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
探究質(zhì)疑
① 本文從表達方式看有什么特點?
本文以議論為主,富有文學(xué)色彩,講究形象語言、文學(xué)的語言,有濃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可以說是一篇議論性散文
②文章是怎樣推出議論中心的?
作者運用了層層推進、水到渠成的論述方法,最后引出結(jié)論。如從否定“征服自然”到做出“敬畏自然”的結(jié)論等。
③文章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何表達效果?
寫法有對比、擬人、反問。教師引導(dǎo)學(xué)生從文中找出例句,讀一讀,并比較一下用法的不同,體會對比、擬人、反問的妙處。
反問是一種用疑問句式來表達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加重語言的力量,激發(fā)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例如“誰說宇宙是沒有生命的”?這比用一般判斷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語氣更強烈,意思更肯定。
試從課文中找出幾個反問句,并把它們變換成一般陳述句,然后比較一下,這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反問句:我們有什么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
反問句: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精讀品析
1、.本文語言充滿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賞的語句品味:(可以從句子的表達方法、修辭方法、內(nèi)容、句式等方面品味。黑板展示)
例:(1)人類并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gòu)成部分,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弟兄”體現(xiàn)了宇宙間的一切生命是緊密聯(lián)系的,不可分割的。)
(2)我們有什么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
(理解:用了反問句。更有力地強調(diào)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是毫無理由、毫無資格的
2、你們也想寫出優(yōu)美的句子嗎?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試找出并仿寫一個句子;
拓展延伸
1.下列句子中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他很講義氣,很有良心,每次幫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高深莫測的星空是大自然精巧絕倫的藝術(shù)品。
c.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相形見絀。
d.最不可思議的恐怕要數(shù)我們的大腦了,它使人有喜怒哀樂,能夠思維。
2、.對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辭方法說明有誤的是( )
a.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永遠只是一個天真幼稚的孩童。(擬人)
b.人類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個小水滴。(比喻)
c.看著人類這種狂妄的表現(xiàn),大自然一定會竊笑。(擬人)
d.我們有什么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反問)
3、長期以來,人類宣稱自己是“萬物之靈”,這篇課文的作者卻提出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對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根據(j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