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自主學習方案練習
一、 基礎知識。①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國作家__________,寫的背景是1871年爆發(fā)的_______________。
②、注音:
哽住( ) 皺邊( ) 懲罰( )
祈禱( ) 踱步( ) 郝叟( )
③、“最后一課”指的是:( )
a、最后一堂語法課 b、最后一堂歷史課
c、最后一堂法語課 d、最后一堂習字課
二、整體把握。
小說的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________到________。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學
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作者以簡潔的筆觸,交待了故事的_____和弗郎士的___________,同時為情節(jié)的發(fā)展作了巧妙的鋪墊。
第二部分,從_______到_________。是小說的中心部分,主要寫弗郎
士和韓麥爾老師在“最后一課”中表現的愛國熱情。按情節(jié)發(fā)展,又可以把這部分分為三層。
第一層,從_____到__________。寫弗郎士跑到學校以后發(fā)現的種種不平常現象,渲染出一種____、_____的氣氛。
第二層,從_____到__________。這一層里,正面揭示了“最后一課”的嚴肅意義,點明了主題。
第三層,從_____到__________。寫韓麥爾老師和學生在愛國主義精神的鼓舞下,在“最后一課”中認真教學的感人情景。
第三部分,從_______到小說結尾。寫韓麥爾老師在“最后一課”結束時的悲壯和不屈精神。
三、 人物分析。
韓麥爾先生
1、……我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這套衣帽,他只在督學來視察或者發(fā)獎的日子才穿戴。(韓麥爾先生今天為什么要這樣穿戴?)
2、我每次抬起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里帶走似的。(猜想一下,韓麥爾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3、忽然教堂的鐘聲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