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 對自己的一生負責教學案
a.他們想借此出風頭招攬更多生意 b.是一種高度責任感的體現,對信譽的珍視
c.閑來無事,借以炒作 d.提醒中國人:這里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
3.下面對負責任的理解,你認為正確的是()
a.“負責”只是對成人的道德要求 b.我們現在還是孩子,不用承擔責任
c.負責是對每個人在人生各階段承擔的多重角色的共同的道德要求,貫穿于人的一生
d.責任感和負責的態度是對職業人員的要求
4.下列言行中能反映公民自覺承擔責任的是( )
a.“初中學習太沒勁了,我還不如去打工賺錢!” b.“一次性筷子方便又衛生,我喜歡用!”
c.“丟了這么多錢,失主一定很焦急,我要想方設法交還他。” d.“又要交稅了,讓我想想逃稅的辦法。”
5. “XX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丁曉兵,在一次軍事行動中,失去了右臂。20多年來,他舍身忘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所帶領的集體,先后獲得248面獎牌、證書和36座獎杯。他的事跡中值得我們學習的有 ()①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品質 ②勇于承擔責任,奉獻社會 ③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才 ④堅定理想信念,實現人生價值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題
6.閱讀材料:殷雪梅老師在生死之際,她不假思索,毅然展開雙臂奮不顧身地救學生,她自己卻被小轎車撞飛到25米外落下;打工青年魏青剛,在麥莎臺風中,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中;25歲的安徽農民張秀云剛剛度完蜜月,為了讓一個陌生的兒童避讓大卡車,毫不猶豫地沖上去,倒在了車輪之下……請回答:
(1)是什么讓他們有這些偉大的壯舉?
(2)你怎么向這些英雄學習?
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這是一段初中學生和家長的對白:
學生:“我現在每天坐著,死氣沉沉的,圖什么呢?”
家長:“是為了將來上大學!”
學生:“那上大學之后呢?”
家長:“為社會多做點事啊!貢獻多了,報酬就多了。而且有了錢,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學生:“可現在只要從教室出去,我就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何必繞那么大彎呢?”
(1)對話中的學生心理品質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2)根據所學法律知識,向對話中的學生提出忠告。
【遷移拓展】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責任,始于生而終于死,它涵蓋了人們生命歷程的全部。責任是一盞航標燈,有了它,生命之旅便不會遺失方向;責任是一副擔子,扛起它,我們才會擁有充實而有價值的人生。為了培養學生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學做負責的公民,某校準備開展主題系列活動。
(1)請你為這次活動設計一個主題。
(2)請你為他們設計幾個具體的活動形式。(至少三個)
(3)小東是學校電視臺的編導,為了配合學校的這次活動,他準備拍一個專題短片,請你為他提供一個發生在身邊的正面素材。
(4)你準備參加學校組織的演講比賽,請你14歲的責任為話題,寫出你的演講提綱。
【教材探密】
責任心,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責任心,這是一種能催生智慧和能力的道德力量,同時又是對個體行為的一種約束力。在世界經濟日益開放、社會分工日益趨細、社會民主日益擴大的條件下,要求每個公民應有高度的責任感來對待公共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