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第二框《財產留給誰》教案設計
老師歸納:1、遺產繼承的方式:
法定繼承(涵義)
遺囑繼承(涵義、優點)
老師提問:案例中,曉軍父親的遺囑是不是有效遺囑?
[鏈接] 有效遺囑的條件
學生根據案情判斷:曉軍父親的遺囑符合上述條件,故曉軍父親的遺囑是有效遺囑。
2、遺贈不屬于遺囑繼承,但受我國法律保護。(點撥:贈送和繼承是不同的概念)
活動五:表演繼續:曉軍看到家人為爭遺產,鬧得天翻地覆,大為悲慟,決定放棄遺產繼承權。(6分鐘)
老師點撥:
1、繼承人應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解決繼承問題。
2、當繼承權受到侵犯時,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鏈接] 相關法律規定:繼承法第15條規定、未成年保護法第45條規定。
活動六:表演繼續:在曉軍的努力下,曉軍家人互諒互讓,重歸于好。(4分鐘)
[作業設計](5分鐘)
一、知識目標反饋
1、遺產的條件有哪些?
2、繼承人范圍有哪些?
3、繼承的順序是怎樣的?
4、繼承的方式有哪兩種?
二、能力與情感目標反饋
王教授有一兒一女,老伴去世后,自己單過,得到女兒、女婿的照料。兒子、兒媳則顯得十分冷淡。王教授對于女兒、女婿數年如一日的關愛十分感激,于是立了一份遺囑,將自己購買、居住的兩居室樓房留給女兒,并作了公證。王教授病故后,姐弟倆為繼承父親的遺產發生了爭執。姐姐堅持按父親的遺囑處理遺產,弟弟不同意,起訴到法院,要求與姐姐均分。
根據此案例,回答以下問題:
1、弟弟要求與姐姐均分遺產的愿望能實現嗎?為什么?
2、如果你是弟弟,與姐姐發生繼承權爭議時,你會怎么做?
[板書設計]
財產留給誰
一、我們享有財產繼承權
1、 遺產的涵義及條件
2、 被繼承人、繼承人的涵義
3、 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權的涵義
4、 繼承順序
二、繼承權的實現方式
1、 法定繼承
2、 遺囑繼承
三、當繼承權發生爭議的時候
1、 互諒互讓、協商處理繼承問題
2、 運用法律武器維護繼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