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導入新課:
錄像:《科教興國》、《希望工程》
學生分析:這兩段錄像分別說明了什么道理?
分析方向:第一段錄像: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科學技術是關鍵,基礎在教育。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是促進中國發(fā)展的有利決策。第二段錄像:中國現在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部分邊遠地區(qū)的孩子甚至沒有上學的機會,這說明,中國同發(fā)達國家相比,無論是教育的普及還是提高都還存在著差距。因此,我們必須大興科教之風,從娃娃抓起,從培養(yǎng)人才的基礎過程抓起。這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中之重。”
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板書)
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板書)
。ㄒ唬┝x務教育的含義(板書)
義務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規(guī)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二)義務教育的特征(板書)
學生分析下面的材料,總結義務教育的特征。
材料一1996年,遼寧丹東市第31中學的學生流失現象比較嚴重,多達50人,于是學校所在地哈木堂鎮(zhèn)政府向各村發(fā)出通知,要求輟學學生返校上課。負責教育的同志挨門挨戶的宣傳《義務教育法》,動員家長讓孩子復學,但仍然有9名學生沒有去學校報到。在秋季開學前,鎮(zhèn)政府在多次說服教育無效的情況下,一紙訴狀告到鎮(zhèn)安區(qū)人民法院,法院經過依法審理,向這9名學生的家長下達了裁定書和執(zhí)行通知書,對每位輟學學生家長罰款300元至500元,并強令他們在規(guī)定其間內送子女復學。由于法律的有力干預,這9名學生在新學期回到了學校。
材料二:截止1997年底,全國已經有1882個縣(市、區(qū))和縣級行政區(qū)單位“普九”人口覆蓋率為65%,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9%,初中階段入學率為87.1%.其中江蘇丹陽市小學入學率,繼續(xù)保持100%.實踐入學率保持在98%以上,7~15周歲殘疾人接受義務教育的入學率提高到95%.
材料三:1996年底,原國家教委、國家計委和財政部三家聯(lián)合頒布了《義務教育學校收費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guī)定: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收學費,只繳雜費,符合借讀條件的學生繳借讀費,除此之外,未經三家聯(lián)合批準或省級人民政府批準,任何學校不得再向學生收取任何費用。
學生總結出:
材料一說明:義務教育具有國家強制性。(板書)
材料二說明:義務教育具有普遍性。(板書)
材料三說明:義務教育具有免費性。(板書)
圖片:教室成危房,學生進教堂;民工子弟;
學生分析:這些圖片說明了什么問題?
說明:我國的基礎教育還比較薄弱,表現在相當一部分農村尚未普及小學教育;許多適齡兒童特別是女童沒有受完規(guī)定年限的教育,致使文盲、半文盲仍在產生;不少中小學教師缺乏應有的培訓;一部分中小學辦學條件較差;在一些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初中學生中途輟學嚴重等等。這些狀況同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宏偉目標形成尖銳的矛盾。因此迫切需要制定義務教育法,以法律為依據,在全國有步驟地實施義務教育。
二、普及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板書)
義務教育法確認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板書)
學生活動:聯(lián)系五種權利,分析自己周圍是否存在侵犯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權利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