 | 皇上从小侵犯双性太子NP高H | 99re8在线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手机版 | 成年无码AV片在线狼人 | 亚洲自拍中文字幕 | 香蕉黄视频 | 97人妻人人澡人人爽国产一 | 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7m | 国产精品成人黄片 | 免费观看一级欧美片 |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 4HU永久免费入口 | 一级特黄爽大片刺激在线 | 熟女人妇成熟妇女系列视频 | 免费看少妇作爱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 | 国产啊v在线 |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 天天夜碰日日摸日日澡性色av | 无码欧美激情性做爰免费 | 成年肉动漫在线观看无码中文 |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 三级黄毛片 | 揉捏新婚少妇高耸的双乳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www成年人网站 |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毛片 |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桃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