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財產權》教案
新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
1.了解憲法和法律對公民財產權利的規定,財產繼承的兩種方式。能夠正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2.作為正在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他們尚未參加勞動,沒有創造物質財富,但他們同樣擁有屬于自己的財產,同樣具有財產權,
3.學習法律常識,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應有的合法財產。
第一課時 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和繼承權
一、導入揭題
出租車司機李某應旅客王某的要求將其送往火車站。王某下車時不小心將錢包丟在了出租車上。李某發現后,打開一看,內有5000元現金。此時,他正好從收音機里得知某大學的學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會求助。李某就產生了將這筆意外之財捐給患病的學生的想法,于是就將這拾到的5000元現金寄給了這位大學生用以治病。
請同學們說說
1、你會怎樣評價這位出租車司機的行為?他該不該在未征得失主的同意自行處理其財物?
2、如果你是失主,當你找到李某聽到他將5000元捐給了白血病患者的消息后,你會做出什么反應?如果到法院狀告會告贏嗎?
要解決大家頭腦中的這個疑問,就需要我們從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問題說起,從而引入課題。
板書:公民的財產所有權
二、學習目標
1. 了解我國保護財產權權的基本法律。
2. 了解我國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公民的財產繼承權。
3. 認識未成年人的財產權主要是通過繼承的方式獲得的;我國
法律依法保護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增強公民的權利意識,會判斷生活中財產權是否被侵犯的行為。
4. 理解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是受到國家法律特殊保護的。
教學重點:公民的財產所有權的含義、財產繼承的兩種方式。
教學難點:如何保護公民的財產所有權不受非法侵害、如何理解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是受到國家法律特殊保護的。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展示
㈠學習“探索園”,初步感知。
請同學們自學“探索園”p58“情景研討”,然后小組討論交流,
完成下面的問題:
1、女兒不能繼承遺產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2、不盡贍養義務可以繼承遺產嗎?為什么?
3、張老伯可以立遺囑把遺產捐贈嗎?為什么?
4、城堡的荔枝樹能作為遺產嗎?為什么?
㈡請同學們自學“法律導航” p60第一框“公民的財產所有權 ”,思考下列問題:
1、什么是財產所有權(即含義)?私有財產主要包括那些方面?
2、我們如何劃分財產歸屬的種類呢?
(我們可以將財產分為個人所有財產、集體所有財產和國家所有財產)。
3、國家保護公民私有財產的基本法律是什么?
㈡請同學們自學“法律導航” p60第二框“公民的財產繼承權 ”,思考下列問題:
1、專門規范財產繼承的法律是 。
2、財產繼承的兩種方式 和 。
3、什么是法定繼承?第一順序的繼承法定繼承人包括那些?
4、在法定繼承中遺產的分配原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