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超人》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知識:懂得世界上沒有超人的道理,學會尋找正確的角度去認識自己,發揮自我優勢;
2、能力:認識到“金無赤足,人無完人”,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我們都是潛在的天才;
3、情感、態度、價值觀:發現自己獨特的魅力,找到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特長,拿出自己的過人之處,增強自信心。
二、【教學重點】學會尋找正確的角度去認識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特色,獨特的魅力,我們都是潛在的天才。
三、【教學難點】如何突破認識上總想追求完美,對自己的缺陷耿耿于懷,總希望所有的缺陷都遠離自己的誤區。
四、【教學手段】情境創設法、案例教學法。
五、【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等。
2、學生準備:課前預習。
六、【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什么是“超人”?那位同學知道先說說?
生答略。
師:超人(superman,又名the man of steel)。是虛構的超級英雄,是美國漫畫中的經典人物,它出現在dc漫畫公司的同名作品中。其角色還出現在不同的電視劇集和電影中。
觀看《超人》短片。
師:美國科幻人物——“超人”,它迎合了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發展了孩子們的想像力,反映了人們對自身潛能無限開發的美好愿望。
師: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存在“超人”嗎?
生答略。
師: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完美的超人是不存在的。今天,我們來學習《沒有超人》。 (板書課題)
★學習新課
一、不要幻想完美
1、引導學生閱讀《那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楊振寧》。
師:楊振寧博士的這一經歷給了你什么啟示?
生答略。
師:你是否曾經有過想做某件事情卻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時候?現在,你怎么看待這種情況?
生: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人應該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長處、優勢、特長。當遇到不能逾越的障礙,應該改走別的路,另立目標。
二、多看看自己“所擁有的”
(1)觀看季羨林簡介。
季羨林,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現在仍健在。
師:季羨林先生擁有的頭銜或者說“財富”夠多了,季先生是怎樣看待人生有呢?
知識鏈接:《不完美才是人生》
(2)閱讀“感悟角”。
師:黃美廉是一名殘疾人,卻獲得了美國加州大學的藝術博士學位,她是怎樣看待人生的呢?
生“我只看我所擁有的,不看我沒有的!”
師:從以上兩個事例中,同學們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某些缺陷,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我們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對人生的感受往往取決于你透視人生的角度。如果想幸福、想成功,那么就應多透過陽光的角度去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