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大自然的不和諧之音 學案
共同歸納:環境是我們生產、生活的場所,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環境問題是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生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已成為全球性的問題;環境問題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我的收獲
本節課應掌握得知識點:
①造成物種滅絕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歷史和自然災害因素外,還有人為因素,特別是人類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和利用。
②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自然景觀遭到人為破壞的情況日益嚴重。
③環境問題的涵義: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
④環境問題的危害: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⑤保護環境,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走進生活
交流:結合自己的生活環境及生活經歷,談談對環境污染危害性的認識。
三、我的收獲 本節課應掌握得知識點:
①造成物種滅絕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歷史和自然災害因素外,還有人為因素,特別是人類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和利用。
②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自然景觀遭到人為破壞的情況日益嚴重。
③環境問題的涵義: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
④環境問題的危害: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⑤保護環境,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中國環境污染現狀調查報告
環境污染事故給人民生活和經濟生產帶來了巨大損失。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布,XX年,全國發生工業污染事故11446起,其中廢水污染事故4667起,廢氣污染事故3585起,固體廢物污染事故938起,噪聲污染事故839起。在上述污染事故中,特大事故42起,重大事故31起。據不完全統計,XX年共發生753起漁業水域污染事件,有1490平方公里的養殖水面受到污染,損失水產品2.8萬噸,造成漁業經濟損失1.7億元,其中淡水產品損失0.9億元,海水產品損失0.8億元。
此外,環境因素已成為影響居民健康和導致居民死亡的四大因素之一。各種研究表明,惡性腫瘤和呼吸系統疾病均與環境密切相關,在惡性腫瘤的死亡中,城市仍以肺癌的死亡率為最高,達35.59人/10萬人,這與城市大氣污染有直接關系;農村惡性腫瘤的死亡率逐年上升,占死亡總數的17.25%,成為農村地區居民第二位的死亡原因。農村地區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是呼吸系統疾病,占死亡總數的26.23%。
如上所述,中國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十分嚴重,已經危及人民身體健康與國發經濟持續發展,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認真思考:讀完此報告,你的感受是什么?我們該如何行動起來,拯救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
課外延伸案
1. 從另一個角度講,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就等于( )
①保護了人類生存的基石. ②保護了社會發展的基石.
③保護了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基礎. ④保護了人類自身.
2. “五一”長假到了,小明準備和父母親一起去爬泰山,去之前,媽媽告訴他,要注意保護泰山風景區的各種自然景觀。下列行為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