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自主學習方案練習
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請用一兩個形容韓麥爾先生此時的心情。)
作者是從第三人的視角來寫韓麥爾先生的。無法直接涉及人物的內心活動,分別從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進行描寫,表現人物心理,刻畫人物性格。
小弗郎士在小說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 作者寫了小弗郎士的逃學、上學經過。通過他的行蹤,寫到了幾個相互關聯卻彼此分離的場面:普魯士士兵的操練場,鎮公所的布告牌,小鎮里的學校。沒有這樣一個人物,這些場面就很難組織在一起,所以小弗郎士在小說中有_________的作用。
2、 作者選擇了小弗郎士這樣一個平時不愛學法語的調皮男孩,用他的內心感受來反映整個民族的沉痛的感受。這種寫法有著極其強烈的____效果,產生強烈的震撼心靈的作用。所以,小弗郎士還起到了_________的作用。
四、 藝術手法。
小說運用了生動的場景、細節、心理描寫,運用了對比、烘托、反復的手法來表現人物,反映主題。
i. 如作者描寫屋頂上鴿子咕咕叫,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個幽默的問題:“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又如韓麥爾的那頂“銹邊的小黑絲帽”,郝叟老頭的那本“初級讀本”,和那副橫放在書上面的大眼鏡。還有作品中前后兩次出現的普魯士軍隊的操練和軍號聲,教室里飛進的幾個金龜子,黑板上書寫的“法蘭西萬歲”幾個大字。這些都屬于______描寫,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課文將平時上課和最后一課作了______,將小弗郎士感情的前后變化作了________,這樣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iii. 作者渲染“最后一課”的莊嚴、悲壯的氣氛,渲染弗郎士在上學的路上和到校以后的見聞,層層深入地描寫了一系列不平常的景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v. 作者多次重復“最后一課”,每次出現這句話,用意不同,意義卻一次比一次深刻,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