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教學設計8
a、莎莉文老師教“我”識字。
b、莎莉文老師“我”認識、了解大自然。
c、莎莉文老師逐步引導“我”認識“愛”。
四、探究品味
1、找出文中關于“愛”的句子,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愛是花的香味嗎?”──愛是給人帶來愉快而美好感受的東西。
“愛是不是太陽?”──愛能給人光和熱,能使萬物茁壯成長。
“愛有點兒……也不想玩了。”──有了愛,你就快樂,生活就變得美好。
2、你是怎樣理解“再塑生命”這一題旨的?
從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
文中是指“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在莎莉文老師教育下,“我”的靈魂被喚醒,再次擁有了“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老師讓“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教“我”懂得什么是“愛”。從這個意義上說,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從而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無比的敬愛和感激。
3、請你以“愛”為話題,寫幾句富有詩意的句子。
(學生自由寫作、交流)
五、拓展延伸
學生聯系閱讀體驗,列舉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艱辛努力而成功的殘疾人的事跡。
預設:
1、奧斯特洛夫斯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貝多芬譜寫《命運交響曲》;
3、民間藝人阿炳奏響《二泉映月》;
4、司馬遷身受宮刑,完成《史記》;
5、美國連任三屆的總統、二次大戰英雄羅斯福從小患小兒麻痹癥;
6、張海迪自學成才;
7、孫臏受臏刑,著《孫臏兵法》;
8、埃及第一任教育部長、大作家塔哈·侯賽因是盲人。
六、課堂小結
本文是美國盲聾啞作家海倫·凱勒的作品。這篇課文,既表現了一位富有愛心的老師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藝術,也展示了一個盲聾啞女孩的精神追求。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在向莎莉文老師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時,為這位聾啞女孩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動。同時,文章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很值得我們好好品讀。
七、布置作業
1、完成《語文作業本》;
2、完成“讀一讀,寫一寫”和“研討與練習”一、三;
3、課外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