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教學案
教師:大家猜一猜,他是誰?
學生齊聲:袁隆平
師:談到他,作為中國人我們為之自豪。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袁隆平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饑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后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袁隆平為社會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社會給予他客觀公正的評價和良好的名譽。這使他贏得了中國人甚至全球人的尊重。
板書:2.公民享有名譽權的意義
袁隆平同志為什么被大家甚至世界所尊重,你能講講你所知道的他的事跡嗎?
學生答略。
教師:袁隆平每年掌握著幾千萬元科研經費,生活卻極其簡樸,他沒有名車豪宅,沒有海濱別墅,他就與50多名工作人員吃住在基地。基地坐落在三亞市東郊荔枝溝警備區農場,沒有水泥公路,一條機耕路彎彎曲曲,坑坑洼洼,在這里沒有職位高低,院士、研究員、博士、研究生一律下田。袁隆平的兒子、兒媳大學、研究生畢業,跟大伙一樣,天天下地,默默工作。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袁隆平具有很好的人品。
教師:是啊,良好名譽首先取決于個人的良好品行和表現。同學們都希望自己有個好名聲,這就取決于我們必須有良好的品行和表現。同學們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啊!
但這里又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品行優良者并不總是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請看教材p36-37《大江的委屈》。
討論:
(1)小明侵害大江名譽的行為會產生哪些影響?
學生1:大江很傷心,人格尊嚴被侵犯,而且較委屈。
學生2:周圍同學可能議論指責大江,友誼受損。
學生3:和睦團結的班風受到影響,大家彼此缺乏信任等。
(2)你對同學們的議論有什么看法?
學生1:大偉和小輝的看法不對,小敏說得對,小明的行為既不道德又違法。
學生2:小明應公開道歉,他肯定違法了。
學生3:大江是一個寬容大度的人。小明若知錯改正,可以寬容;若不知錯,大江應該依法維權。
教師:同學們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人格尊嚴分為自尊和他尊兩個層面,人的名譽權受法律保護,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侵害名譽的行為是不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我們要與侵權行為作斗爭。
板書:3.與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作斗爭
侵害名譽的行為會給個人、集體帶來危害。
你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名譽權被侵犯的事例嗎?
學生1:上次同桌的鋼筆不見了,他硬說是我弄丟的,后來又說是我偷的。還好最后找著了。
學生2:電視上播過,村長競選過程中,有個候選人到處造謠惑眾,說對手的壞話,被抓了。
教師:侮辱,誹謗等侵害名譽權的行為,輕則違反道德輿論的譴責,重則觸犯法律,承擔民事甚至刑事責任。
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教材p39超市事件后思考:
1.保安的所作所為錯在哪里?
2.若你是法官,會如何判決?
學生答略。
教師:按照法律規定,唯有司法機關為執行公務,依照法定程序(縣級公安機關簽發的搜查證等)方可對公民身體和住宅進行搜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46條規定,“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法律賦予公民保護自己名譽的權利,一旦有人侵害我們的名譽,我們有權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名譽,同時,我們也一定要做到尊重他人,絕不做有損他人名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