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阿炳在1950
3.作為電視專題片,它在報道深度上有別于一般的新聞報道,它以事實報道為基礎,通過對時間相關背景材料的介紹、事實因果的探究、相關問題的評述,揭示和升華事件的本質。
三、課后練習題解答提示
(一)本題意在引導大家熟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在把握課文整體內容的基礎上,對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課文所要表達的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可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圍繞“民間藝人阿炳的一生”展開討淪,然后寫作成文,在全班進行交流。
(二)課文是專題片“阿炳在1950”的文字稿,因此本題意在引導大家在把握課文整體內容的基礎上,學習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答案參考“寫作特色”。
(三)表面上看來這段話是課文所寫幾個部分內容的一個概括,是作者為這些人不經意中做的這些事叫好、慶幸。但透過字里行間及文中的背景資料,我們也可以感覺到作者對新中國的謳歌,對黨的文藝政策的歌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又哪來阿炳藝術生命的新生?阿炳最值得慶幸的是他在世的最后兩年無錫解放了,中國解放了,是新中國改變了阿炳的命運,挽救了阿炳的藝術生命。
(四)略。
【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
【總結課文】
文章主要通過介紹阿炳在世的最后一年,中央音樂學院的兩位音樂家來到剛解放的無錫為民間藝術家阿炳錄音的經過,介紹了阿炳的人生經歷,也敘述了《二泉映月》成為世界名曲的經過,贊揚了阿炳飽經滄桑卻仍然堅強不屈的性格。
【教學實踐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