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教案4
五、學習第3段。 指名同學朗讀,教師指導,看注釋,疏通文意。 為,介詞,被;予,我。 學生翻譯。譯文:畢昇死后,他的印模被我的侄子們得到,到現在還(妥善的)保存收藏著。——這段介紹了畢昇活字模的下落,證明自己所介紹的活字印刷術是確切無疑的。這段說明是必要的。 六、朗讀、背誦。 同學齊讀全文。背誦第二段,教師可將每句起首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作為提示。布置作業 1.根據第2段第二層的說明,思考活字印刷的具體工作程序,參照完成練習二。 2.根據第2段第三層的說明,思考活字印刷的有關工藝的具體事項是什么,用四個短語歸納概括這一層的四句話,參照完成練習一。 3.反復朗讀全文,爭取能夠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分析課文第二段。 2.處理課文后練習。 教學過程一、分析第2段第二層。 1.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其法”既總括這一句,又總領這一層。因為“活字”是“活板”的關鍵環節。選“膠泥”為原料,因為它有粘性,可塑,易雕,可燒堅;“薄如錢唇”,用比喻寫刻字深度的精巧。“每字為一印”點出與雕板不同的特點。從選材到雕刻、燒制、畢昇一定經過多次實驗,小小印模閃射著智慧、毅力和科學精神的光輝。現代鉛合金印模、鉛字就是在它的基礎上的發展起來的。(傳示鉛字字模) 提問歸納:這一句介紹了制活字的原料、刻法、特點、成型四方面內容,真是言簡意賅。 2.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一道工序中制活板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冒”、“就”、“煬”、“燒”,用詞準確。兩句寫了制板工序,工具、原料、成法都寫得具體詳盡,層次清楚,文字簡潔。 提問:這道制活板工序都包括哪些步驟? 歸納:包括:設鐵板、冒藥物、置鐵范、排字模、就火煬、平模面六個步驟。其中,“密布”、“稍熔”、“字平如砥”寫出了具體技術要求。 3.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二道工序:印刷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用“神速”形容,前加一“板”字,表明活板印刷術的先進;形容適度,未超出說明文語言平實的總體要求。兩板交替,更靈活快速。試想雕板印刷就無法“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瞬息”呼應“神速”,體現了活板印刷的先進。其特點一言以蔽之:“活”。 二、分析第2段第三層。 指名學生分別朗讀或背誦這一層的四句話,要求同學具體分析各項工藝要求怎么體現“活”的特點的,并用短語歸納各句大意。 1.第一句。多備常用字字模,以備重復使用,體現了“活”的特點。這一句講的是:一字多印。 2.第二句。雕板印后,大量堆積,除非再印,毫無用處。活字拆板后,可以再制新板,非常方便靈活,為避免因“活”而亂,分類貯藏,考慮周到,辦法實用。這一句講的是:按韻貯印。 3.第三句。制板時,難免遇上生僻字,對此,畢昇也想出了辦法。又一個“瞬息”,說明有“奇”字也不會誤工,的確十分靈活。這一句講的是:奇字旋刻。 4.第四句。補充說明不以木頭制字模的原因,解釋了膠泥字模的優越性,比較說明,扣住一個“活”字,并與本段開頭相呼應。這一句講的是;舍木取泥。 同學齊讀第2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