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我與父母交朋友》復習資料
1.成長也會有煩惱的原因進入青春期后,我們的自我意識增強,開始獨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我們,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從而產生了親子矛盾,這些矛盾困擾著我們,帶來煩惱。
2.小時候,我們與父母之間很少有矛盾。長大了,為什么我們同父母經常發生沖突呢?
小時候,我們對父母依附、崇拜。進入青春期后,我們有了自己的思想,開始獨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我們,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而在父母的眼里,我們總是長不大的孩子,沒有生活經驗,沒有豐富的閱歷,卻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責怪我們越來越不服從管教,我們覺得父母越來越嘮叨和羅嗦,于是就產生了矛盾。
3.比較我們與父母的差異,探討造成兩代人隔閡的原因。
父 母
我 們
造成隔閡的原因
生理上
完全成熟
基本成熟
我們與父母的人生經歷、生活經驗、社會地位不相同,對社會規范的熟悉程度也不相同,在生活態度、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行為方式等方面難免產生較大差異,也就產生了隔閡。
心理上
基本成熟,心理素質比較穩定
尚未完全成熟,容易走向極端
閱歷上
見多識廣,閱歷豐富
缺乏生活經驗
知識上
比較多
比較少
思想方法上
能夠全面地、聯系地、發展地看問題
往往片面地、孤立地看問題
行為方式上
目標專注,行為持久
好幻想,行為短暫而多變
社會角色上
多重角色,多重責任
扮演的社會角色少,承擔責任少
4.產生代溝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代溝的實質是什么?
我們與父母的年齡差距是產生代溝的直接原因。代溝的實質是反映在年齡差異背后的多重代際差異。
5、為什么說“嚴也是一種愛”?
我們與父母的沖突,往往基于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這種在我們看來有些苛刻的“嚴”,也反映出父母對于我們的愛。我們要理解、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
6、逆反心理是怎么產生的?逆反心理都有哪些表現?
代溝往往導致兩代人在某些問題上產生分歧。我們對父母的思想觀念、管教方法、嚴格要求,常常產生反感,即產生逆反心理。
具體表現為:要我這樣,我偏要那樣;你說這個好,我非說那個好;讓我相信這個,我非相信那個不可。
7.逆反心理好嗎?(如何正確看待逆反心理?)
對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說是錯的,有的反抗不無道理。我們的父母不是圣人,他們的觀念有時滯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們也難免有誤區。與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幫助父母更新觀念,走出家教的誤區,也有助于我們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
8.逆反心理的危害有哪些危害?極端的逆反心理有哪些危害?我們該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