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安東尼》同步練習(2)
思維沖浪
貝多芬
提起音樂家的名字,沒有比貝多芬更響亮更莊嚴的了。他是音樂的英雄——不,是人類的英雄。
所謂英雄,并不是個人事業的野心家,他是從人類生活的提高出發,必要時交付出個人的生命。因此貝多芬沒有一般的感傷的氣息,雖然痛苦始終糾纏著他的生命。他說:“大多數人為了一點好事會回腸蕩氣,這可不是藝術家的特性。藝術家是火一樣的,他們不會哭泣——人們憑音樂從他的精神打出火來!彼麖男【驮馐艿礁赣H酒瘋的折磨;他貧困、失戀、疾。坏撬麖牟磺,從不灰心。用羅曼·羅蘭的話說:“在不肯委身于靈魂的庸俗的人們,是日日夜夜的戰斗;而且大多是沒有威嚴,沒有幸福,轉戰于孤獨和沉默之中的戰斗。”他心胸廣大,他承認他的工作是困苦的解放,其他都不算一回事。而且只是為了這些,他才演唱他怪淡的生命。他沒有一根媚骨,即使在貴族圈內,一發覺到別人在他的彈琴聲中繼續談話的時候,他也會毫不猶豫地拍上鋼琴蓋,憤然離席,說:“我才不高興對豬彈琴!”貝多芬博覽群書,從希臘拉丁文到英法的文學、哲學,他全是內行;精神上他是盧梭的弟子。他愛好自然。他也崇拜莎士比亞和哥德。瓦格納說:貝多芬和莎士比亞是一對普羅米修斯。貝多芬忠實于自己的藝術,他的作品經過不知多少次的修改之后才肯付印。付印之后甚至在刻板之后,他還是一面校對,一面修改,即使毀板也不將就一點。有人看見他寫作的時候頭發蓬松,滿額大汗,正如在打一場大仗。垂死之前他說好像才開始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