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誠信的文章5篇
很多時候,影響一個人的成敗,不單單是外部因素的原因。其實很大一部分因素還是在自己,有些人看起來強大,無往而不利,他們自信他們不需要誠信,可是最后也許他們自己都沒想到,他們恰恰就敗給了誠信。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guān)于誠信的文章,希望對你有用!
關(guān)于誠信的文章1:誠信為本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之一。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十分注重誠信。誠實守信,歷來是中國人為人處世之本。在我國歷史上,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誠實守信的動人故事。
據(jù)記載,東漢時,汝南郡的書生張劭與山陽群的書生范式在京城洛陽同窗讀書,成為志同道合的知心好友。學(xué)業(yè)結(jié)束分別時,張劭站在路口,望著長空的大雁,流著淚依依不舍地說:“今日一別,不知何年才能見面……”范式拉著張劭的手,勸解道:“兄弟,不要悲傷。兩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會。”
兩年后的秋天,張劭突然聽見長空一聲雁叫,趕緊回到屋里,對母親說:“剛才我聽見長空雁叫,范式快來了。”“傻孩子,山陽群離這里一千多里,范式怎么會來呢?”母親不信,搖頭嘆息。張劭說:“范式為人正直、誠懇,極守信用,不會不來。”約定的日期到了,果然不出張劭所料,范式風塵仆仆地從千里之外趕來了。
美國某所大學(xué)特別重視學(xué)生的誠信品質(zhì)。學(xué)生考試時沒有監(jiān)考老師,根本沒有一個人敢作弊。因為一旦有人作弊,被發(fā)現(xiàn)一次,校方就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布,讓全社會知道這個人不誠實,不守信,以后就很難在社會立足,連工作也很難找到。
有一個“一頂皮帽引發(fā)聲譽危機”的故事更值得引起我們深思。某個冬天,一個中國年輕人在瑞士某小鎮(zhèn)上走路。一位陌生的老頭兒見他穿著單薄,沒戴帽子,就主動從頭上摘下自己帽子借給他戴,告訴他明天這個時間再到這兒把帽子還給他。
第二天,老人如約等在那里,準備取回自己的皮帽。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那個年輕人。第三天、第四天,那個年輕人始終沒有出現(xiàn)。這件事很快在小鎮(zhèn)傳開,鎮(zhèn)上居民因此認為中國人是不可信賴的,不再與中國人打交道。
當今社會上,為什么假煙、假酒、假藥、假奶粉、假農(nóng)藥等種種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止,假合同、假賬目、假發(fā)票、假文憑、假廣告等四處蔓延,考試作弊、借債不還、欺上瞞下、坑蒙拐騙等不正之風愈刮愈烈,關(guān)鍵問題是沒有建立誠信制度,對欺詐行為打擊不力,缺乏嚴厲的制裁措施,沒有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如果能嚴厲制裁不守信用的人,誰還敢制假售假、自毀聲譽?
在市場經(jīng)濟的今天,沒有什么比信任危機更可怕了。這個毒瘤像癌細胞一樣敗壞社會風氣,腐蝕人的靈魂,給我們國家和民族帶來難以彌補的災(zāi)難。一些幾百年來以誠信為本的老字號名牌商家,經(jīng)不起利益誘惑,弄虛作假,欺騙消費者,致使百年聲譽毀于一旦,損失慘重。
做人要是不誠實,不守信,即使有再高的才能,都不值得認可、肯定,誰也不愿意與他交往,最終為世人所鄙視,被社會唾棄。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全社會都行動起來,人人以誠信為本,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講信用,守信義,使中華民族的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得以發(fā)揚光大。
關(guān)于誠信的文章2:誠信之重
古人云:索物于暗室者也,莫良于火;索物于當世者,莫良于誠。
誠信,大意者也。事業(yè)憑誠信而漸進,人才籍誠信而玉成。誠信,是為人之本,立業(yè)之基,它以高尚的心為基礎(chǔ),以責任感、道德為前提。
孔明接受“拖孤”為一“誠”字,曾子殺豬為一“信”字;有了“誠信”二字,百年的老店得以顧客盈門,劉邦的約法三章得以千年傳為美談。
失去了誠信,就等同于敵人毀滅了自己。
自古亂世出英雄,群雄逐鹿,成王敗寇。縱觀古今,成王者皆有一個共同的品質(zhì),那便是誠信。風起云涌的元朝末年,烽火四起,朱元璋打敗各路英雄豪杰,一統(tǒng)江山,開創(chuàng)新王朝。在這過程中,曾遇到很多強勁可怕的對手,陳友諒便是其中之一。
陳友諒是一個很有帶兵才能和組織能力的人,擁有一支很強大的水軍和當時最先進的輪船,擅長水上作戰(zhàn)。初始,陳友諒的軍隊勢如破竹,后來卻兵敗如山倒。我想最根本的原因,便是他背信棄義、崇尚暴力。在他的意念里,沒有朋友,沒有義氣,沒有感恩,只有權(quán)術(shù),只有利用,只有殺戮,沒有仁愛和清明,只有利用和索取。
倪文俊賞識他,提拔了他,他為了表現(xiàn)“忠心”,將他的頭顱獻給了徐壽輝;為他兩肋插刀的大將趙普勝做夢也不會想到他的“兄弟”為了軍權(quán),會殺了他;給他機會,甚至答應(yīng)讓他當皇帝的徐壽輝同樣死在他的刀下……這些都是給他事業(yè)無盡幫助的人,尚且如此,其他死于其手的更是不計其數(shù),表面上他獲得了無上的光榮,他獲得了“成功”,但他人生的慘敗也正于此。他沒有聽到士兵的竊竊私語,他沒有注意部下的眼神,變化在他們心中,他們深知,陳友諒只是一個背信棄義,心狠手辣,唯我獨尊,自私至極點的人,他們只是被利用,說不定哪天就會成為其不可利用后的棄卒,他們再也不愿意為自己理想中的“英雄”賣命,以致民心渙散,軍心不穩(wěn),最終還是敗給了以弱勝強的朱元璋。這就是暴力統(tǒng)治的后果,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一代梟雄陳友諒,他是被自己不健全的人格打敗的,如果他具備人性中最基本的誠信、感恩、道義,那么歷史將會改寫,可惜歷史從來沒有如果。
一個人重誠信,講道義,自然就會獲得別人的尊重和友誼。倘若為了追求成功而沒有誠信,必然會失去最真摯的感情,臭名昭著,遭人唾棄,就算得到一時的成功,又有何快樂而言呢?等待他的必是更悲慘的命運。
關(guān)于誠信的文章3:誠信去哪里呢?
為了解青少年群體的誠信現(xiàn)狀,20xx年安徽省民革委員會歷時半年,進行了一次關(guān)于青少年誠信的調(diào)查問卷,結(jié)果顯示:小學(xué)生誠信優(yōu)于初中生,初中生優(yōu)于高中生。年齡越大就越不講誠信。
安徽這份沉甸甸的青少年誠信調(diào)查報告,又一次把大家的目光拉到了誠信話題上。現(xiàn)今社會,創(chuàng)業(yè)者都努力將名片制作得精致大方,如果說那一張薄紙片只是粗淺的第一印象。那么你誠信的口碑,則是你深入人心的道德名片!只有誠信才能讓別人記住你選擇你,將你的“道德名片”銘刻在心中。古人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可見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是很難在社會上長久立足的!
記得我上初中時,老師經(jīng)常會問的一個寓言故事:假如你坐在一艘船上,船上有三種財富,分別是名譽、誠信、金錢。現(xiàn)在船承載不起那么多了,你必須扔掉一種財富,你會選擇仍什么呢?那時,我記得班上的很多同學(xué)都選擇了丟掉誠信。可見,在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很少教導(dǎo)孩子誠信的重要性。而反倒說的最多的是——“你將來長大后,一定要出人頭地,一定要多掙些賺錢。”其實這個寓言故事的結(jié)局是這樣的:那些選擇扔掉誠信的人,船變得過于輕飄,最后翻船了。而那些扔掉名譽和金錢隨意一種的人,都順利到達了彼岸,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財富和名聲。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父母都是盲目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子女長大后能得到更好的物質(zhì)生活,從而把理想的當成現(xiàn)實,把目標當成起點。這樣,不僅從負面影響了孩子人格的樹立,而且很多青少年甚至誤入歧途。如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xué)生對考試作弊這種行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面對高額的大學(xué)學(xué)費,國家專門為寒門學(xué)子開設(shè)了助學(xué)貸款,可是,有些大學(xué)生畢業(yè)后,就人間“蒸發(fā)”了。大學(xué)生不誠信的表現(xiàn)還不止這些,像考試作弊、拖欠助學(xué)貸款、論文剽竊、抄襲他人作業(yè)、偽造證書、編造假簡歷等現(xiàn)象在高校時有發(fā)生。“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諺語雖然片面,然而誠信教育,的確是要從小抓起。且不要求每個青少年都“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但起碼也要做個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負責的人。
有的大學(xué)生說,學(xué)校和老師有時都不講誠信呢!我想這也許是癥結(jié)根源所在。就如韓愈的《師說》所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這就是說,培養(yǎng)青少年誠信,不僅要靠家庭、學(xué)校、政府,而且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構(gòu)建全社會的信用體系。青少年的誠信問題,實際就是全社會的誠信問題。拋開社會原因,單方面指責青少年學(xué)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誠信,是最寶貴的財富。商家如果以誠待客,方能贏得顧客盈門。誠信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清了自己的不足,方能行得更遠、爬得更高。可當鏡子一旦破裂,這就說明人格出現(xiàn)了缺陷。
不自欺,也不欺人;以誠待人,才是應(yīng)當樹立的人生態(tài)度。站在道德品質(zhì)的凈土,就可灌溉出事業(yè)最芬芳的花朵,亦可夯筑起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以真誠之心,行信義之事。——誠信。
關(guān)于誠信的文章4:國王的誠實
記得小學(xué)的時候?qū)W過一篇文章《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從前有個國王,年紀很大了。他決定挑選一個孩子當未來的國王。
這一天,全國各地挑選出來的孩子都聚集到王宮。國王給每個孩子發(fā)了一粒花籽,讓他們種在自己的花盆里。并宣布:三個月后,誰能用這些種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誰就是他的繼承人。
三個月過去了,孩子們一齊來到國王面前,他們一個個都捧著一盆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都很美麗。
可是,國王看著這些孩子,卻皺起了眉頭,一句話也不說。他邊走邊看,忽然看見一個孩子手里捧著一個空花盆,低頭站在那里,顯得很傷心。國王走過去,問他:“孩子,你怎么捧著個空花盆啊?”孩子哭起來了,說:“我把花籽種在花盆里,每天用心澆水,可是花籽怎么也不發(fā)芽。我……我只好捧著空花盆來了。”
國王聽了,高興地笑起來。他說:“找到了!找到了!我就是要找一個誠實的孩子做國王。”原來,國王發(fā)給孩子們的花籽是煮過的,怎么可能發(fā)芽、開花呢?
這個故事教育人們要誠實守信,但是這個希望找到誠實繼承人的國王本身何償不是又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他給出的種子就是煮過的,能種出來花么?
學(xué)高為師,身正為范!這種以謊言考驗誠信的方法得到的只能是謊言。國王尚且不講誠信,又何以要求他的子民做誠實的人!殊不知子民們都是在向國王學(xué)習。
現(xiàn)實生活中同樣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一對熱戀中的戀人,轉(zhuǎn)眼到了談婚論嫁的時間了,女孩為了將自己一輩子的幸福托付給男孩,決定做最后的考驗,于是她找了她最漂亮的姐妹幫忙,她的這個姐妹當然姿色過人,而且還有名星氣質(zhì)。女孩相信,如果男孩能經(jīng)得起這次誘惑,那么,他這輩子應(yīng)該都不會變心的。果然,最后男孩沒有通過這次考驗。但是女孩在考驗?zāi)泻⒌耐瑫r,她自己是真誠的嗎?她只是用她的謊言來驗證男孩的真誠!
在這個誠信缺乏的道德匱乏年代,人們都是要求別人誠實守信,自己卻往往做不到。人們總說吸煙有害健康,但是大家都在抽;總說酒難喝,但是大家都在喝;總說炒股風險大,但是大家都在買;總說公務(wù)員工資低,但是大家都在考!家長總會教育幼小的子女不能說謊,說謊就會長長鼻子,但真的會長鼻子嗎?領(lǐng)導(dǎo)總是告誡下屬要清廉為官,但往往最終被查的貪官都是真正那些有權(quán)利有勢力的告誡者!
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yīng)!國王的誠實不能只是要求別人的誠實,而應(yīng)該以身試教,以個人的親身做法來影響身邊的人,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要誠信。
關(guān)于誠信的文章5:做人就是要“三心二意”
人們?nèi)〉贸晒Φ耐緩剑偸乔Р钊f別。殊途同歸的是,都成功了。一個具有信心、愛心、恒心而又有誠意、善意的人,他的人生應(yīng)該不會太糟,所以說,做人還是要“三心二意”。
信心是成功之魂。什么事情都有它的道理與規(guī)則,它本無所謂成功與不成功,只是去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而不做,卻失去了成功的機會。這個時候,信心就顯得尤為重要。事在人為,一些看來不可能的事之所以成功了,有時完全在于那個人的信心:“我一定會成功!”
成功與失敗,常在于爭取還是放棄,但也并非都是人的意志能轉(zhuǎn)移的。這是最考驗人的時候,無論成敗與否,信心是絕對不能失去的。
我們不但要對自己有信心,對別人也要有信心。一個對自己和別人都沒有信心的人,他的人生境況通常好不到哪里去。哀莫大于心死。一個對什么都失去了信心的人,又談何有揚眉吐氣的時候?又怎么叫人會去同情他呢?一個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的人,是更會讓別人對他失去信心的。有信心,不可能的事會轉(zhuǎn)變?yōu)榭赡?沒信心,再有可能的事也變成了不可能。
愛心是為人之本。人要活得像人,就不能沒有愛心。我們沒有濟世之能,也要有憫人之心。心就長在我們身上,有沒有愛心完全是我們自己的事,別人是干預(yù)不了的,然而正是這樣,更要心中有愛,既愛自己,也愛別人,還愛宇宙的一切!
少一點恨,天地就寬了;多一點愛,人間就溫暖了。常懷愛心,需要時可以把它獻出來,這對自己來說決不會是一件損失的事情。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啊!
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愛心卻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需要人們奉獻愛心的太多、太多。把愛心獻給弱勢群體可好?也許我們改變不了什么,但我們可以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一點一點的愛匯集起來就是大愛。“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無。”常懷愛心,并把它隨時獻給最需要的人。只要你愿意,你會覺得:愛就像泉水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時候,你會覺得你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荀子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一個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他的頭腦是否聰明,而是看他是否一生都在朝著一個方向走,而堅持就是勝利,勝利需要恒心。恒心是勝利的保證,也是任何一個成功者所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人們常說:“萬事開頭難”,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吊兒郎當,兩天捉魚,三天曬網(wǎng);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或是干脆偃旗息鼓、繳械投降,一點恒心都沒有,那是誰也無能為力的事情,他可能距離最終的目標不是越來越近,而是越來越遠了。與其說勝利拋棄了他,不如說是他放棄了對勝利的追求。勝利,在于爭取,更在于堅持。堅持,就是不放棄。不放棄,就是為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而沒有恒心的人,恐怕連機會都沒有,又談何勝利呢?
可見,信心加恒心,可以成就一番事業(yè);而信心加恒心再加愛心,則可以成就一個大寫的“人”!
一個人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完全是自己點點滴滴的行動積累起來的。要辦成一件事也好,要想獲得人們的好評也罷,誠意是關(guān)鍵。無論處事還是待人,虛情假意是行不通、通不久的。
誰都不是傻子,但人人都是感情動物。有感情,就能被感動;有誠意,就能被接受。想獲得,卻不想付出,更不去行動,人世間哪有這么好的美差?誠意,也是一種付出啊!人心是肉長的,奇就奇在這里,他不一定會因你的強勢而有所畏懼,卻會因你的誠意而成全你。
惡意傷人,善意暖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心懷善意,把壞事情變?yōu)楹檬虑椋押檬虑檗k成更為完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也許,善意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所有的問題只要從善意出發(fā),就一定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