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路梨花》教案5
2.安排學生擬標題,是為了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是為了促使學生理解課文。
3.通過擬標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學生在課堂上擬出的標題,教師則進行了一次課堂調查,了解學生對本文的中心思想理解的程度,以決定授課的起點。
二、安排學生速讀課文(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提出時間要求)并提出下列要求:
1.出示學習本文應理解和應掌握的詞語卡片及單字卡片。即:①陋(背面寫lòu)②倚(背面寫yǐ)③攆(背面寫niǎn)④麂(背面寫jǐ)⑤葺(背面寫qì)⑥迷茫⑦簡陋⑧恍惚⑨修葺⑩修長。提出:讀課文時注意前五張卡片上面的字的讀音,注意領會后五張卡片上面的詞的意思。
2.通過讀課文,你們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或發現了哪些值得研究的問題,請提出來。
讀畢,運用單字卡片正音(翻轉卡片,誦讀記憶),運用詞語卡片提問“修葺”、“修長”二詞的意思,而后請學生提問題。
〈設計意圖〉
1.讓學生速讀課文,一是為了進一步作好閱讀分析的準備,二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速讀能力,三是為了變換閱讀方式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2.解決難字的讀音和容易理解(無需結合課文領會的)且課本上又有注釋的詞語的解釋。
3.通過學生質疑進行課堂調查,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講疑解難。
4.安排學生質疑,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即是閱讀能力的訓練。
三、教師提出:誰能夠不按照原文的記敘順序,自己重新安排一種比較合情合理順序,作簡要的復述?
學生復述后,通過不同記敘順序的對比研究,使學生理解本文順敘和倒敘逆向相迭巧妙構思。
〈設計意圖〉
1.通過復述及其準備過程,促使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為進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再一次作準備。
2.通過這樣創造性復述,既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鍛煉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完成領會本文巧妙安排記敘順序的教學任務。
四、教師提出:假如你是一名記者,經歷了課文所述事情的全過程,你要寫一篇題為《驛路茅屋的主人是誰》的簡要的帶有一點評論性質的報道,你怎么寫呢?現在請你把這篇報道口述出來。
學生口述后,通過大家不同看法的述評,組織研究討論,完成理解解放軍戰士、梨花姑娘和她的妹妹、瑤族老人、“我”和老余等都是小茅屋的主人,本文贊頌的是先進人物的群體這一教學任務。
在討論研究過程中,抓住學生述評的恰當時機,順勢結合語言環境,完成“迷茫”、“簡陋”、“恍惚”三個詞的教學任務。
〈設計意圖〉
1.采用口頭述評形式,一是為了調動學生閱讀分析、發表見解的積極性;二是促使學生理解課文;三是教師進行課堂調查,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種種理解;四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2.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述評、討論等活動,在實踐活動中理解課文。
3.與理解課文的關系比較密切的詞語,放在閱讀課文分析研究的過程中去解決,一是為了借助語言環境解詞易于理解,二是為了借助詞語理解課文便于領會。
五、運用字詞卡片,把本節課學的字詞復習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