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
一、單元內容:
本單元學習內容是“高新科技”;學習形式是“自由讀寫”。教學設計中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以“自由讀寫”作為主要的學習形式去學習一組關于“高新科技”的文章,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增強自學語文的能力。一是還權與生,將讀寫的自由最大限度地交還給學生。教師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可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對學生建立必要的約束機制。二是授漁與生,將閱讀的一般方法介紹給學生。這樣才能保證“自由”而不散漫,“讀寫”能有實效。三是搭好舞臺,創設活潑豐富的教學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如果僅僅是讓學生進行單調的“讀寫”,那是索然無味的。本單元,宜采用單元整體教學的形式,把整個單元看作“一篇”課文,幾篇課文是其中的章節。教學進程,也不宜以課文的順序為順序,而宜以合理的邏輯為序,教學的基本思路:發動準備——自由閱讀——綜合實踐。之所以安排綜合實踐活動,一是科技文的教學內容相對比較單薄,我們往往覺得“沒什么可教”,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可以進行拓展延伸;二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走出課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在實踐中獲得真知。
二、教學目標:
1、懂得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意義,從小立志做一個熱愛科學的人。
2、理解高新科技代表了人類最高的科技水平,給人民的生產、生活、生存和發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3、明白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主體地位,能根據主客觀需要自由閱讀和寫作。
三、教學課時安排(共14課時)
整體感知 1課時
閱讀方法交流學習 1課時
自讀、薦讀 2課時
讀書交流評比會 2課時
綜合實踐活動:走近科學 4課時
自由作文 2課時
從小就要愛科學
教學目標:
1. 懂得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培養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
2. 了解序言的一般特點和要求。
教學重點:通過了解科技知識,培養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
教學難點:能正確看待科學的發展和懂得合理利用科技資源。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光輝歷史和偉大成就,留下了很多光輝燦爛的科技發明。文明是需要傳承的,“少年強則國強”,正值青少年的你們身上就肩負著弘揚并發展文明的責任。當歷史將要進入21世紀的時候,著名的數學家蘇步青教授為《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全書》作序,對青少年朋友們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