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導學案
(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 )
4.本文分______層,寫出各層大意。
5.寫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記承天寺夜游》
學習目標
1、反復誦讀,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
學習重點:
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寫并體味意境。
學習過程:
一.檢查預習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遂( ) 寢( ) 藻( ) 荇( )
2.你能正確的讀出停頓嗎?
(1)念無與無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2)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二、指導學習•研討
(一)情境導入
猜猜看:
古有一人,讀書:閉門書史叢,少有凌云志;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饑;態度: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他頻遭貶滴,一生歷典八洲,他身行萬里路,過無數窮山惡水,卻都如處天堂。他說:此心安處是吾家。他被無數小人中傷下獄,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見盡了人間丑態,卻說:“眼前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
同學們,你知道他是誰嗎?(蘇軾)
(二)認識作者,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簡介作者,教師適當補充
2、檢查字詞預習,夯實基礎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放聲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節奏。
2、教師范讀課文。
要求學生:聽準讀音,聽出停頓和節奏,體悟作者的感情。
3、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4、學生結合注釋,譯讀全文。
要求:掌握文中重點字詞句的含義,男女生分組競賽。(學生譯讀,教師巡回質疑)
搶答題(一):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1)欣然起行 (2)念無與為樂者 (3)月色入戶 (4)遂至承天寺 (5)懷民亦未寢 (6)積水空明 (7)蓋竹柏影也 (8)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搶答題(二):翻譯下列重點句子。
(1)念無與為樂者。(2)庭下如積水空明。
(3)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4)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5)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5、挑戰老師:師生朗讀比賽
要求:讀得流暢自然,讀得聲情并茂。
(男、女各一句,挑戰教師,其他學生根據朗讀要求,作點評)
(四)、精讀課文,與文本對話
1、學生默讀課文,并思考。
搶答題(三):先思考,后小組討論,再搶答。
(1)作者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作者所見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3)月光雖非夜夜明,竹柏亦非處處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卻時時可覓,處處可尋,只要心胸開闊,淡泊名利,無論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無窮的樂趣。作者借“何夜”“何處”一句點明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人生真諦。這也正是作者保持樂觀進取精神的原因。
所以這里的“閑人”并非是閑極無聊,無所事事之人,你認為“閑人”是怎樣的一種人呢?
三 鞏固練習
記承天寺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