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學(xué)設(shè)計
【教學(xué)目標】〖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
2、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1、揣摩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語言風(fēng)格。
2、把握文章運用的白描手法。
3、賞析課文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爐的寫作特色。
〖情感目標〗
了解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態(tài)度,引導(dǎo)學(xué)生批判地對待文中流露出的消極避世的意緒。
【教學(xué)重點】
1、雪后奇景的賞析及了解作者游湖的雅趣。
2、描寫手法──白描
【教學(xué)難點】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與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
西湖,在文人墨客眼中,無論陰晴雨雪,總是各具風(fēng)韻的。我們來欣賞幾首古人詠西湖的詩(多媒體展示)。
這幾首詩歌都是描寫西湖美景的,因為詩人的視角不同,西湖所呈現(xiàn)的美也不同。今天,我們就隨張岱去欣賞一下雪后的西湖美景。(出示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學(xué)生根據(jù)自己收集的資料介紹作者,教師整理后明確,多媒體展示。
2、湖心亭簡介:
請學(xué)生根據(jù)課前收集的資料簡單介紹湖心亭。
3、誦讀比賽:
⑴聽課文錄音,掌握字詞讀音,學(xué)習(xí)朗讀方法,注意語氣語調(diào)。
⑵給加點字注音。
⑶自由朗讀(3分鐘),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準備誦讀比賽。
(評委由班長、學(xué)習(xí)委員擔(dān)任)
4、疏通文意:(解詞比賽)
以小組為單位,搶答下例題目。答對得十分,答錯不得分。一個小組搶答錯誤后,其他小組可再次搶答,每小組只一次答題機會,每題只答兩次。(班長為記分員)多媒體展示搶答題。
5、整體把握課文:
⑴請學(xué)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⑵請在文中找出記敘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三、品讀賞析
1、人物──作者是一個人去賞雪的嗎?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為什么又說是“獨往湖心亭看雪”呢?(他為什么不把舟子拉上一塊看呢?──他認為舟子看不懂。)這個“獨”字反映出他怎樣的個性特點?──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脫世俗的情趣,那有人能懂嗎?──有,湖心亭對坐飲酒觀雪的兩個金陵人能懂。
作者是怎么介紹這兩個人的?一起讀出來。
作者為什么不把這兩人的名字寫出來,而只寫出他們“是金陵人,客此”?作者這樣寫的用意?“客此”,說明這兩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樣是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有同樣的情趣,有同樣的遭際,“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金陵人”,金陵,就是現(xiàn)在的南京。知道明朝開國時定都哪里嗎?(明朝開國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長江下游的南京。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后,南京成為明朝的留都。)作者點出“金陵人”,暗示引起了他對故國的思念。
文中還有一句話也能表現(xiàn)他的故國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體現(xiàn)的?──崇禎五年十二月。紀年的方法多種,如年號紀年、干支紀年、公元紀年。他偏偏選用明朝的年號紀年,身在清朝還念念不忘明朝時候的事情。
2、看雪的時間──更定時分,冬天的凌晨,這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時候,冷到什么程度呢?──“湖中人鳥聲俱絕”。 (翻譯)
這個時候,別人都在干嘛?作者為什么偏偏選擇這個時間去賞雪?這說明了他怎樣的志趣?他到底要賞什么?(他追求的是怎樣的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