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第二框《財產留給誰》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遺產的涵義及必備的條件;被繼承人、繼承人、繼承權的涵義及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繼承的方式,遺贈;繼承權的協商與維護。
2、能力目標:依法維護遺產繼承權的能力;增強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在人際交往中注重情義、互諒互讓的精神和互相關愛、寬容、尊重的情感。
[教學重點] 繼承權的實現方式是重點。
[教學難點] 處理有爭議的繼承權是難點。
[教學方法] 采用情景教學,通過曉軍家發生的故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感悟形成理念。
[教學準備] 學生情景表演準備,表演道具準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計]
活動一:(學生通過表演展示故事情節)(10分鐘)
中學生曉軍,全家有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姑姑共六個人。屬于曉軍父親的個人財產有稿酬存款、圖書字畫、寶石古玩等,其家產還有五間私房、彩電、冰箱等。曉軍父親病情惡化,母親、爺爺、奶奶、姑姑都在談論財產繼承的問題,都聲稱自己不僅有權繼承曉軍父親的財產,而且有權繼承房子、彩電等家產。曉軍的爺爺認為,曉軍父親的財產都能講明來源,即便來源不明,人過世了,財產自然歸家人所有。
老師:1、曉軍的父親尚未辭世,其財產能繼承嗎?
2、曉軍家的共有財產如五間私房、彩電、冰箱等,能繼承嗎?
3、如果曉軍父親的財產來源不明,能繼承嗎?
自學教材p70,遺產及遺產的三個條件。
老師:曉軍的父親如果去世,有哪些可以作為遺產?
學生:稿酬存款、圖書字畫、寶石古玩等。
老師:在這個案例中,誰是被繼承人(遺留財產的死者)?
學生:曉軍的父親。
老師:在這個案例中,誰是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人)?
學生:曉軍、曉軍的爺爺、奶奶、母親、姑姑。
學生歸納:繼承人的范圍,繼承權的涵義。
活動二:表演繼續:曉軍的姑姑認為:“曉軍還是個孩子,還沒有成年,所以曉軍不能參與繼承。”曉軍的爺爺奶奶也認為曉軍不能參與繼承,曉軍的媽媽認為:曉軍應該參與繼承,姑姑不應該參與繼承。雙方爭執不下。(6分鐘)
老師:曉軍是未成年人,有繼承權嗎?
學生:略。
[ 鏈接 ]
未成年人曉軍屬于法定繼承人,享有繼承權。但曉軍尚未成年,其繼承權應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
老師:曉軍姑姑欲與曉軍在同一順序繼承,行嗎?
帶著問題,學生自學歸納:繼承順序。
老師:在本案中,誰能實現繼承權?誰不能實現繼承權?
學生:曉軍,曉軍的爺爺、奶奶、母親。曉軍的姑姑不能實現繼承權。
活動三:表演繼續:由于曉軍的姑姑不能實現繼承權,所以曉軍的姑姑退出繼承。曉軍的爺爺、奶奶、母親,為遺產的分配發生了爭執,爺爺奶奶認為自己把曉軍父親撫養成人不容易,所以應該多分,曉軍的母親認為曉軍還未成人,曉軍應該多分。雙方又爭執不下。(4分鐘)
老師作為法官,宣讀:遺產分配原則。
活動四:表演繼續:曉軍在清理父親的遺物,找到了父親的遺囑,并宣讀:父親個人存款中的一萬元送給某地一貧困兒童,其余的:一部分作為對父母的贍養費,一部分作為對曉軍的撫養費,撫養費由曉軍的母親保存。(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