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現代詩兩首
2.抽取同學就所讀講講自己對這首詩的初步印象,并進行歸納。
《一片槐樹葉》全詩分三節,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時間線索,“現在一過去一將來”;另一條是感情線索,“傷感一回憶一企盼”,兩條線同步并行構成三塊:傷感現在,回憶過去,企盼將來。
四、分析詩歌內容
1.講析詩的第一節(可先范讀)
提問:本節寫什么內容?
明確:寫一片“槐樹葉”,然而這片槐樹葉卻使用了極其繁復的修飾語:“全世界”指出范圍;“最珍奇、最寶貴”指出程度;“最使人傷心、最讓人落淚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指出它的形狀、顏色。這樣的一片槐樹葉使詩人睹物生情,傷感之情溢于言表。
分析:有四行,僅僅是一句最簡單的陳述句:“這是一片槐樹葉。”而詩人卻采用了極繁復的修飾性定語,用以說明詩人當時睹物生情而又極為復雜矛盾的感情。前兩句落筆見情,詩人見到槐樹葉仿佛回到故土,贊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而這種心情卻轉瞬即逝。第三句是一個長句,節奏緩慢沉重,欣喜一變而為傷感。這一節詩要傳達給讀者的,恐怕主要是傷感,而大幅度感情起伏變化,令人難忘,令人感慨。這種感情的變化很容易讓我們理解,如同看到能引起我們回憶的一張照片,讓我們欣喜,回味。這種感情的轉瞬即去,因為回憶的內容畢竟是豐富的,更容易勾起我們的感傷。于是作者的感情起伏如此之大。
2.講析詩的第二節
提問:本節寫什么內容?
明確:寫槐樹葉的來歷
追問:槐樹葉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是作為詩集的書簽用的。在這里“一冊古老的詩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許指的是古老的中國文化,雖忘卻了它的具體的來歷,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樹葉,詩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為它使詩人的思鄉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開啟了詩人的濃濃的鄉思鄉愁之門。
分析:寫槐樹葉的來歷,追溯過去,揭示槐樹葉的歷史內涵。詩人紀弦曾在南京、揚州、上海等地留下足跡,行蹤遍于大江南北,詩人雖然記憶已老,但他肯定是故土的槐樹葉。這正是詩人欣喜的原因!耙粌怨爬系脑娂痹谶@里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義,也許是指古老的中國文化,也許是指詩人對故國的眷戀之情和詩人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不變的追求。正因為詩人心系故國,繼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才使他對一片來自故土的槐樹葉情有獨鐘。那片小小的槐樹葉,正如一把鑰匙,一下子開啟了詩人心中對故鄉的深刻的記憶,于是濃濃的鄉思鄉愁洶涌而出!皼]有些微的損壞”似乎能讓我們想像到作者偶然間看到了來自于故鄉來自于故國的完整的槐樹葉時候的愉悅和珍愛。這當然是因為槐樹葉中凝聚了作者濃重的思鄉情感。
3.講析詩的第三節
提問:本節寫什么內容?
明確:對將來的企盼,表達了游子思歸的情感。
思考:這一節運用了詩歌的什么手法?詩怎么寫的?
明確:運用了聯想的手法。由槐樹葉聯想到故土的泥土,進而聯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
問: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讓我回到你的懷抱里/去享受一個世界上最愉快的/飄著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
明確:“我”回到故國,就是想去享受這樣一個美的季節,這里槐樹葉和槐花香成了作者的一種思鄉的情結,當作者看到,當作者想到,槐樹葉,和那淡淡的香,那便是思鄉的情懷在涌動,在流淌……而這里“享受”和“淡淡的”都帶有作者的情感傾向,正因為思念,正因為依戀,正因為這是寄托,所以一切在作者的眼中都那么美麗,那么讓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