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誠信的綠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社會生活中誠實的復雜性,學會處理誠實與隱私的關系,學會區分“善意的謊言”與弄虛作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具備誠信的智慧,學會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堅守誠信。
【教學重點】:日常瑣事“點評”
【教學難點】:如何處理拒絕謊言和保留隱私的關系,學會區分“善意的謊言”與弄虛作假。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模擬情境、啟發、引導、創設情境、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小菊的遭遇
設計意圖:“小菊的遭遇”分為三個情境,由教師逐個出示,使學生逐步了解社會生活中誠實的復雜性,學會處理誠實與隱私的關系,學會區分“善意的謊言”與弄虛作假。具備誠信的智慧,學會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堅守誠信。
出示情境一:
小菊活潑開朗,說話直爽。那天她對小茜說:“你太胖了,穿這件白色連衣裙不好看,簡直像一只白熊。”
小菊的同桌小舟的父母離異,小舟不愿意對別人提這件事,小菊偶然知道了。一次,全班填寫社會調查表,有“是否單親家庭”一欄,小舟空著沒填,小菊當眾大聲問:“你爸媽不是離婚了嗎?”
點評:不管怎么說,小菊說的總是實話。
你同意以上點評嗎,你怎么看待小菊的行為?如果你是小茜、小舟你會怎么想?
設計意圖:使學生學會處理誠實與隱私關系的行為,體會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復雜性,探討如何做誠實守信的人。
出示情境二:
小菊的爺爺得了癌癥,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但他自己還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癥。病床前,當爺爺問起自己的病情,小菊的媽媽說:“您的病并不嚴重,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站一旁的小菊聽了,不禁納悶:“老師說做人不能弄虛作假,可媽媽為什么要騙爺爺呢?”
問:媽媽的行為與我們平常所說的騙人行為是否一樣?請你幫助回答小菊的疑問。
設計意圖:使學生學會區分“善意的謊言”與弄虛作假行為,體會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復雜性,探討如何做誠實守信的人。
出示情境三:
學生表演小品《開店》。
提問:1、小菊家的酒店能有今天的紅火,真的是小菊爸的功勞嗎?為什么?
2、小菊爸的做法會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3、小品中涉及到了哪些方面的利益沖突?怎樣看待小菊和媽媽的做法?
學生在觀看小品后小組討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明確在涉及利益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多數人利益一邊;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長遠利益一邊,決不能因小失大;在情與法的沖突中,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法律一邊。
小品《開店》
小菊的爸爸開了一家小酒店,由于貨真價實,服務周到,生意倒也紅火。有一
天,小菊放學后去酒店,發現爸爸正在用水和酒精兌制白酒,小菊勸爸爸不能這么做,爸
爸說:“我不這樣做,你的學習、生活費用哪里來,像以前雖然生意紅火,但哪比得上這
樣錢來得快。”小菊見爸爸不聽,趕緊把這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怪不得,最近有顧客
在說,咱們酒的酒味越來越少了,這樣下去,會把咱們酒店給毀了的呀。”于是,小菊和
媽媽想了個辦法,偷偷買了一批正宗的白酒,把爸爸自制的酒換掉,而且,兩人想方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