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請你善用自己的緘默知識影響學生 ——緣于一節閱讀教學課的思考
老師,請你善用自己的緘默知識影響學生 ——緣于一節閱讀教學課的思考湖北省沙洋縣外國語學校 劉少波
開學伊始,我在教研活動中做了一節公開課《說幾句愛海的孩子氣的話》。課前課后的見聞思索,讓我想說說這個話題。
我先后在內地和沿海的四所中學執教過,聽聞并反思過很多同行的抱怨言語,知道當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非常不容易。在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也慢慢看清楚一個事實: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一定有滿身的“緘默知識”。我這樣稱謂的這種知識有別于那些用語言來傳授的知識,我想,它應該是教師個人專業造詣和人文素養的自然體現,包含著教師個人的人生追求、價值取向、學識修為、處事原則、做事態度等等,這種知識是無言的。它可能不如書本知識那樣直接快速作用于學生,但就對學生身心發展影響的力度和長遠度而言,遠甚于那些能言的學科知識,因為它閃現著教師絢爛的人格魅力,閃耀著教師個人育人風格的獨特光芒。
在我的身邊,就有很多老師是緘默知識的運用高手。他們盡管自己也許并沒有刻意追求用緘默知識去教育學生,但在實踐中卻是實實在在地在用緘默知識很好地影響著學生,感動著家長,激勵著身邊的同行,如魯修賢老師在課堂里展現出的儒雅與厚重、楊榕老師在育人時表現出的博愛和耐心、杜業梅老師在工作態度上體現出的嚴謹和盡責、尹全新老師在調節學習氛圍時顯現出的生動與詼諧……,這些大家公認的好老師無一不是緘默知識的運用高手!
這些優秀教師身上的緘默知識大多不是直接從師大的教材中獲取的,而是在生活、工作中通過后天學習、反芻獲取的。過去人們常說 :“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如今的時代,不僅是資訊在爆炸式的增長,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大大增多,況且新的教學理念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知識要求,我們做老師的原有的“一桶水”現在已經遠不夠用,新環境中的教師應該擁有的是“長流水”了!而要想擁有這“長流水”——專業知識和“緘默知識”,我們只有不停地涉獵新領域,擴充自己的知識“內存”,才能在教學中不斷有吸引學生的“點”,才能保持自己職業行為的活力。
就像許多農作物的生長一樣,一個教師的成熟也需要外因和內因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十多年的內地教書生活,給了我堅實的基礎,我學會了端正態度,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勤奮工作;四年的沿海教書經歷,又給了我愛的啟發,我學會了愛自己,愛學生,愛職業,愛生活。如今的我,離一個完全成熟的教師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我感謝這些曾經的經歷。這些經歷使我在今天的講臺上能夠腳步更加從容,心態更加輕松。所以,當我走進教室時,我能明白我為什么而來;所以,當我拿起教本時,我能知道我要做什么;所以,當我離開課堂時,我常反思我做的怎樣。執教完《說幾句愛海的孩子氣的話》后,緘默知識的運用再次激起我的思考,我盤點了近幾年教學中與緘默知識運用有關的行為,這些做法的記錄算作是為曾經的歲月留個痕跡吧。
一、我希望用全身心投入的態度和激情洋溢的方式來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
“德高為師,身正垂范”,教師的示范作用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我們治學的態度影響著學生做事的態度,我們的語言習慣對學生的交際行為更是作用明顯。在授課時是否投入、在分析時是否精彩、在表達時是否得體、在批閱時是否仔細,這些細節都深深的作用于學生身上,并產生著無法覺察的影響。因此,我在課堂上是絲毫不敢懈怠的,我總是用兢兢業業的行為來昭示學生——我給你們上課是十分投入的,在傳道授業解惑時我是真誠而熱情的。多年的經歷告訴我,正因為有了這些緘默知識的作用,學生們才會從喜歡、親近一個老師發展到敬重、愛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