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之旅
[設計理念]
教師在--時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鮮明展現正確價值的前提下,給學生一點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些問題,讓他們去思考。通過對比鑒賞讓學生感受文化的特點;通過辯論讓學生領悟對待不同文化的正確態度;通過城市名片的設計讓學生提高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內容簡析]
“世界文化之旅游”是八年級第三單元第五課第一框的內容,主要是講文化在多樣性中的統一,即面對不同的文化,我們要正確對待文化差異,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才能讓文化百花齊放,讓我們的世界文化之旅一路風景無限,這為以后學生學習第二框“做友好往來的使者”奠定了知識、思想和行為的基礎。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價值,能夠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對我們民族的文化產生更強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進者。
2、能力目標:理解由于文化不同而導致行為方式差異;學會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學習、鑒賞不同文化及其優點的能力。
3、知識目標: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知道對待文化差異的不同態度及正確態度。
[教學重點]
認識文化的多樣性、豐富性、獨特性和差異性。
[教學難點]
文化的內涵;正確對待文化差異。教師一方面引導學生理解文化的多樣性,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內涵的統一,并用正確的態度對待文化的差異。
[教學方法]
主要采用對比分析法、辯論探究法
[教學指導]
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手段]
主要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1、<我們美麗的家鄉>云南是我美麗的家鄉。在這片豐饒、神奇的紅土地上,有“風花雪月”的大理名勝,天下聞名的石林奇觀,千姿百態的元謀土林,色彩繽紛的彩色沙林,世所罕見的“三江并流”,孔雀曼舞的西雙版納,神秘的“香格里拉”……請同學介紹自己的家鄉──南京,引導學生感知文化的內涵,從而導入新課──“世界文化之旅”。
2、〈尋找文化的印記〉在云南這塊神秘的紅土高原上,生息繁衍著26個自強不息的民族,第一個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喪、節典、禮儀、語言、文字、圖騰、宗教、禁忌、審美、莫不結撰為個性鮮明的文化鏈;納西族的東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貝頁文化……潑水節、火把節、三月街……神話、歌舞、繪畫、戲曲、古樂……莫不獨具特色,深邃而幽遠。
文化的具體表現有哪些?通過學生的討論得出結論,文化表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3、〈豐富多彩的文化〉從世界到中國,從中國到云南;從民居建筑、美術、舞蹈、人物、色彩、禮儀等到多角度進行對比鑒賞,感受文化的豐富多彩。
4、〈認識文化的特點〉文化具有多樣性、豐富性、獨特性和差異性等特點。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著各自的標志和代表人物。各個國家的文化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本國、本民族的烙印。同時,這些代表人物有把本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豐富多彩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裝扮成一個百花盛開的大花園!
5、〈理解文化的差異〉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在《閑話中國人》一書中指出,作揖、抱拳、筷子、太極圖等反映了西方人外向、開朗的性格。文化的差異無處不在,無時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