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The First Period )
我們本次“攜手行動”的主題是“如何有效地開展教學”。在講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時,我想我們首先應該把目光投向今天課堂中的主體——全體學生。因為我們教學的根本宗旨是使大部分學生甚至是全體學生綜合使用英語,同時讓他們的個性和能力得到發展。我們大家可以看到在本堂聽說課中,學生對老師的提問和布置的任務始終保持著較高的熱情,師生情感達到雙向和諧交流。學生的聽說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大部分學生學會了如何禮貌地向別人提出請求would you mind cleaning the classroom?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應答ok. i’ll do it in a minute.等,且學生的口語非常流暢。學生的參與面廣,學生的回答次數達70次以上;學生有充分的活動時間,有25分鐘以上。學生在本堂課中學得十分輕松、愉快。但是我們的學生的口語已具備流暢性的時候,我們教師是否應該更關注學生口語的準確性。在本堂課中學生表達的時候,在發音和語言結構上犯了較多的錯誤,而詹老師卻沒能適時糾正引導,而導致學生對自己表達的準確性缺乏關注。
本堂課,詹老師能根據課標、教材和學生實際來確立本課的教學目標。詹老師通過學生最熟悉的學校生活(school rules)和日常生活(neighborhood)入手創設情境,不斷啟發、引導學生(do you want to live in the neighborhood? why not? what will you say if you live here?...)。學生通過一定量的聽的輸入(10分鐘)和靈活多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鞏固了本課的重點。如果詹老師能把本課的重點加以板書,相信學生口語表達的準確性會有所提高。另外,詹老師對would you mind doing something?含有抱怨情緒沒進行擴展,學生對would you mind doing something?只理解成表示請求,導致回答區分不開。
從本課的教學程序上看,體現了一個“清”字(lead-in—presentation—drill—practice—consolidation)。各環節緊密相連,過度自然。尤其是本課的導入能從學生的校園生活入手,符合學生的生活經歷和認知水平,讓學生有話可說。課堂中任務的設置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開展,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從listening---ask and answer---ask your partner to do some chorce---ask someone to do something---try to be a polite student。詹老師把學生從生活帶進課本再帶到生活。這說明面對新課程,我們老師不再只是教材忠實的執行者,而成為了教材的重構者。但詹老師對課堂最后的conversation的選材不夠仔細,使學生不能較好地完成任務。
因此,我們在追求有效開展教學的時候,我們不能忽視了課堂的主導—教師。通過本堂課,我們可以看到詹老師自身的學科專業素養高,教態自然大方,非常有親和力。本堂課不僅學生學得高興,聽課的老師們也聽得輕松愉快。
兩點建議:1.對于農村學生來說在發展他們學習能力的同時不應忽視對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掌握。如果本堂課,詹老師讓學生把基礎知識would you mind doing something?及其回答學得扎實一點,那么對后面任務的落實效果可能會更好。2.在課堂中,教師不只是引導者,同時也擔負著參與者、評價者等多重角色。在本堂課中,詹老師如果能多一些師生的多向思維碰撞和交流,并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適當的評價,本堂課的教學應該能更有效地開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