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課堂實錄
生幾個人舉手,由其中一位作答:其余人各自又請漁人到他們家作客,都拿出酒和食物。
師:好,譯得很流利,請坐下。看來大家對文章的翻譯應該了解得很透了,學習態度都很認真,效果較好。那接下來看看老師幻燈片上的問題。(打出幻燈片3)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請從原文找出來。
(由學生閱讀全文3分鐘,3分鐘后由學生作答。)
一生說:在文章第一段:“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師說:這句話是寫桃花源的什么美?
生答:景色優美。
師:很好,請坐下。大家先自由朗讀第一段,應把景色優美讀出來,在讀中感受桃花源的迷人色彩。
(自由讀完后)
師:剛才老師看大家讀得很專心,能從讀中感受到景色美的同學舉手。(稍等片刻,有1生舉手)好,許智宇你來給大家試范。
(該生有感情朗讀第一段。)
師:剛才許智宇讀得最好的地方在哪?
生:“忽逢”讀出偶然遇到奇境的味道,還有“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讀出了詩人陶醉其中,贊嘆訝異不已的味道。
師:盧詠芬對許智宇的朗讀評點怎么樣?
(生齊聲說很好。)
師:那我們大家齊來一次。(生大聲有感情地朗讀)
師:文中桃花源以景美吸引人之外,它的美還體現在哪些地方?(生舉手人數有十多個)
一生答:“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師:這里寫什么美?
生:景美。
師:這里的景跟前面寫的景有何不同?(生思考后答不出)
師提示:好,你先請坐,此處寫到了人沒有?
一生恍悟答:前面寫自然的景色美,這里寫人在這里生活創造了景物美。
師:哦,發現了區別。既然有人在此勞作,此處除寫景美外,“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還體現了老少生活無憂無慮,怡然自得,那是什么美?
生答:生活美。
師:很好,大家齊來讀應把第二段寫桃花源的生活美讀出來,讀出作者的向往之情。(由生齊讀第二段)
師:桃花源除景美和生活美外,美還體現在哪?
生齊答:桃花源人熱情好客。
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體現在哪一段,能否找出來?
(生多個人舉手。)
師:好,黃貴發,你來。
生:體現在第三段的“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和“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師:“要”讀音是——
生齊答:yāo
師:對了,作邀請講,所以不讀第四聲,王貴發你要注意這個注音,請坐下,既然桃花源人都好客,那此處應是指什么美?
生答:人美。
師:有沒有更好的詞概括?
臺下有一生小聲答:人美。
師:人美好,還是人情美好?
生答:人情美好點吧。
師:(老師打出幻燈片4)桃花源的美我們概括出了景美、生活美、人情美,這三個方面是不是桃花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們中國大山名川,風景美,人情美,生活美的地方也不少,為什么桃花源讓人魂牽夢繞,一千多年來,在中國詩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終美好,讓人向往呢?生思考后依然無人作答。
師提示:剛才我們在介紹陶淵明生活的背景時,大家有沒有記住陶淵明是生活在什么樣的社會背景下?
生:社會動蕩不安,有戰爭。
師:那文章第三段有沒有提到桃源人是為什么舉家搬遷到這里來呢?
生齊答:“自云先世避秦時亂”。
師:那也就是為了躲避戰亂而來此處了,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