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情記趣》教案1
1、 找出文中音同字不同的字。
——音同形不同的字: 礫、唳; 鶴、壑; 向、項
2、 找出文中義同字不同的字。
——義同字不同的字:察、觀、視、見; 唳、鳴; 素、白
3、 找出文中字同義不同的字。
——字同義不同的字:
觀:昂首觀之(看) 作青云鶴觀(景象、景觀)
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 必細察其紋理(觀察)
神:定神細視(精神、注意力) 神游其中(感受、想象力)
時:余憶童稚時(時候) 故時有物外之趣(經常)
以:徐噴以煙(經常) 以叢草為林(介詞,把)
為:項為之強(因為) 以叢草為林(當作)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被)
之:昂首觀之(代詞,它,指蚊子) 故時有物外之趣(助詞,的) 心之所向(位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項為之強(代詞,指“昂首觀之”) 觀之正濃(代詞,指“二蟲”) 驅之別院(代詞,指“蛤蟆”)
4、 找出文中意義相對、相反的字詞。
——藐小微物、龐然大物;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5、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通假字:(項為之強)“強”通“僵”。
6、找出文中的成語。
——成語:明察秋毫 龐然大物 怡然自得
7、找出文中的省略句
——省略句:“鞭數十”應是“鞭之數十”,省略賓語。“使與臺齊”應是“余使目與臺齊”,省略主語、賓語。
四、想象創趣
1、溯趣源。
揣摩“我”的動作神態,可見“我”之所以感覺“趣”,全在一顆純真的稚心。請同學們回憶自己的童年,你小時候有沒有類似的經歷,有這類有趣的事么?如有的話,試展示自己的創造力,告訴我們大家,我們都來分享你的樂趣。(這題得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教師并不需要太多的講解。)
2、說趣意。
學生說趣事(話童年,延趣意。倘沒有學生回答,教師可以講講自己童年的快樂時光。)。
3、童年的確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滿陽光、充滿詩意、充滿幻想、充滿希翼。下面請同學們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以“童年”為話題,說一句很美的話,長短不限。(學生說話,教師整理。)
※ 課堂小結
本文善用短句,逼真描繪,以生動的筆觸,記述了作者兒時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滿童真、童趣。作者用“明察秋毫”寫出了他善于觀察細微之物;寫昂視夏蚊在白色蚊帳中被煙熏時,用“鶴唳云端”狀其情態;寫定神細看土墻凹凸處、花臺草叢間,用“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繪其形貌;寫大而笨的癩蝦蟆擾亂觀察興致,用“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似乎讓人感到了癩蝦蟆的殘忍,無怪乎作者會“捉”、“鞭”而驅之。作者大多采用短句,將其仔細觀察所得生動地表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