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而行覓古韻 余音裊裊仿古詩——學習《望岳》
師:展示湯洋的《江湖——武林》。
生:齊讀《江湖——武林》。
師:同學們讀懂了湯洋詩歌的內(nèi)容嗎?
生:齊答“笑傲江湖”。
學生大笑。
師:我們看著湯洋詩歌有沒有要改動的地方。
學生討論。
生:沒有押韻。
師:我們幫他改一改。同學們有改的嗎?沒改出來,那好,我們課后改一改。湯洋這首詩也成為寫武林的絕唱。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們不能把同學們的詩一一展示。課后交上來,我們編訂一本詩集。再傳閱。同學們剛才又讀了、又唱了、又寫了,其實老師也想唱。
生:老師唱一首。
師:對不起,老師唱不好。我寫了一首,獻丑了。
師:展示《感懷》一詩。
師:我解說一下“感懷”,今天講這堂課老師感觸很多。“楊柳枝,桃李詞”都代指古詩詞。“踏歌不盡心頭語”老師看到同學們又唱又寫,我很高興,說不完心中的話。“前路再和千首詩”在以后,同學們還可以寫千首、萬首詩歌。
生:學生笑,齊讀《感懷》。
師:老師唱不好,但老師也選了一首曲來唱這首詩。同學們幫老師唱一唱。
生:齊唱《感懷》。(用《中華民謠》曲)
師:謝謝。熟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同學們今天又讀了、又唱了、又寫了,我們再來背一背。
生:齊背《望岳》。
老師展示課件五、“課后練習”。
顯示屏故障耽誤一分鐘(學生背誦《望岳》)。
師:請同學們把作業(yè)題抄好,課后完成。
學生抄作業(yè)題。
師: 同學們,今天我們嘗試了一種新的方法來學習詩歌,我們對詩歌有了更深的認識。她不僅僅是形的和諧與莊重,不僅僅是聲的柔婉與渾厚,不僅僅是境的幽幻與峻奇她是一汪永不枯竭的泉,一段永不腿色的夢,
一條永不迷失的路。詩歌,就象一曲生命之歌,蕩然于天地之間,令人魂牽夢繞。同學們,我們隨著優(yōu)美的樂曲,充分與詩歌、與繆斯接觸,用婉轉(zhuǎn)的歌喉吟唱出她的神韻,用純潔的心靈去感受她的靈秀。
師: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謝謝老師,老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