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長輩教學設計
課題: 第四課第三框 孝敬父母長輩
課型:新授
設計
思路通過師生雙邊活動,讓學生在研究交流中經歷未知知識點的發現,感悟探究合作的方法,從而建構孝敬父母長輩相關的知識體系,達到提升學習能力的目的。
教
學
目
標
知識
和
技能
懂得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國法律規定的每個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用多種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孝心
過程
與
方法
以學生小組活動為主,交流合作,學會用多種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孝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自己對父母和長輩的孝心,并努力將孝心轉化到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之中,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重點
難點
重點
為什么要孝敬父母長輩難點
怎樣孝敬父母長輩教學準備
搜集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教學過程提要
教 學 環 節個人復備
一、
復習舊知
引入新課
學生:愛的心聲-------一封家書(各小組選派代表朗讀自己寫給父母的感恩信)教師:適當點評,“父愛如山,母親愛似海”。那么,我們在坐的每一位該怎么辦————孝敬父母長輩二、
講授
新課
(新知
探究)
師:父母愛兒女,是無條件的愛,完全是一種自然的愛。如果你問自己的父母:“你們為什么對我這么好?”你的父母一定會這樣回答你:“不為別的,只因為你是我們的孩子!”這種完全出于一片愛心的親情,無條件地施予,是多么崇高而偉大!
播放歌曲《懂你》:(略)
師:聽了這首歌,你一定體會到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父母為我們終日操勞,默默奉獻,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正如歌中所唱:“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面對父母深厚的恩情,我們做兒女的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呢?
閱讀感悟:
學生閱讀教材p47中關于XX年“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的感人事跡。
然后圍繞“田世國為什么要這樣做”這一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在此基礎上推派小組代表在班上交流。
師:孝敬父母是我們這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兩千多年前的孔子開始,孝德就被人們當做“仁之本”。“百善,孝為先”成為人們立身處世最基本的道德規范,最根本的道德信條。今天,我們要求大家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關心社會、關心國家,首先就要關心自己的父母。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關心、不孝敬的人,怎能為他人、為社會、為祖國獻出愛心呢?
課堂交流:
師:孝敬父母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重 要組成部分,同時還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
課前同學們搜集了許多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現在請同學們將這些故事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教師參與小組交流,并挑選學生搜集到的最感人的故事,推薦在全班交流。
師: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著子女不孝敬父母的事。請同學們列舉其中的一些事情,并發表自己的看法。
由學生列舉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不孝敬父母的事,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