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八年級上冊第七課 友好交往禮為先
教材解析:八年級上冊第七課 友好交往禮為先
【知識縱覽 高屋建瓴】
【攻堅克難 學海導航】
1.禮貌是尊重,是本課的重點。
禮貌是人們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規范,是在日常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禮貌首先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禮貌待人意味著平等待人,即每一個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歧視他人,不中傷他人,不強求他人,這正是尊重他人的真正表現。其次,禮貌體現了對自身的尊重。禮貌是文明的體現,對人禮貌是一個人道德素質的重要體現。在尊重他人的同時,也體現了自身的美好。學習中要以生活中具體的問題為依托,層層推進,從平凡的事例中提煉出新意,透過事實的表層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如從奧運會劉國梁教練對佩爾森的道歉中來體會對對手的尊重和禮貌的重要性。
2.禮儀的作用,是本課重點。
掌握現代交往禮儀既有利于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有利于恪守社會行為規范,塑造優雅的自我形象和社會形象。對人來說,禮儀既是一種約束,也是一種陶冶。一方面,禮儀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約定俗成的行為準則,是其中每一個人應該遵守的,按照禮儀行事就會得到肯定的評價;另一方面,注重禮儀的人,會表現得舉止優雅、彬彬有禮,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無論是對他人還是對自己都能起到陶冶身心的作用。要結合生活實際來說明,從基本的生活問題入手,從常常受到人們忽視的問題入手,讓學生透過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領悟做人的深刻道理。如可從一個人的穿著打扮這一基本禮儀看一個人的道德風尚。
【命題預測 把握方向】
本課內容涉及禮貌、禮儀,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巧,要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考查時可結合不講禮貌的行為,如:用語粗俗、態度蠻橫、公共場合大聲喧嘩,考查禮貌的重要性和表現;可結合奧運會的禮儀,如:對待外國游客和運動員、觀賽禮儀、微笑迎奧運等,認識到中華民族是個禮儀之邦,禮儀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巧。考查方式多以選擇和簡答的方式出現。
【關注社會 鏈接熱點】
1.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多次“笑臉”令人動容:舞蹈演員用柔美的舞姿,在巨幅“畫卷”的一角畫出一張笑臉。當參加演出的演員將手中一張張來自五大洲的巨幅照片倏然舉起時,全場掌聲雷動;演出后期,“鳥巢”上部幾米高的沿壁上,各種不同膚色的笑臉被映射出來;開幕式上放出的焰火禮花,綻放出迷人的笑臉。有人把開幕式上的這些笑臉稱為“北京笑臉”。 在奧運村公共活動區域,不少運動員不時對前來采訪記者露出滿意的笑容;在各比賽場地,在媒體村,遍布著志愿者,他們的面孔上始終洋溢著笑容,他們真誠、主動的服務,處處令人感動。而在京城的各個居民區,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在“奧運人家”,人們的笑臉隨處可見。 “北京笑臉”展示了中國人民對舉辦奧運會的熱情,體現出北京辦好奧運會的真誠,表達了“北京歡迎你”的友好態度。
2.日本發行量最大的《讀賣新聞》XX年8月11日刊發文章稱,中國觀眾在觀看此次奧運會比賽的過程中遵守禮貌。 在8月11日游泳比賽的頒獎儀式上,中國觀眾向獲得金牌的日本運動員北島康介送去了熱烈的掌聲。當奏起日本國歌時,中國觀眾也都揮舞中國的國旗表示祝賀。8月10日晚,當日本運動員內柴正人在接受頒獎時,全場的數千名中國觀眾幾乎全部起立安靜地聆聽了日本國歌的演奏。一名北京觀眾在接受采訪時說,“冠軍不分中國人或日本人,我們當然應該表示敬意,何況中國還是主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