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人格尊嚴》教案
5、新聞再評 認識升華
師:經過上面的學習,你能從法律的角度,再次評析 "韓國公司女老板"新聞。
設計意圖:在達到前后互應的同時,讓學生對事件的認識從表面,感性的認識上升到深層,法律,理性的認識。
6、大家話收獲
人的尊嚴和人的生命,人的自由一樣,都是至高無上的。人格尊嚴權,是我們作為人應當受到他人最起碼的尊重的權利。侵犯公民的這些權利,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收獲達到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測。
第二課時
1、情境導入 小品表演“為什么會這樣?”
引言:
每個人都有自己作為人的尊嚴,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雖然我們尚未成年,但同樣擁有受法律保護的人格尊嚴。在家里應該得到父母的尊重;在學校里應該得到老師的同學的尊重;在社會上,應得到其他人的尊重。
小品表演:
小良因為以他人的名義畫丑化老師的肖像圖,受到老師的批評,并罰寫5000字的檢查,個別同學知道了這件事生,在背后議論紛紛,指指點點,他的好朋友也因此將他以前畫過誰的丑化圖都透露出去了,這更是雪上加霜,原本以為回家可以透透氣,結果是父親的痛打,因為老師早已將事情通報給了家長了,可憐的小良左思右想很是郁悶:“為什么會這樣?”
設計意圖:通過生動形象的小品情境,將人格尊嚴的有關問題展示給學生,其中的很多問題是學生身邊的問題,又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你說我說
師:看了小品后你發現了幾個侵犯人格尊嚴的問題?
小良侵權:老師的肖像權 同學的姓名權
他人侵權:老師,父母侵人格尊嚴權 同學侵名譽權 好友侵隱私權
設計意圖:從小品中得出相關的侵權問題,一方面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引出下面的課題,即如何面對以上侵權問題。
3、小組討論 合作探究
當以上的侵權事例發生的時候,甚至有更嚴重的侵權行為發生時,我們該如何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特別是作為未成年人。
第一小組:老師的肖像權
第二小組:同學的姓名權
第三小組:老師,父母侵人格尊嚴權
第四小組:同學侵名譽權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提高學生團結解決問題的合作能力,并加深學生的維權意識及維權的能力。
4、代表發言
(起訴書補充)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的成果展示,也是學生維權能力的表現,在學生代表發言結束后讓學生共同作出評價,并適當補充教師的評價以達到正確方向的引導作用。
5、送小良同學一句話
小結:
當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時,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年紀尚小,害怕遭到報復而放棄應有的權利,要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同樣,我們也要自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是一個文明的人所應具備的素質。
設計意圖:給小良的話,是學生對人格尊嚴認識的結晶,以此達到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同時也是學生維權及尊重他人人格尊嚴的開始。教師的小結則起到鞏固的效果。
6、偉人傳遞給我們……
伴樂閱讀《心靈中閃亮的星辰》
設計意圖:名人故事,是再次將學生的認識加以提升(學會“尊重人的尊嚴,尊重敵人的尊嚴”),伴著優美的音樂,讓學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時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從而更好地達到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行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