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探究學習:“婦女解放”教學設計
(四)中國是怎樣保障婦女權利的
1.婦女解放用一定社會標準衡量:
(1)政治上獲參政權、選舉權、被選舉權及管理國家的權利;法律上享有與男子完全平等的權利。
(2)經濟上有充分就業的機會和廣闊的就業途徑,對個人和家族生活資料有占有權、使用權、處置權、繼承權。
(3)普遍享有義務教育的機會。
(4)婚姻以愛情為基礎,家庭內部夫妻平等,實現家務勞動現代化、社會化。
(5)意識形態中完全消除男尊女卑的性別歧視,建立尊重婦女的良好社會風尚。
2.確立男女平等的法律地位,積極完善保障婦女權利的法律體系。1992年,七屆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婦女權益保障法》全面保障婦女的合法權益。
(五)“巾幗”第一個
吳貽芳:我國第一個大學女校長 廠雪松:我國第一個女駐外大使
向警予:我國第一個女中央委員 繆伯英: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女黨員
金雅妹:我國第一個女留學生 武秀美:我國第一批女飛行員之一
田桂英:我國第一個女火車司機 梁 軍:我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
劉適蘭:我國第一個女國際象棋特級大師 鄭小英:我國第一個歌劇女指揮
盧天橋:我國第一個郵票女設計家 徐功巧:我國培養的第一個女博士
濮舜卿:我國第一個農村電影編劇 謝 真:我國第一個女電影導演
古拉熱木:我國第一位少數民族國際乒乓球女裁判
(六)現實中存在的歧視婦婦的現象調查結果、措施:
大力宣傳婦女要有自尊、自信、自強精神。
1.有些部門、地區和單位,在招生、招工、用人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男輕女的現象;
2.女職工的勞動保護問題,在一些企業,成其是在部分三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中得不到落實;
3.某些婦女的婚姻家庭和人身權利受到侵害,一些社會丑惡現象和犯罪活動有所蔓延。
4.媒體對女性的性別歧視:
(1)將女性的價值限制在容貌、年齡、體形上。廣告中女性的主要興趣在化妝品、服裝和首飾上。一個最常見的廣告模式是:女性是服裝、美容產品以及黃金首飾的主要消費者。
(2)將女性生存的空間限制在家庭,生存的意義限制在妻子和母親的角色上。洗衣粉、洗衣機、洗碗機的廣告模特都是女性;洗衣粉和肥皂等家務活有關的廣告,都是集中在女人身上。
(3)將女性同男性的關系界定在依從、服從、服務、吸引上,并以此得到男性的呵護、愛慕、供養、資助和指導。
(4)婦女在電視廣告中的角色定位,第一是家庭婦女,圍著鍋邊轉,第二是性感尤物,也就是色,不僅是電視廣告,而且許多通俗雜志都堅持不懈地用婦女形象來招徠買主。
六、試題樣式
主題探究學習考查:婦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