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 誠信做人到永遠
第十課 誠信做人到永遠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把握誠信的含義、守信的益處。懂得為什么要“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知道誠信的智慧與誠信守則的要求。
2、能力目標
分辨誠信與欺詐的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覺踐行誠信守則的能力。運用誠信的智慧解決所面臨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
崇尚誠信的態度,鄙視欺詐、失信行為。獲得誠信做事的愉悅感受。崇尚誠信價值觀,誠實做人,講究信用。辦事盡職,實事求是。自覺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善于運用誠信的智慧。
本課安排依據
1、學生面臨的問題
社會上存在的道德失落、弄虛作假、坑蒙拐騙、損人利己現象,對初中學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加強誠信教育是思想品德課的重要內容。
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容易引發誠信問題,有的學生在朋友面前輕易許諾,而難以兌現;有的學生考試作弊、包庇錯誤行為;有的學生言行不一、借物不還;有的學生不辨真偽,容易被欺騙。這些都要求對學生加強誠信教育。
課程標準中“懂得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實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誠實的復雜性,知道誠實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誠實的人”,是本課設計的直接依據。
2、課標要求
本課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交往的品德”:“懂得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實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誠實的復雜性,知道誠實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誠實的人。
教學方法:
以學生探究活動、體驗為主,以講解為輔。可結合活動的要求采取討論法、辯論法、角色體驗法、講故事法等,使教學過程既生動活潑,又充滿理性。重在通過活動引起學生的反思,并內化為個人的品質。注意以正面引導為主,以反面警戒為輔。
課時安排:本課計劃用兩課時授完。每框用一課時。
第一課時(總第26課時)
教學內容:講授第一框——“誠信是金”
教學重點:
“誠信守則”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見教材“引言部分”。)
2.板書課題: (一)誠信是金
二.講授新課
1.言而有信 一諾千金
情景活動一:美國紐約自然博物館(教材p115頁材料)
活動設置意圖:通過故事使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誠信。
(學生閱讀教材后討論回答問題。)
※ “廢石”主人的決定說明了什么?
(說明相對于價值連城的水晶,誠信更可貴,更值得珍惜。)
※ 你如何看待他的決定?
(他的決定是正確的,給后人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我們許下諾言,就要遵守諾言,并不因為經濟利益而改變,這才是真正的誠信。)
(1)什么是誠信(學生閱讀教材)
教師講述:
“誠信”即誠實守信。“誠”就是誠實無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實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講信譽、守信義、不虛假。
相關鏈接:(教材p115頁材料)
(1) 信守自己的諾言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是說,人在理智狀態下一旦許下諾言,就要忠實地履行承諾。
無數實事告訴我們,交往中不兌現自己的承諾,失信于人,就會產生信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