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教案 > 八年級政治教案 >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精選6篇)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

發布時間:2023-01-17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精選6篇)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 篇1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能力: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父母或子女未履行家庭關系中的法定義務要受到道德譴責,要承擔法律責任。提高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判斷家庭關系中違法犯罪現象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師講解,幫助學生了解父母與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產生的兩種情況。通過對一些案例的分析,了解家庭關系中的義務。通過對一些問題的討論,加深學生對有關權利義務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讓學生對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的父母,能通過合法途徑,維護受撫養的權利。提高對依法贍養父母和老人的認識,力所能及地為父母和老人做事。

  教材分析:

  1、內容及結構分析:本框是第十課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關系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直接的關系。未成年學生在家庭關系中有什么權利,成年后要承擔什么義務,正是他們所需要了解的而且及早形成“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的觀念,對于他們成年后自覺履行贍養義務很有好處。教材首先在本框的引言中介紹了家庭的含義,家庭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正確處理家庭關系的法律依據。后面的教學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父母與子女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產生;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2、重點分析:“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是本框的教學重點。

  說它是重點,是因為:一、從倫理道德來講,敬老扶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贍養老人天理難容。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孝道,兒女孝道的意愿,稱為孝心,兒女孝親的行為,稱為孝行,孝心和孝行就是孝道。我國從古到今,對父母一片孝心的感人故事數不勝數,與日月同輝。二、我國人口年齡老齡化速度在加快,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將會日益加重。而在照顧撫養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又不高的情況下,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的負擔就會加重,特別是獨生子女尤為突出。而獨生子女中的大多數人從小享受家庭給予的照顧太多,很少想到甚至不會照顧別人,因此更有必要從小加強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傳統美德的教育,加強依法贍養老人的意識,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教法建議:

  本框教學內容與學生關系極為密切,教師在講解時可以讓學生充分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來認識公民在家庭中應履行哪些義務,自己應盡的義務是否盡到。或者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看一看社會上還有哪些不履行自己法定義務的現象。

  [導入  新課]

  投影:青海一9歲女童成了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2000年9月,陳瑾生父與胡生花由于感情原因離婚,陳瑾被判給母親撫養。2002年5月,胡生花與西寧市沈家寨村村民閻生福結婚,而當時閻也有一個9歲的男孩。

  今年3月17日19時許,年僅9歲的陳瑾從學校放學回家,與繼父之子冬冬到外面玩耍。晚飯時分,繼父閻生福與冬冬在套屋吃飯,母親胡生花由于剛生完小孩在坐月子,在臥室吃飯。母親的飯太多,欲分給小陳瑾一部分,遂叫小陳瑾去套屋拿碗準備進臥室時,繼父閻生福跟了過來,手里拿著碗砸向陳瑾面部。經診斷,陳瑾右眼球破裂,右眼外部皮膚大面積裂傷,右眼眶周圍深達骨頭的裂縫有四、五處,從傷口、鼻子中取出的碗渣有數塊,全部傷口縫合104針。據調查,家庭暴力貫穿在陳瑾生母的全部婚姻過程中,而最終又使陳瑾成為受害者。

  目前,閻生福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拘。   

  ——《中國青年報》 2003年4月11日

  提問:你認為這樣的家庭、這樣的遭遇會給陳瑾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重要環境,也是組成社會的細胞。家庭生活是否幸福和睦,不僅影響著成員的心理,也影響著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法律規定了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權利義務,約束公民正確處理家庭關系。

  二、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板書)

  家庭的含義: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緣基礎上,以夫妻關系為核心,包括父母、子女及其他親屬關系所組成的共同生活單位。

  (一)父母與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產生(板書)

  1、父母子女關系的產生(板書)

  (1)       血親——婚生和非婚生子女

  (2)       視同血親——如收養

  2、法律特征(板書)

  收養是公民依照法律規定領養他人子女為自己子女的法律行為。當收養關系成立,生父母關系即消除。養父母、養子女的權利義務同血親子女與父母間的權利義務相同。法律上還對養子女、非婚生子女、繼子女予以保護。

  (二)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板書)

  1、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板書)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是無條件的,即使父母離婚后,這種義務仍然存在。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如果沒有勞動能力的成年子女,且不能獨立生活,父母也同樣要承擔一定的經濟幫助。假如父母對未成年人和缺乏生活能力的子女沒有履行撫養義務,子女可以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引導學生看書上小薛的案例)

  舉例:為降低撫育費 父親竟狀告12歲親生女

  人民網南京5月20日電 現年46歲的李某原是南京一家公司的員工。去年9月他與第二任妻子經鼓樓法院調解離婚,時年11歲的親生女兒由其母親撫養,作為父親的李某每月支付女兒240元撫育費。可前不久,李某一紙訴狀遞到法院,狀告僅12歲的女兒敏敏(化名),要求法院減免其支付女兒的撫育費。對此,李某自己的理由是,現在病休在家,每月才400元生活費,還有與第一任妻子生的兒子需要撫養,自己現在難以維持家庭生活。女兒敏敏對此更是委屈,說什么也不同意父親再減免。 

  對這起少見的案件,鼓樓法院展開認真的調查了解,法庭發現李某是一名電工,今年2月底因考勤、定崗等問題與領導發生矛盾,遂以患病為由主動向單位提出病休申請,單位每月發放生活費。李某現在的生活狀況與離婚時并未發生很大變化,自動放棄工作崗位并不能說明喪失了勞動能力,現在經濟負擔較重不能作為狀告女兒的理由,因此李某的減免請求被法庭當場駁回。

  ——人民網

  2、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板書)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對他們的道德教育將決定我國21世紀的社會道德狀況。因此,教子弟立品行,家庭承擔更大的責任。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問題是,許多家長在教育子女立身做人方面至今存在比較嚴重的認識與行為脫節:要么一味溺愛、嬌寵、庇護;要么任其跋扈,一點不管;要么終日喝斥抑或教唆等等,到頭來,培養出來的孩子就如同魯迅先生說的:“在門內門前是暴君,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去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或“如暫出樊籠的小禽,它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平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密切配合,對促進學生發展進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也起著重要作用。

  今年的高考,對剛剛恢復組考權的湖南嘉禾縣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痛定思痛之后,該縣走出了2000年高考舞弊事件的陰影,全縣上下為誠信而戰,進行了嚴格周密的組考工作,兩天的高考,全縣沒有出現一起違紀舞弊事件。 高考前,每位家長都收到了縣招生辦《致考生家長的一封信》,要求教育子女遵守考試紀律,重塑嘉禾形象。

  3、父母對子女的保護(板書)

  父母對子女的保護包括:(1)用法律和道德對子女進行必要的行為約束。也就是說,教給子女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學會做什么。(2)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安全不受傷害,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舉例:天津:只顧試皮衣五歲女兒墜樓“馬虎”母親敗訴

  5歲女孩小雪隨母親到某商廈購物,玩耍過程中不慎從三樓扶梯旁跌落至一樓,嚴重摔傷。小雪的父母以商廈忽視購物安全為由,訴上法院索賠1萬4千余元。

  2002年3月14日16時許,小雪和母親一起到某商廈購物。行至三樓時,小雪的母親在扶梯口旁的一柜臺試穿皮衣,小雪則獨自在三樓上行扶梯旁玩耍。母親試完衣服到銀臺交款時,好動的小雪鉆入三樓上行扶梯與扶梯南側扶手之間,并向東走出約1米多后,墜落于商廈一樓自動扶梯旁。小雪摔傷后,被送到兒童醫院搶救,進行了40多天的住院治療。經診斷,小雪頭部多處血腫,右橈尺骨折,右股骨干骨折。

  和平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小雪作為未成年人隨母購物,其母有義務照顧好小雪的安全。而其母只顧自己試衣、付款,完全忽視小雪作為5歲幼童在公共場所脫離監護后可能產生的危險,致使小雪摔傷。小雪的父母雖提出其受傷是由于商廈的安全防范措施不當造成,但卻未能提供證據,且小雪并不是在使用扶梯的過程中摔傷,因此其摔傷后果應由其法定監護人母親來承擔。鑒于某商廈表示愿意給付小雪3千元的撫慰金,法院依法予以照準。 

  ——北方網2002年11月01日 

  (三)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板書)

  老年人是相對脆弱的群體,其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害,諸如退休金不能按時足額發放甚至被無故停發或扣發幾年,不贍養老人,搶占老人住房,干涉老人再婚,打罵、侮辱、虐待老人等事件均時有發生。

  我國憲法、婚姻法明確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1、要承擔父母必要的生活費(板書)

  無論父母有否經濟收入,都應當表示自己的一份敬意。對于沒有經濟來源和生活困難的父母,所給老人的生活費標準,不能低于當地生活標準。如;北京市210元到290元。

  請同學們看看下面的案例,評析他們的行為:

  本報渭南訊  嫌兒子王海龍不贍養自己,富平縣曹村鎮陵前村62歲的老漢王慶林深夜掄起鐵耙砸向兒子一家4口,隨后喝下農藥,用失效農藥自殺未遂。昨日凌晨,犯罪嫌疑人王慶林已被警方控制。 

  昨日上午,記者在富平縣人民醫院見到受重傷的王海龍一家4口,4人均頭部受傷,王海龍的妻子傷勢最重,目前尚未脫離危險。10歲和7歲的兩個女兒滿臉淚水,驚恐萬分。而王海龍還不知道下毒手的竟是他的父親。 

  富平縣公安局曹村派出所所長劉建偉說,昨日凌晨1時許他們趕到現場后,一方面緊急將受傷的4人送往醫院救治;一方面展開偵查,在王慶林家的炕洞中搜出作案兇器———農用三齒鋼筋鐵耙。一個多小時后警方就將犯罪嫌疑人王慶林控制,通過連夜突審,王慶林交代了犯罪事實。 

  據王慶林交代,4月12日晚11時許,他悄悄起床把屋里保險絲拔掉,然后拿了鐵耙子先走進王海龍的房子,照準其頭部砸了兩下,接著又去兒媳和兩個孫女的房間砸傷母女3人。作案后他立即喝了早已準備好的農藥躺在炕上等死,誰知農藥失效。這時兒子爬到他屋里讓他報案,他假裝去報案卻再次跳崖自殺,由于崖太低也未成功。 

  對于作案原因,王慶林說他膝下有三個兒子,王海龍是老大。1996年老伴去世后,王海龍雖與他共住一院,但一直不管他生活,不給他糧和錢,并種了分給他的田地,分家6年來,王海龍總共只給了他70元,兒媳還經常對他破口大罵,兩個孫女也受父母的影響,對他很不好。他實在是不想活了,才做了這樣的傻事。      

  ——《華商報》 2003年4月14日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王海龍作為王慶林的兒子,卻未盡自己贍養老人的義務,是違法行為;王慶林完全有權依照法律要求兒子付給贍養費,但他卻采用了非法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他們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2、在精神上給予父母必要的慰藉(板書)

  子女要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帶父母散步、購物、逛公園等,使他們生活安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父母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給他們精神上的扶慰及物質上的支持,這是中華民族代相傳的家庭美德,也是法律賦予社會成員的一項基本義務。

  你們知道嗎?在世界其他國家,人們同樣珍重父母的養育之恩。“父親節”、“母親節”,由來已久。聯合國自1990年起,把每年10月1日定為“國際老人節”,1999年為國際老人年。

  以上是父母與子女間的權利義務,夫妻間同樣有相互的權利義務。其中:

  (四)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板書)

  1、計劃生育是我國調節人口再生產的具體措施。(板書)

  結婚就組成家庭,生育子女要履行法律規定的計劃生育的義務。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是利民、利家、利國的措施。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板書)

  回族聚居的寧夏南部西海固地區土地貧瘠,旱災頻繁,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在西海固地區,群眾中“多子多福”的觀念曾根深蒂固。

  前些年,因人口過快增長,給當地經濟建設、生態保護以及民族教育等帶來不少問題。從2000年開始,寧夏回族自治區著意探索計劃生育工作新路子,在這個地區實施“少生快富”工程,以獎勵代替處罰的傳統做法:對少生戶一次性獎勵1000元到6000元致富資金,并多劃分責任田,優先安排扶貧貼息貸款;免除獨生子女父母5年義務工、由政府出資為他們辦理農村養老保險等優惠政策,響應婚育新風的育齡農村夫婦不斷增多。

  據來自寧夏計劃生育部門的信息,實施“少生快富”工程3年間,包括西吉、海原、固原等8縣的西海固地區總共減少了2萬應生人口。

  小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了解了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理解了子女怎樣做才符合法律規定的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了解了響應國家號召,晚婚、晚育及計劃生育的要求。

  鞏固新課:

  請根據這節課所學的知識發表你對下面這件事的看法:

  廣東省肇慶市某鎮的陳老伯夫婦含辛茹苦地把兒子撫養成人,不料,兒子結婚后竟拒絕贍養父母。一日,兒子作了一首打油詩:“爹同志,娘同志,爹娘兩位老同志,新時代興新辦法,各人掙錢各人花。”對此,陳老伯很氣憤,“以牙還牙”地回贈了一首:“兒同志,媳同志,兒媳兩位少同志,生兒育女我有罪,二十年后你嘗味。”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 篇2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能力: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父母或子女未履行家庭關系中的法定義務要受到道德譴責,要承擔法律責任。提高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判斷家庭關系中違法犯罪現象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師講解,幫助學生了解父母與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產生的兩種情況。通過對一些案例的分析,了解家庭關系中的義務。通過對一些問題的討論,加深學生對有關權利義務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讓學生對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的父母,能通過合法途徑,維護受撫養的權利。提高對依法贍養父母和老人的認識,力所能及地為父母和老人做事。

  教材分析:

  1、內容及結構分析:本框是第十課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關系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直接的關系。未成年學生在家庭關系中有什么權利,成年后要承擔什么義務,正是他們所需要了解的而且及早形成“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的觀念,對于他們成年后自覺履行贍養義務很有好處。教材首先在本框的引言中介紹了家庭的含義,家庭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正確處理家庭關系的法律依據。后面的教學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父母與子女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產生;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2、重點分析:“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是本框的教學重點。

  說它是重點,是因為:一、從倫理道德來講,敬老扶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贍養老人天理難容。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孝道,兒女孝道的意愿,稱為孝心,兒女孝親的行為,稱為孝行,孝心和孝行就是孝道。我國從古到今,對父母一片孝心的感人故事數不勝數,與日月同輝。二、我國人口年齡老齡化速度在加快,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將會日益加重。而在照顧撫養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又不高的情況下,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的負擔就會加重,特別是獨生子女尤為突出。而獨生子女中的大多數人從小享受家庭給予的照顧太多,很少想到甚至不會照顧別人,因此更有必要從小加強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傳統美德的教育,加強依法贍養老人的意識,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教法建議:

  本框教學內容與學生關系極為密切,教師在講解時可以讓學生充分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來認識公民在家庭中應履行哪些義務,自己應盡的義務是否盡到。或者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看一看社會上還有哪些不履行自己法定義務的現象。

  [導入  新課]

  投影:青海一9歲女童成了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2000年9月,陳瑾生父與胡生花由于感情原因離婚,陳瑾被判給母親撫養。2002年5月,胡生花與西寧市沈家寨村村民閻生福結婚,而當時閻也有一個9歲的男孩。

  今年3月17日19時許,年僅9歲的陳瑾從學校放學回家,與繼父之子冬冬到外面玩耍。晚飯時分,繼父閻生福與冬冬在套屋吃飯,母親胡生花由于剛生完小孩在坐月子,在臥室吃飯。母親的飯太多,欲分給小陳瑾一部分,遂叫小陳瑾去套屋拿碗準備進臥室時,繼父閻生福跟了過來,手里拿著碗砸向陳瑾面部。經診斷,陳瑾右眼球破裂,右眼外部皮膚大面積裂傷,右眼眶周圍深達骨頭的裂縫有四、五處,從傷口、鼻子中取出的碗渣有數塊,全部傷口縫合104針。據調查,家庭暴力貫穿在陳瑾生母的全部婚姻過程中,而最終又使陳瑾成為受害者。

  目前,閻生福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拘。   

  ——《中國青年報》 2003年4月11日

  提問:你認為這樣的家庭、這樣的遭遇會給陳瑾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重要環境,也是組成社會的細胞。家庭生活是否幸福和睦,不僅影響著成員的心理,也影響著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法律規定了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權利義務,約束公民正確處理家庭關系。

  二、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板書)

  家庭的含義: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緣基礎上,以夫妻關系為核心,包括父母、子女及其他親屬關系所組成的共同生活單位。

  (一)父母與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產生(板書)

  1、父母子女關系的產生(板書)

  (1)       血親——婚生和非婚生子女

  (2)       視同血親——如收養

  2、法律特征(板書)

  收養是公民依照法律規定領養他人子女為自己子女的法律行為。當收養關系成立,生父母關系即消除。養父母、養子女的權利義務同血親子女與父母間的權利義務相同。法律上還對養子女、非婚生子女、繼子女予以保護。

  (二)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板書)

  1、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板書)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是無條件的,即使父母離婚后,這種義務仍然存在。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如果沒有勞動能力的成年子女,且不能獨立生活,父母也同樣要承擔一定的經濟幫助。假如父母對未成年人和缺乏生活能力的子女沒有履行撫養義務,子女可以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引導學生看書上小薛的案例)

  舉例:為降低撫育費 父親竟狀告12歲親生女

  人民網南京5月20日電 現年46歲的李某原是南京一家公司的員工。去年9月他與第二任妻子經鼓樓法院調解離婚,時年11歲的親生女兒由其母親撫養,作為父親的李某每月支付女兒240元撫育費。可前不久,李某一紙訴狀遞到法院,狀告僅12歲的女兒敏敏(化名),要求法院減免其支付女兒的撫育費。對此,李某自己的理由是,現在病休在家,每月才400元生活費,還有與第一任妻子生的兒子需要撫養,自己現在難以維持家庭生活。女兒敏敏對此更是委屈,說什么也不同意父親再減免。 

  對這起少見的案件,鼓樓法院展開認真的調查了解,法庭發現李某是一名電工,今年2月底因考勤、定崗等問題與領導發生矛盾,遂以患病為由主動向單位提出病休申請,單位每月發放生活費。李某現在的生活狀況與離婚時并未發生很大變化,自動放棄工作崗位并不能說明喪失了勞動能力,現在經濟負擔較重不能作為狀告女兒的理由,因此李某的減免請求被法庭當場駁回。

  ——人民網

  2、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板書)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對他們的道德教育將決定我國21世紀的社會道德狀況。因此,教子弟立品行,家庭承擔更大的責任。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問題是,許多家長在教育子女立身做人方面至今存在比較嚴重的認識與行為脫節:要么一味溺愛、嬌寵、庇護;要么任其跋扈,一點不管;要么終日喝斥抑或教唆等等,到頭來,培養出來的孩子就如同魯迅先生說的:“在門內門前是暴君,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去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或“如暫出樊籠的小禽,它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平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密切配合,對促進學生發展進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也起著重要作用。

  今年的高考,對剛剛恢復組考權的湖南嘉禾縣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痛定思痛之后,該縣走出了2000年高考舞弊事件的陰影,全縣上下為誠信而戰,進行了嚴格周密的組考工作,兩天的高考,全縣沒有出現一起違紀舞弊事件。 高考前,每位家長都收到了縣招生辦《致考生家長的一封信》,要求教育子女遵守考試紀律,重塑嘉禾形象。

  3、父母對子女的保護(板書)

  父母對子女的保護包括:(1)用法律和道德對子女進行必要的行為約束。也就是說,教給子女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學會做什么。(2)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安全不受傷害,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舉例:天津:只顧試皮衣五歲女兒墜樓“馬虎”母親敗訴

  5歲女孩小雪隨母親到某商廈購物,玩耍過程中不慎從三樓扶梯旁跌落至一樓,嚴重摔傷。小雪的父母以商廈忽視購物安全為由,訴上法院索賠1萬4千余元。

  2002年3月14日16時許,小雪和母親一起到某商廈購物。行至三樓時,小雪的母親在扶梯口旁的一柜臺試穿皮衣,小雪則獨自在三樓上行扶梯旁玩耍。母親試完衣服到銀臺交款時,好動的小雪鉆入三樓上行扶梯與扶梯南側扶手之間,并向東走出約1米多后,墜落于商廈一樓自動扶梯旁。小雪摔傷后,被送到兒童醫院搶救,進行了40多天的住院治療。經診斷,小雪頭部多處血腫,右橈尺骨折,右股骨干骨折。

  和平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小雪作為未成年人隨母購物,其母有義務照顧好小雪的安全。而其母只顧自己試衣、付款,完全忽視小雪作為5歲幼童在公共場所脫離監護后可能產生的危險,致使小雪摔傷。小雪的父母雖提出其受傷是由于商廈的安全防范措施不當造成,但卻未能提供證據,且小雪并不是在使用扶梯的過程中摔傷,因此其摔傷后果應由其法定監護人母親來承擔。鑒于某商廈表示愿意給付小雪3千元的撫慰金,法院依法予以照準。 

  ——北方網2002年11月01日 

  (三)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板書)

  老年人是相對脆弱的群體,其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害,諸如退休金不能按時足額發放甚至被無故停發或扣發幾年,不贍養老人,搶占老人住房,干涉老人再婚,打罵、侮辱、虐待老人等事件均時有發生。

  我國憲法、婚姻法明確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1、要承擔父母必要的生活費(板書)

  無論父母有否經濟收入,都應當表示自己的一份敬意。對于沒有經濟來源和生活困難的父母,所給老人的生活費標準,不能低于當地生活標準。如;北京市210元到290元。

  請同學們看看下面的案例,評析他們的行為:

  本報渭南訊  嫌兒子王海龍不贍養自己,富平縣曹村鎮陵前村62歲的老漢王慶林深夜掄起鐵耙砸向兒子一家4口,隨后喝下農藥,用失效農藥自殺未遂。昨日凌晨,犯罪嫌疑人王慶林已被警方控制。 

  昨日上午,記者在富平縣人民醫院見到受重傷的王海龍一家4口,4人均頭部受傷,王海龍的妻子傷勢最重,目前尚未脫離危險。10歲和7歲的兩個女兒滿臉淚水,驚恐萬分。而王海龍還不知道下毒手的竟是他的父親。 

  富平縣公安局曹村派出所所長劉建偉說,昨日凌晨1時許他們趕到現場后,一方面緊急將受傷的4人送往醫院救治;一方面展開偵查,在王慶林家的炕洞中搜出作案兇器———農用三齒鋼筋鐵耙。一個多小時后警方就將犯罪嫌疑人王慶林控制,通過連夜突審,王慶林交代了犯罪事實。 

  據王慶林交代,4月12日晚11時許,他悄悄起床把屋里保險絲拔掉,然后拿了鐵耙子先走進王海龍的房子,照準其頭部砸了兩下,接著又去兒媳和兩個孫女的房間砸傷母女3人。作案后他立即喝了早已準備好的農藥躺在炕上等死,誰知農藥失效。這時兒子爬到他屋里讓他報案,他假裝去報案卻再次跳崖自殺,由于崖太低也未成功。 

  對于作案原因,王慶林說他膝下有三個兒子,王海龍是老大。1996年老伴去世后,王海龍雖與他共住一院,但一直不管他生活,不給他糧和錢,并種了分給他的田地,分家6年來,王海龍總共只給了他70元,兒媳還經常對他破口大罵,兩個孫女也受父母的影響,對他很不好。他實在是不想活了,才做了這樣的傻事。      

  ——《華商報》 2003年4月14日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王海龍作為王慶林的兒子,卻未盡自己贍養老人的義務,是違法行為;王慶林完全有權依照法律要求兒子付給贍養費,但他卻采用了非法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他們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2、在精神上給予父母必要的慰藉(板書)

  子女要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帶父母散步、購物、逛公園等,使他們生活安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父母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給他們精神上的扶慰及物質上的支持,這是中華民族代相傳的家庭美德,也是法律賦予社會成員的一項基本義務。

  你們知道嗎?在世界其他國家,人們同樣珍重父母的養育之恩。“父親節”、“母親節”,由來已久。聯合國自1990年起,把每年10月1日定為“國際老人節”,1999年為國際老人年。

  以上是父母與子女間的權利義務,夫妻間同樣有相互的權利義務。其中:

  (四)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板書)

  1、計劃生育是我國調節人口再生產的具體措施。(板書)

  結婚就組成家庭,生育子女要履行法律規定的計劃生育的義務。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是利民、利家、利國的措施。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板書)

  回族聚居的寧夏南部西海固地區土地貧瘠,旱災頻繁,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在西海固地區,群眾中“多子多福”的觀念曾根深蒂固。

  前些年,因人口過快增長,給當地經濟建設、生態保護以及民族教育等帶來不少問題。從2000年開始,寧夏回族自治區著意探索計劃生育工作新路子,在這個地區實施“少生快富”工程,以獎勵代替處罰的傳統做法:對少生戶一次性獎勵1000元到6000元致富資金,并多劃分責任田,優先安排扶貧貼息貸款;免除獨生子女父母5年義務工、由政府出資為他們辦理農村養老保險等優惠政策,響應婚育新風的育齡農村夫婦不斷增多。

  據來自寧夏計劃生育部門的信息,實施“少生快富”工程3年間,包括西吉、海原、固原等8縣的西海固地區總共減少了2萬應生人口。

  小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了解了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理解了子女怎樣做才符合法律規定的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了解了響應國家號召,晚婚、晚育及計劃生育的要求。

  鞏固新課:

  請根據這節課所學的知識發表你對下面這件事的看法:

  廣東省肇慶市某鎮的陳老伯夫婦含辛茹苦地把兒子撫養成人,不料,兒子結婚后竟拒絕贍養父母。一日,兒子作了一首打油詩:“爹同志,娘同志,爹娘兩位老同志,新時代興新辦法,各人掙錢各人花。”對此,陳老伯很氣憤,“以牙還牙”地回贈了一首:“兒同志,媳同志,兒媳兩位少同志,生兒育女我有罪,二十年后你嘗味。”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 篇3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能力: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父母或子女未履行家庭關系中的法定義務要受到道德譴責,要承擔法律責任。提高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判斷家庭關系中違法犯罪現象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師講解,幫助學生了解父母與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產生的兩種情況。通過對一些案例的分析,了解家庭關系中的義務。通過對一些問題的討論,加深學生對有關權利義務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讓學生對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的父母,能通過合法途徑,維護受撫養的權利。提高對依法贍養父母和老人的認識,力所能及地為父母和老人做事。

  教材分析:

  1、內容及結構分析:本框是第十課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關系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直接的關系。未成年學生在家庭關系中有什么權利,成年后要承擔什么義務,正是他們所需要了解的而且及早形成“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的觀念,對于他們成年后自覺履行贍養義務很有好處。教材首先在本框的引言中介紹了家庭的含義,家庭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正確處理家庭關系的法律依據。后面的教學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父母與子女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產生;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2、重點分析:“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是本框的教學重點。

  說它是重點,是因為:一、從倫理道德來講,敬老扶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贍養老人天理難容。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孝道,兒女孝道的意愿,稱為孝心,兒女孝親的行為,稱為孝行,孝心和孝行就是孝道。我國從古到今,對父母一片孝心的感人故事數不勝數,與日月同輝。二、我國人口年齡老齡化速度在加快,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將會日益加重。而在照顧撫養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又不高的情況下,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的負擔就會加重,特別是獨生子女尤為突出。而獨生子女中的大多數人從小享受家庭給予的照顧太多,很少想到甚至不會照顧別人,因此更有必要從小加強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傳統美德的教育,加強依法贍養老人的意識,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教法建議:

  本框教學內容與學生關系極為密切,教師在講解時可以讓學生充分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來認識公民在家庭中應履行哪些義務,自己應盡的義務是否盡到。或者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看一看社會上還有哪些不履行自己法定義務的現象。

  [導入  新課]

  投影:青海一9歲女童成了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2000年9月,陳瑾生父與胡生花由于感情原因離婚,陳瑾被判給母親撫養。2002年5月,胡生花與西寧市沈家寨村村民閻生福結婚,而當時閻也有一個9歲的男孩。

  今年3月17日19時許,年僅9歲的陳瑾從學校放學回家,與繼父之子冬冬到外面玩耍。晚飯時分,繼父閻生福與冬冬在套屋吃飯,母親胡生花由于剛生完小孩在坐月子,在臥室吃飯。母親的飯太多,欲分給小陳瑾一部分,遂叫小陳瑾去套屋拿碗準備進臥室時,繼父閻生福跟了過來,手里拿著碗砸向陳瑾面部。經診斷,陳瑾右眼球破裂,右眼外部皮膚大面積裂傷,右眼眶周圍深達骨頭的裂縫有四、五處,從傷口、鼻子中取出的碗渣有數塊,全部傷口縫合104針。據調查,家庭暴力貫穿在陳瑾生母的全部婚姻過程中,而最終又使陳瑾成為受害者。

  目前,閻生福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拘。   

  ——《中國青年報》 2003年4月11日

  提問:你認為這樣的家庭、這樣的遭遇會給陳瑾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重要環境,也是組成社會的細胞。家庭生活是否幸福和睦,不僅影響著成員的心理,也影響著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法律規定了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權利義務,約束公民正確處理家庭關系。

  二、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板書)

  家庭的含義: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緣基礎上,以夫妻關系為核心,包括父母、子女及其他親屬關系所組成的共同生活單位。

  (一)父母與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產生(板書)

  1、父母子女關系的產生(板書)

  (1)       血親——婚生和非婚生子女

  (2)       視同血親——如收養

  2、法律特征(板書)

  收養是公民依照法律規定領養他人子女為自己子女的法律行為。當收養關系成立,生父母關系即消除。養父母、養子女的權利義務同血親子女與父母間的權利義務相同。法律上還對養子女、非婚生子女、繼子女予以保護。

  (二)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板書)

  1、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板書)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是無條件的,即使父母離婚后,這種義務仍然存在。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如果沒有勞動能力的成年子女,且不能獨立生活,父母也同樣要承擔一定的經濟幫助。假如父母對未成年人和缺乏生活能力的子女沒有履行撫養義務,子女可以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引導學生看書上小薛的案例)

  舉例:為降低撫育費 父親竟狀告12歲親生女

  人民網南京5月20日電 現年46歲的李某原是南京一家公司的員工。去年9月他與第二任妻子經鼓樓法院調解離婚,時年11歲的親生女兒由其母親撫養,作為父親的李某每月支付女兒240元撫育費。可前不久,李某一紙訴狀遞到法院,狀告僅12歲的女兒敏敏(化名),要求法院減免其支付女兒的撫育費。對此,李某自己的理由是,現在病休在家,每月才400元生活費,還有與第一任妻子生的兒子需要撫養,自己現在難以維持家庭生活。女兒敏敏對此更是委屈,說什么也不同意父親再減免。 

  對這起少見的案件,鼓樓法院展開認真的調查了解,法庭發現李某是一名電工,今年2月底因考勤、定崗等問題與領導發生矛盾,遂以患病為由主動向單位提出病休申請,單位每月發放生活費。李某現在的生活狀況與離婚時并未發生很大變化,自動放棄工作崗位并不能說明喪失了勞動能力,現在經濟負擔較重不能作為狀告女兒的理由,因此李某的減免請求被法庭當場駁回。

  ——人民網

  2、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板書)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對他們的道德教育將決定我國21世紀的社會道德狀況。因此,教子弟立品行,家庭承擔更大的責任。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問題是,許多家長在教育子女立身做人方面至今存在比較嚴重的認識與行為脫節:要么一味溺愛、嬌寵、庇護;要么任其跋扈,一點不管;要么終日喝斥抑或教唆等等,到頭來,培養出來的孩子就如同魯迅先生說的:“在門內門前是暴君,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去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或“如暫出樊籠的小禽,它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平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密切配合,對促進學生發展進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也起著重要作用。

  今年的高考,對剛剛恢復組考權的湖南嘉禾縣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痛定思痛之后,該縣走出了2000年高考舞弊事件的陰影,全縣上下為誠信而戰,進行了嚴格周密的組考工作,兩天的高考,全縣沒有出現一起違紀舞弊事件。 高考前,每位家長都收到了縣招生辦《致考生家長的一封信》,要求教育子女遵守考試紀律,重塑嘉禾形象。

  3、父母對子女的保護(板書)

  父母對子女的保護包括:(1)用法律和道德對子女進行必要的行為約束。也就是說,教給子女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學會做什么。(2)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安全不受傷害,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舉例:天津:只顧試皮衣五歲女兒墜樓“馬虎”母親敗訴

  5歲女孩小雪隨母親到某商廈購物,玩耍過程中不慎從三樓扶梯旁跌落至一樓,嚴重摔傷。小雪的父母以商廈忽視購物安全為由,訴上法院索賠1萬4千余元。

  2002年3月14日16時許,小雪和母親一起到某商廈購物。行至三樓時,小雪的母親在扶梯口旁的一柜臺試穿皮衣,小雪則獨自在三樓上行扶梯旁玩耍。母親試完衣服到銀臺交款時,好動的小雪鉆入三樓上行扶梯與扶梯南側扶手之間,并向東走出約1米多后,墜落于商廈一樓自動扶梯旁。小雪摔傷后,被送到兒童醫院搶救,進行了40多天的住院治療。經診斷,小雪頭部多處血腫,右橈尺骨折,右股骨干骨折。

  和平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小雪作為未成年人隨母購物,其母有義務照顧好小雪的安全。而其母只顧自己試衣、付款,完全忽視小雪作為5歲幼童在公共場所脫離監護后可能產生的危險,致使小雪摔傷。小雪的父母雖提出其受傷是由于商廈的安全防范措施不當造成,但卻未能提供證據,且小雪并不是在使用扶梯的過程中摔傷,因此其摔傷后果應由其法定監護人母親來承擔。鑒于某商廈表示愿意給付小雪3千元的撫慰金,法院依法予以照準。 

  ——北方網2002年11月01日 

  (三)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板書)

  老年人是相對脆弱的群體,其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害,諸如退休金不能按時足額發放甚至被無故停發或扣發幾年,不贍養老人,搶占老人住房,干涉老人再婚,打罵、侮辱、虐待老人等事件均時有發生。

  我國憲法、婚姻法明確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1、要承擔父母必要的生活費(板書)

  無論父母有否經濟收入,都應當表示自己的一份敬意。對于沒有經濟來源和生活困難的父母,所給老人的生活費標準,不能低于當地生活標準。如;北京市210元到290元。

  請同學們看看下面的案例,評析他們的行為:

  本報渭南訊  嫌兒子王海龍不贍養自己,富平縣曹村鎮陵前村62歲的老漢王慶林深夜掄起鐵耙砸向兒子一家4口,隨后喝下農藥,用失效農藥自殺未遂。昨日凌晨,犯罪嫌疑人王慶林已被警方控制。 

  昨日上午,記者在富平縣人民醫院見到受重傷的王海龍一家4口,4人均頭部受傷,王海龍的妻子傷勢最重,目前尚未脫離危險。10歲和7歲的兩個女兒滿臉淚水,驚恐萬分。而王海龍還不知道下毒手的竟是他的父親。 

  富平縣公安局曹村派出所所長劉建偉說,昨日凌晨1時許他們趕到現場后,一方面緊急將受傷的4人送往醫院救治;一方面展開偵查,在王慶林家的炕洞中搜出作案兇器———農用三齒鋼筋鐵耙。一個多小時后警方就將犯罪嫌疑人王慶林控制,通過連夜突審,王慶林交代了犯罪事實。 

  據王慶林交代,4月12日晚11時許,他悄悄起床把屋里保險絲拔掉,然后拿了鐵耙子先走進王海龍的房子,照準其頭部砸了兩下,接著又去兒媳和兩個孫女的房間砸傷母女3人。作案后他立即喝了早已準備好的農藥躺在炕上等死,誰知農藥失效。這時兒子爬到他屋里讓他報案,他假裝去報案卻再次跳崖自殺,由于崖太低也未成功。 

  對于作案原因,王慶林說他膝下有三個兒子,王海龍是老大。1996年老伴去世后,王海龍雖與他共住一院,但一直不管他生活,不給他糧和錢,并種了分給他的田地,分家6年來,王海龍總共只給了他70元,兒媳還經常對他破口大罵,兩個孫女也受父母的影響,對他很不好。他實在是不想活了,才做了這樣的傻事。      

  ——《華商報》 2003年4月14日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王海龍作為王慶林的兒子,卻未盡自己贍養老人的義務,是違法行為;王慶林完全有權依照法律要求兒子付給贍養費,但他卻采用了非法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他們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2、在精神上給予父母必要的慰藉(板書)

  子女要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帶父母散步、購物、逛公園等,使他們生活安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父母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給他們精神上的扶慰及物質上的支持,這是中華民族代相傳的家庭美德,也是法律賦予社會成員的一項基本義務。

  你們知道嗎?在世界其他國家,人們同樣珍重父母的養育之恩。“父親節”、“母親節”,由來已久。聯合國自1990年起,把每年10月1日定為“國際老人節”,1999年為國際老人年。

  以上是父母與子女間的權利義務,夫妻間同樣有相互的權利義務。其中:

  (四)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板書)

  1、計劃生育是我國調節人口再生產的具體措施。(板書)

  結婚就組成家庭,生育子女要履行法律規定的計劃生育的義務。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是利民、利家、利國的措施。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板書)

  回族聚居的寧夏南部西海固地區土地貧瘠,旱災頻繁,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在西海固地區,群眾中“多子多福”的觀念曾根深蒂固。

  前些年,因人口過快增長,給當地經濟建設、生態保護以及民族教育等帶來不少問題。從2000年開始,寧夏回族自治區著意探索計劃生育工作新路子,在這個地區實施“少生快富”工程,以獎勵代替處罰的傳統做法:對少生戶一次性獎勵1000元到6000元致富資金,并多劃分責任田,優先安排扶貧貼息貸款;免除獨生子女父母5年義務工、由政府出資為他們辦理農村養老保險等優惠政策,響應婚育新風的育齡農村夫婦不斷增多。

  據來自寧夏計劃生育部門的信息,實施“少生快富”工程3年間,包括西吉、海原、固原等8縣的西海固地區總共減少了2萬應生人口。

  小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了解了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理解了子女怎樣做才符合法律規定的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了解了響應國家號召,晚婚、晚育及計劃生育的要求。

  鞏固新課:

  請根據這節課所學的知識發表你對下面這件事的看法:

  廣東省肇慶市某鎮的陳老伯夫婦含辛茹苦地把兒子撫養成人,不料,兒子結婚后竟拒絕贍養父母。一日,兒子作了一首打油詩:“爹同志,娘同志,爹娘兩位老同志,新時代興新辦法,各人掙錢各人花。”對此,陳老伯很氣憤,“以牙還牙”地回贈了一首:“兒同志,媳同志,兒媳兩位少同志,生兒育女我有罪,二十年后你嘗味。”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 篇4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能力: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父母或子女未履行家庭關系中的法定義務要受到道德譴責,要承擔法律責任。提高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判斷家庭關系中違法犯罪現象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師講解,幫助學生了解父母與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產生的兩種情況。通過對一些案例的分析,了解家庭關系中的義務。通過對一些問題的討論,加深學生對有關權利義務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讓學生對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的父母,能通過合法途徑,維護受撫養的權利。提高對依法贍養父母和老人的認識,力所能及地為父母和老人做事。

  教材分析:

  1、內容及結構分析:本框是第十課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關系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直接的關系。未成年學生在家庭關系中有什么權利,成年后要承擔什么義務,正是他們所需要了解的而且及早形成“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的觀念,對于他們成年后自覺履行贍養義務很有好處。教材首先在本框的引言中介紹了家庭的含義,家庭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正確處理家庭關系的法律依據。后面的教學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父母與子女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產生;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2、重點分析:“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是本框的教學重點。

  說它是重點,是因為:一、從倫理道德來講,敬老扶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贍養老人天理難容。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孝道,兒女孝道的意愿,稱為孝心,兒女孝親的行為,稱為孝行,孝心和孝行就是孝道。我國從古到今,對父母一片孝心的感人故事數不勝數,與日月同輝。二、我國人口年齡老齡化速度在加快,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將會日益加重。而在照顧撫養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又不高的情況下,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的負擔就會加重,特別是獨生子女尤為突出。而獨生子女中的大多數人從小享受家庭給予的照顧太多,很少想到甚至不會照顧別人,因此更有必要從小加強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傳統美德的教育,加強依法贍養老人的意識,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教法建議:

  本框教學內容與學生關系極為密切,教師在講解時可以讓學生充分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來認識公民在家庭中應履行哪些義務,自己應盡的義務是否盡到。或者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看一看社會上還有哪些不履行自己法定義務的現象。

  [導入  新課]

  投影:青海一9歲女童成了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2000年9月,陳瑾生父與胡生花由于感情原因離婚,陳瑾被判給母親撫養。2002年5月,胡生花與西寧市沈家寨村村民閻生福結婚,而當時閻也有一個9歲的男孩。

  今年3月17日19時許,年僅9歲的陳瑾從學校放學回家,與繼父之子冬冬到外面玩耍。晚飯時分,繼父閻生福與冬冬在套屋吃飯,母親胡生花由于剛生完小孩在坐月子,在臥室吃飯。母親的飯太多,欲分給小陳瑾一部分,遂叫小陳瑾去套屋拿碗準備進臥室時,繼父閻生福跟了過來,手里拿著碗砸向陳瑾面部。經診斷,陳瑾右眼球破裂,右眼外部皮膚大面積裂傷,右眼眶周圍深達骨頭的裂縫有四、五處,從傷口、鼻子中取出的碗渣有數塊,全部傷口縫合104針。據調查,家庭暴力貫穿在陳瑾生母的全部婚姻過程中,而最終又使陳瑾成為受害者。

  目前,閻生福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拘。   

  ——《中國青年報》 2003年4月11日

  提問:你認為這樣的家庭、這樣的遭遇會給陳瑾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重要環境,也是組成社會的細胞。家庭生活是否幸福和睦,不僅影響著成員的心理,也影響著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法律規定了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權利義務,約束公民正確處理家庭關系。

  二、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板書)

  家庭的含義: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緣基礎上,以夫妻關系為核心,包括父母、子女及其他親屬關系所組成的共同生活單位。

  (一)父母與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產生(板書)

  1、父母子女關系的產生(板書)

  (1)       血親——婚生和非婚生子女

  (2)       視同血親——如收養

  2、法律特征(板書)

  收養是公民依照法律規定領養他人子女為自己子女的法律行為。當收養關系成立,生父母關系即消除。養父母、養子女的權利義務同血親子女與父母間的權利義務相同。法律上還對養子女、非婚生子女、繼子女予以保護。

  (二)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板書)

  1、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板書)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是無條件的,即使父母離婚后,這種義務仍然存在。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如果沒有勞動能力的成年子女,且不能獨立生活,父母也同樣要承擔一定的經濟幫助。假如父母對未成年人和缺乏生活能力的子女沒有履行撫養義務,子女可以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引導學生看書上小薛的案例)

  舉例:為降低撫育費 父親竟狀告12歲親生女

  人民網南京5月20日電 現年46歲的李某原是南京一家公司的員工。去年9月他與第二任妻子經鼓樓法院調解離婚,時年11歲的親生女兒由其母親撫養,作為父親的李某每月支付女兒240元撫育費。可前不久,李某一紙訴狀遞到法院,狀告僅12歲的女兒敏敏(化名),要求法院減免其支付女兒的撫育費。對此,李某自己的理由是,現在病休在家,每月才400元生活費,還有與第一任妻子生的兒子需要撫養,自己現在難以維持家庭生活。女兒敏敏對此更是委屈,說什么也不同意父親再減免。 

  對這起少見的案件,鼓樓法院展開認真的調查了解,法庭發現李某是一名電工,今年2月底因考勤、定崗等問題與領導發生矛盾,遂以患病為由主動向單位提出病休申請,單位每月發放生活費。李某現在的生活狀況與離婚時并未發生很大變化,自動放棄工作崗位并不能說明喪失了勞動能力,現在經濟負擔較重不能作為狀告女兒的理由,因此李某的減免請求被法庭當場駁回。

  ——人民網

  2、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板書)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對他們的道德教育將決定我國21世紀的社會道德狀況。因此,教子弟立品行,家庭承擔更大的責任。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問題是,許多家長在教育子女立身做人方面至今存在比較嚴重的認識與行為脫節:要么一味溺愛、嬌寵、庇護;要么任其跋扈,一點不管;要么終日喝斥抑或教唆等等,到頭來,培養出來的孩子就如同魯迅先生說的:“在門內門前是暴君,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去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或“如暫出樊籠的小禽,它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平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密切配合,對促進學生發展進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也起著重要作用。

  今年的高考,對剛剛恢復組考權的湖南嘉禾縣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痛定思痛之后,該縣走出了2000年高考舞弊事件的陰影,全縣上下為誠信而戰,進行了嚴格周密的組考工作,兩天的高考,全縣沒有出現一起違紀舞弊事件。 高考前,每位家長都收到了縣招生辦《致考生家長的一封信》,要求教育子女遵守考試紀律,重塑嘉禾形象。

  3、父母對子女的保護(板書)

  父母對子女的保護包括:(1)用法律和道德對子女進行必要的行為約束。也就是說,教給子女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學會做什么。(2)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安全不受傷害,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舉例:天津:只顧試皮衣五歲女兒墜樓“馬虎”母親敗訴

  5歲女孩小雪隨母親到某商廈購物,玩耍過程中不慎從三樓扶梯旁跌落至一樓,嚴重摔傷。小雪的父母以商廈忽視購物安全為由,訴上法院索賠1萬4千余元。

  2002年3月14日16時許,小雪和母親一起到某商廈購物。行至三樓時,小雪的母親在扶梯口旁的一柜臺試穿皮衣,小雪則獨自在三樓上行扶梯旁玩耍。母親試完衣服到銀臺交款時,好動的小雪鉆入三樓上行扶梯與扶梯南側扶手之間,并向東走出約1米多后,墜落于商廈一樓自動扶梯旁。小雪摔傷后,被送到兒童醫院搶救,進行了40多天的住院治療。經診斷,小雪頭部多處血腫,右橈尺骨折,右股骨干骨折。

  和平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小雪作為未成年人隨母購物,其母有義務照顧好小雪的安全。而其母只顧自己試衣、付款,完全忽視小雪作為5歲幼童在公共場所脫離監護后可能產生的危險,致使小雪摔傷。小雪的父母雖提出其受傷是由于商廈的安全防范措施不當造成,但卻未能提供證據,且小雪并不是在使用扶梯的過程中摔傷,因此其摔傷后果應由其法定監護人母親來承擔。鑒于某商廈表示愿意給付小雪3千元的撫慰金,法院依法予以照準。 

  ——北方網2002年11月01日 

  (三)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板書)

  老年人是相對脆弱的群體,其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害,諸如退休金不能按時足額發放甚至被無故停發或扣發幾年,不贍養老人,搶占老人住房,干涉老人再婚,打罵、侮辱、虐待老人等事件均時有發生。

  我國憲法、婚姻法明確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1、要承擔父母必要的生活費(板書)

  無論父母有否經濟收入,都應當表示自己的一份敬意。對于沒有經濟來源和生活困難的父母,所給老人的生活費標準,不能低于當地生活標準。如;北京市210元到290元。

  請同學們看看下面的案例,評析他們的行為:

  本報渭南訊  嫌兒子王海龍不贍養自己,富平縣曹村鎮陵前村62歲的老漢王慶林深夜掄起鐵耙砸向兒子一家4口,隨后喝下農藥,用失效農藥自殺未遂。昨日凌晨,犯罪嫌疑人王慶林已被警方控制。 

  昨日上午,記者在富平縣人民醫院見到受重傷的王海龍一家4口,4人均頭部受傷,王海龍的妻子傷勢最重,目前尚未脫離危險。10歲和7歲的兩個女兒滿臉淚水,驚恐萬分。而王海龍還不知道下毒手的竟是他的父親。 

  富平縣公安局曹村派出所所長劉建偉說,昨日凌晨1時許他們趕到現場后,一方面緊急將受傷的4人送往醫院救治;一方面展開偵查,在王慶林家的炕洞中搜出作案兇器———農用三齒鋼筋鐵耙。一個多小時后警方就將犯罪嫌疑人王慶林控制,通過連夜突審,王慶林交代了犯罪事實。 

  據王慶林交代,4月12日晚11時許,他悄悄起床把屋里保險絲拔掉,然后拿了鐵耙子先走進王海龍的房子,照準其頭部砸了兩下,接著又去兒媳和兩個孫女的房間砸傷母女3人。作案后他立即喝了早已準備好的農藥躺在炕上等死,誰知農藥失效。這時兒子爬到他屋里讓他報案,他假裝去報案卻再次跳崖自殺,由于崖太低也未成功。 

  對于作案原因,王慶林說他膝下有三個兒子,王海龍是老大。1996年老伴去世后,王海龍雖與他共住一院,但一直不管他生活,不給他糧和錢,并種了分給他的田地,分家6年來,王海龍總共只給了他70元,兒媳還經常對他破口大罵,兩個孫女也受父母的影響,對他很不好。他實在是不想活了,才做了這樣的傻事。      

  ——《華商報》 2003年4月14日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王海龍作為王慶林的兒子,卻未盡自己贍養老人的義務,是違法行為;王慶林完全有權依照法律要求兒子付給贍養費,但他卻采用了非法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他們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2、在精神上給予父母必要的慰藉(板書)

  子女要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帶父母散步、購物、逛公園等,使他們生活安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父母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給他們精神上的扶慰及物質上的支持,這是中華民族代相傳的家庭美德,也是法律賦予社會成員的一項基本義務。

  你們知道嗎?在世界其他國家,人們同樣珍重父母的養育之恩。“父親節”、“母親節”,由來已久。聯合國自1990年起,把每年10月1日定為“國際老人節”,1999年為國際老人年。

  以上是父母與子女間的權利義務,夫妻間同樣有相互的權利義務。其中:

  (四)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板書)

  1、計劃生育是我國調節人口再生產的具體措施。(板書)

  結婚就組成家庭,生育子女要履行法律規定的計劃生育的義務。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是利民、利家、利國的措施。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板書)

  回族聚居的寧夏南部西海固地區土地貧瘠,旱災頻繁,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在西海固地區,群眾中“多子多福”的觀念曾根深蒂固。

  前些年,因人口過快增長,給當地經濟建設、生態保護以及民族教育等帶來不少問題。從2000年開始,寧夏回族自治區著意探索計劃生育工作新路子,在這個地區實施“少生快富”工程,以獎勵代替處罰的傳統做法:對少生戶一次性獎勵1000元到6000元致富資金,并多劃分責任田,優先安排扶貧貼息貸款;免除獨生子女父母5年義務工、由政府出資為他們辦理農村養老保險等優惠政策,響應婚育新風的育齡農村夫婦不斷增多。

  據來自寧夏計劃生育部門的信息,實施“少生快富”工程3年間,包括西吉、海原、固原等8縣的西海固地區總共減少了2萬應生人口。

  小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了解了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理解了子女怎樣做才符合法律規定的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了解了響應國家號召,晚婚、晚育及計劃生育的要求。

  鞏固新課:

  請根據這節課所學的知識發表你對下面這件事的看法:

  廣東省肇慶市某鎮的陳老伯夫婦含辛茹苦地把兒子撫養成人,不料,兒子結婚后竟拒絕贍養父母。一日,兒子作了一首打油詩:“爹同志,娘同志,爹娘兩位老同志,新時代興新辦法,各人掙錢各人花。”對此,陳老伯很氣憤,“以牙還牙”地回贈了一首:“兒同志,媳同志,兒媳兩位少同志,生兒育女我有罪,二十年后你嘗味。”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 篇5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能力: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父母或子女未履行家庭關系中的法定義務要受到道德譴責,要承擔法律責任。提高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判斷家庭關系中違法犯罪現象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師講解,幫助學生了解父母與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產生的兩種情況。通過對一些案例的分析,了解家庭關系中的義務。通過對一些問題的討論,加深學生對有關權利義務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讓學生對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的父母,能通過合法途徑,維護受撫養的權利。提高對依法贍養父母和老人的認識,力所能及地為父母和老人做事。

  教材分析:

  1、內容及結構分析:本框是第十課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關系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直接的關系。未成年學生在家庭關系中有什么權利,成年后要承擔什么義務,正是他們所需要了解的而且及早形成“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的觀念,對于他們成年后自覺履行贍養義務很有好處。教材首先在本框的引言中介紹了家庭的含義,家庭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正確處理家庭關系的法律依據。后面的教學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父母與子女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產生;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2、重點分析:“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是本框的教學重點。

  說它是重點,是因為:一、從倫理道德來講,敬老扶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贍養老人天理難容。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孝道,兒女孝道的意愿,稱為孝心,兒女孝親的行為,稱為孝行,孝心和孝行就是孝道。我國從古到今,對父母一片孝心的感人故事數不勝數,與日月同輝。二、我國人口年齡老齡化速度在加快,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將會日益加重。而在照顧撫養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又不高的情況下,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的負擔就會加重,特別是獨生子女尤為突出。而獨生子女中的大多數人從小享受家庭給予的照顧太多,很少想到甚至不會照顧別人,因此更有必要從小加強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傳統美德的教育,加強依法贍養老人的意識,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教法建議:

  本框教學內容與學生關系極為密切,教師在講解時可以讓學生充分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來認識公民在家庭中應履行哪些義務,自己應盡的義務是否盡到。或者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看一看社會上還有哪些不履行自己法定義務的現象。

  [導入  新課]

  投影:青海一9歲女童成了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2000年9月,陳瑾生父與胡生花由于感情原因離婚,陳瑾被判給母親撫養。2002年5月,胡生花與西寧市沈家寨村村民閻生福結婚,而當時閻也有一個9歲的男孩。

  今年3月17日19時許,年僅9歲的陳瑾從學校放學回家,與繼父之子冬冬到外面玩耍。晚飯時分,繼父閻生福與冬冬在套屋吃飯,母親胡生花由于剛生完小孩在坐月子,在臥室吃飯。母親的飯太多,欲分給小陳瑾一部分,遂叫小陳瑾去套屋拿碗準備進臥室時,繼父閻生福跟了過來,手里拿著碗砸向陳瑾面部。經診斷,陳瑾右眼球破裂,右眼外部皮膚大面積裂傷,右眼眶周圍深達骨頭的裂縫有四、五處,從傷口、鼻子中取出的碗渣有數塊,全部傷口縫合104針。據調查,家庭暴力貫穿在陳瑾生母的全部婚姻過程中,而最終又使陳瑾成為受害者。

  目前,閻生福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拘。   

  ——《中國青年報》 2003年4月11日

  提問:你認為這樣的家庭、這樣的遭遇會給陳瑾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重要環境,也是組成社會的細胞。家庭生活是否幸福和睦,不僅影響著成員的心理,也影響著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法律規定了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權利義務,約束公民正確處理家庭關系。

  二、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板書)

  家庭的含義: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緣基礎上,以夫妻關系為核心,包括父母、子女及其他親屬關系所組成的共同生活單位。

  (一)父母與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產生(板書)

  1、父母子女關系的產生(板書)

  (1)       血親——婚生和非婚生子女

  (2)       視同血親——如收養

  2、法律特征(板書)

  收養是公民依照法律規定領養他人子女為自己子女的法律行為。當收養關系成立,生父母關系即消除。養父母、養子女的權利義務同血親子女與父母間的權利義務相同。法律上還對養子女、非婚生子女、繼子女予以保護。

  (二)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板書)

  1、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板書)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是無條件的,即使父母離婚后,這種義務仍然存在。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如果沒有勞動能力的成年子女,且不能獨立生活,父母也同樣要承擔一定的經濟幫助。假如父母對未成年人和缺乏生活能力的子女沒有履行撫養義務,子女可以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引導學生看書上小薛的案例)

  舉例:為降低撫育費 父親竟狀告12歲親生女

  人民網南京5月20日電 現年46歲的李某原是南京一家公司的員工。去年9月他與第二任妻子經鼓樓法院調解離婚,時年11歲的親生女兒由其母親撫養,作為父親的李某每月支付女兒240元撫育費。可前不久,李某一紙訴狀遞到法院,狀告僅12歲的女兒敏敏(化名),要求法院減免其支付女兒的撫育費。對此,李某自己的理由是,現在病休在家,每月才400元生活費,還有與第一任妻子生的兒子需要撫養,自己現在難以維持家庭生活。女兒敏敏對此更是委屈,說什么也不同意父親再減免。 

  對這起少見的案件,鼓樓法院展開認真的調查了解,法庭發現李某是一名電工,今年2月底因考勤、定崗等問題與領導發生矛盾,遂以患病為由主動向單位提出病休申請,單位每月發放生活費。李某現在的生活狀況與離婚時并未發生很大變化,自動放棄工作崗位并不能說明喪失了勞動能力,現在經濟負擔較重不能作為狀告女兒的理由,因此李某的減免請求被法庭當場駁回。

  ——人民網

  2、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板書)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對他們的道德教育將決定我國21世紀的社會道德狀況。因此,教子弟立品行,家庭承擔更大的責任。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問題是,許多家長在教育子女立身做人方面至今存在比較嚴重的認識與行為脫節:要么一味溺愛、嬌寵、庇護;要么任其跋扈,一點不管;要么終日喝斥抑或教唆等等,到頭來,培養出來的孩子就如同魯迅先生說的:“在門內門前是暴君,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去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或“如暫出樊籠的小禽,它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平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密切配合,對促進學生發展進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也起著重要作用。

  今年的高考,對剛剛恢復組考權的湖南嘉禾縣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痛定思痛之后,該縣走出了2000年高考舞弊事件的陰影,全縣上下為誠信而戰,進行了嚴格周密的組考工作,兩天的高考,全縣沒有出現一起違紀舞弊事件。 高考前,每位家長都收到了縣招生辦《致考生家長的一封信》,要求教育子女遵守考試紀律,重塑嘉禾形象。

  3、父母對子女的保護(板書)

  父母對子女的保護包括:(1)用法律和道德對子女進行必要的行為約束。也就是說,教給子女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學會做什么。(2)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安全不受傷害,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舉例:天津:只顧試皮衣五歲女兒墜樓“馬虎”母親敗訴

  5歲女孩小雪隨母親到某商廈購物,玩耍過程中不慎從三樓扶梯旁跌落至一樓,嚴重摔傷。小雪的父母以商廈忽視購物安全為由,訴上法院索賠1萬4千余元。

  2002年3月14日16時許,小雪和母親一起到某商廈購物。行至三樓時,小雪的母親在扶梯口旁的一柜臺試穿皮衣,小雪則獨自在三樓上行扶梯旁玩耍。母親試完衣服到銀臺交款時,好動的小雪鉆入三樓上行扶梯與扶梯南側扶手之間,并向東走出約1米多后,墜落于商廈一樓自動扶梯旁。小雪摔傷后,被送到兒童醫院搶救,進行了40多天的住院治療。經診斷,小雪頭部多處血腫,右橈尺骨折,右股骨干骨折。

  和平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小雪作為未成年人隨母購物,其母有義務照顧好小雪的安全。而其母只顧自己試衣、付款,完全忽視小雪作為5歲幼童在公共場所脫離監護后可能產生的危險,致使小雪摔傷。小雪的父母雖提出其受傷是由于商廈的安全防范措施不當造成,但卻未能提供證據,且小雪并不是在使用扶梯的過程中摔傷,因此其摔傷后果應由其法定監護人母親來承擔。鑒于某商廈表示愿意給付小雪3千元的撫慰金,法院依法予以照準。 

  ——北方網2002年11月01日 

  (三)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板書)

  老年人是相對脆弱的群體,其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害,諸如退休金不能按時足額發放甚至被無故停發或扣發幾年,不贍養老人,搶占老人住房,干涉老人再婚,打罵、侮辱、虐待老人等事件均時有發生。

  我國憲法、婚姻法明確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1、要承擔父母必要的生活費(板書)

  無論父母有否經濟收入,都應當表示自己的一份敬意。對于沒有經濟來源和生活困難的父母,所給老人的生活費標準,不能低于當地生活標準。如;北京市210元到290元。

  請同學們看看下面的案例,評析他們的行為:

  本報渭南訊  嫌兒子王海龍不贍養自己,富平縣曹村鎮陵前村62歲的老漢王慶林深夜掄起鐵耙砸向兒子一家4口,隨后喝下農藥,用失效農藥自殺未遂。昨日凌晨,犯罪嫌疑人王慶林已被警方控制。 

  昨日上午,記者在富平縣人民醫院見到受重傷的王海龍一家4口,4人均頭部受傷,王海龍的妻子傷勢最重,目前尚未脫離危險。10歲和7歲的兩個女兒滿臉淚水,驚恐萬分。而王海龍還不知道下毒手的竟是他的父親。 

  富平縣公安局曹村派出所所長劉建偉說,昨日凌晨1時許他們趕到現場后,一方面緊急將受傷的4人送往醫院救治;一方面展開偵查,在王慶林家的炕洞中搜出作案兇器———農用三齒鋼筋鐵耙。一個多小時后警方就將犯罪嫌疑人王慶林控制,通過連夜突審,王慶林交代了犯罪事實。 

  據王慶林交代,4月12日晚11時許,他悄悄起床把屋里保險絲拔掉,然后拿了鐵耙子先走進王海龍的房子,照準其頭部砸了兩下,接著又去兒媳和兩個孫女的房間砸傷母女3人。作案后他立即喝了早已準備好的農藥躺在炕上等死,誰知農藥失效。這時兒子爬到他屋里讓他報案,他假裝去報案卻再次跳崖自殺,由于崖太低也未成功。 

  對于作案原因,王慶林說他膝下有三個兒子,王海龍是老大。1996年老伴去世后,王海龍雖與他共住一院,但一直不管他生活,不給他糧和錢,并種了分給他的田地,分家6年來,王海龍總共只給了他70元,兒媳還經常對他破口大罵,兩個孫女也受父母的影響,對他很不好。他實在是不想活了,才做了這樣的傻事。      

  ——《華商報》 2003年4月14日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王海龍作為王慶林的兒子,卻未盡自己贍養老人的義務,是違法行為;王慶林完全有權依照法律要求兒子付給贍養費,但他卻采用了非法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他們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2、在精神上給予父母必要的慰藉(板書)

  子女要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帶父母散步、購物、逛公園等,使他們生活安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父母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給他們精神上的扶慰及物質上的支持,這是中華民族代相傳的家庭美德,也是法律賦予社會成員的一項基本義務。

  你們知道嗎?在世界其他國家,人們同樣珍重父母的養育之恩。“父親節”、“母親節”,由來已久。聯合國自1990年起,把每年10月1日定為“國際老人節”,1999年為國際老人年。

  以上是父母與子女間的權利義務,夫妻間同樣有相互的權利義務。其中:

  (四)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板書)

  1、計劃生育是我國調節人口再生產的具體措施。(板書)

  結婚就組成家庭,生育子女要履行法律規定的計劃生育的義務。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是利民、利家、利國的措施。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板書)

  回族聚居的寧夏南部西海固地區土地貧瘠,旱災頻繁,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在西海固地區,群眾中“多子多福”的觀念曾根深蒂固。

  前些年,因人口過快增長,給當地經濟建設、生態保護以及民族教育等帶來不少問題。從2000年開始,寧夏回族自治區著意探索計劃生育工作新路子,在這個地區實施“少生快富”工程,以獎勵代替處罰的傳統做法:對少生戶一次性獎勵1000元到6000元致富資金,并多劃分責任田,優先安排扶貧貼息貸款;免除獨生子女父母5年義務工、由政府出資為他們辦理農村養老保險等優惠政策,響應婚育新風的育齡農村夫婦不斷增多。

  據來自寧夏計劃生育部門的信息,實施“少生快富”工程3年間,包括西吉、海原、固原等8縣的西海固地區總共減少了2萬應生人口。

  小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了解了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理解了子女怎樣做才符合法律規定的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了解了響應國家號召,晚婚、晚育及計劃生育的要求。

  鞏固新課:

  請根據這節課所學的知識發表你對下面這件事的看法:

  廣東省肇慶市某鎮的陳老伯夫婦含辛茹苦地把兒子撫養成人,不料,兒子結婚后竟拒絕贍養父母。一日,兒子作了一首打油詩:“爹同志,娘同志,爹娘兩位老同志,新時代興新辦法,各人掙錢各人花。”對此,陳老伯很氣憤,“以牙還牙”地回贈了一首:“兒同志,媳同志,兒媳兩位少同志,生兒育女我有罪,二十年后你嘗味。”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 篇6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能力: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父母或子女未履行家庭關系中的法定義務要受到道德譴責,要承擔法律責任。提高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判斷家庭關系中違法犯罪現象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師講解,幫助學生了解父母與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產生的兩種情況。通過對一些案例的分析,了解家庭關系中的義務。通過對一些問題的討論,加深學生對有關權利義務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讓學生對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的父母,能通過合法途徑,維護受撫養的權利。提高對依法贍養父母和老人的認識,力所能及地為父母和老人做事。

  教材分析:

  1、內容及結構分析:本框是第十課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關系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直接的關系。未成年學生在家庭關系中有什么權利,成年后要承擔什么義務,正是他們所需要了解的而且及早形成“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的觀念,對于他們成年后自覺履行贍養義務很有好處。教材首先在本框的引言中介紹了家庭的含義,家庭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正確處理家庭關系的法律依據。后面的教學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父母與子女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產生;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2、重點分析:“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是本框的教學重點。

  說它是重點,是因為:一、從倫理道德來講,敬老扶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贍養老人天理難容。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孝道,兒女孝道的意愿,稱為孝心,兒女孝親的行為,稱為孝行,孝心和孝行就是孝道。我國從古到今,對父母一片孝心的感人故事數不勝數,與日月同輝。二、我國人口年齡老齡化速度在加快,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將會日益加重。而在照顧撫養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又不高的情況下,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的負擔就會加重,特別是獨生子女尤為突出。而獨生子女中的大多數人從小享受家庭給予的照顧太多,很少想到甚至不會照顧別人,因此更有必要從小加強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傳統美德的教育,加強依法贍養老人的意識,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教法建議:

  本框教學內容與學生關系極為密切,教師在講解時可以讓學生充分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來認識公民在家庭中應履行哪些義務,自己應盡的義務是否盡到。或者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看一看社會上還有哪些不履行自己法定義務的現象。

  [導入  新課]

  投影:青海一9歲女童成了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2000年9月,陳瑾生父與胡生花由于感情原因離婚,陳瑾被判給母親撫養。2002年5月,胡生花與西寧市沈家寨村村民閻生福結婚,而當時閻也有一個9歲的男孩。

  今年3月17日19時許,年僅9歲的陳瑾從學校放學回家,與繼父之子冬冬到外面玩耍。晚飯時分,繼父閻生福與冬冬在套屋吃飯,母親胡生花由于剛生完小孩在坐月子,在臥室吃飯。母親的飯太多,欲分給小陳瑾一部分,遂叫小陳瑾去套屋拿碗準備進臥室時,繼父閻生福跟了過來,手里拿著碗砸向陳瑾面部。經診斷,陳瑾右眼球破裂,右眼外部皮膚大面積裂傷,右眼眶周圍深達骨頭的裂縫有四、五處,從傷口、鼻子中取出的碗渣有數塊,全部傷口縫合104針。據調查,家庭暴力貫穿在陳瑾生母的全部婚姻過程中,而最終又使陳瑾成為受害者。

  目前,閻生福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拘。   

  ——《中國青年報》 2003年4月11日

  提問:你認為這樣的家庭、這樣的遭遇會給陳瑾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重要環境,也是組成社會的細胞。家庭生活是否幸福和睦,不僅影響著成員的心理,也影響著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法律規定了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權利義務,約束公民正確處理家庭關系。

  二、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板書)

  家庭的含義: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緣基礎上,以夫妻關系為核心,包括父母、子女及其他親屬關系所組成的共同生活單位。

  (一)父母與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產生(板書)

  1、父母子女關系的產生(板書)

  (1)       血親——婚生和非婚生子女

  (2)       視同血親——如收養

  2、法律特征(板書)

  收養是公民依照法律規定領養他人子女為自己子女的法律行為。當收養關系成立,生父母關系即消除。養父母、養子女的權利義務同血親子女與父母間的權利義務相同。法律上還對養子女、非婚生子女、繼子女予以保護。

  (二)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板書)

  1、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板書)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是無條件的,即使父母離婚后,這種義務仍然存在。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如果沒有勞動能力的成年子女,且不能獨立生活,父母也同樣要承擔一定的經濟幫助。假如父母對未成年人和缺乏生活能力的子女沒有履行撫養義務,子女可以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引導學生看書上小薛的案例)

  舉例:為降低撫育費 父親竟狀告12歲親生女

  人民網南京5月20日電 現年46歲的李某原是南京一家公司的員工。去年9月他與第二任妻子經鼓樓法院調解離婚,時年11歲的親生女兒由其母親撫養,作為父親的李某每月支付女兒240元撫育費。可前不久,李某一紙訴狀遞到法院,狀告僅12歲的女兒敏敏(化名),要求法院減免其支付女兒的撫育費。對此,李某自己的理由是,現在病休在家,每月才400元生活費,還有與第一任妻子生的兒子需要撫養,自己現在難以維持家庭生活。女兒敏敏對此更是委屈,說什么也不同意父親再減免。 

  對這起少見的案件,鼓樓法院展開認真的調查了解,法庭發現李某是一名電工,今年2月底因考勤、定崗等問題與領導發生矛盾,遂以患病為由主動向單位提出病休申請,單位每月發放生活費。李某現在的生活狀況與離婚時并未發生很大變化,自動放棄工作崗位并不能說明喪失了勞動能力,現在經濟負擔較重不能作為狀告女兒的理由,因此李某的減免請求被法庭當場駁回。

  ——人民網

  2、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板書)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對他們的道德教育將決定我國21世紀的社會道德狀況。因此,教子弟立品行,家庭承擔更大的責任。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問題是,許多家長在教育子女立身做人方面至今存在比較嚴重的認識與行為脫節:要么一味溺愛、嬌寵、庇護;要么任其跋扈,一點不管;要么終日喝斥抑或教唆等等,到頭來,培養出來的孩子就如同魯迅先生說的:“在門內門前是暴君,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去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或“如暫出樊籠的小禽,它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平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密切配合,對促進學生發展進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也起著重要作用。

  今年的高考,對剛剛恢復組考權的湖南嘉禾縣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痛定思痛之后,該縣走出了2000年高考舞弊事件的陰影,全縣上下為誠信而戰,進行了嚴格周密的組考工作,兩天的高考,全縣沒有出現一起違紀舞弊事件。 高考前,每位家長都收到了縣招生辦《致考生家長的一封信》,要求教育子女遵守考試紀律,重塑嘉禾形象。

  3、父母對子女的保護(板書)

  父母對子女的保護包括:(1)用法律和道德對子女進行必要的行為約束。也就是說,教給子女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學會做什么。(2)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安全不受傷害,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舉例:天津:只顧試皮衣五歲女兒墜樓“馬虎”母親敗訴

  5歲女孩小雪隨母親到某商廈購物,玩耍過程中不慎從三樓扶梯旁跌落至一樓,嚴重摔傷。小雪的父母以商廈忽視購物安全為由,訴上法院索賠1萬4千余元。

  2002年3月14日16時許,小雪和母親一起到某商廈購物。行至三樓時,小雪的母親在扶梯口旁的一柜臺試穿皮衣,小雪則獨自在三樓上行扶梯旁玩耍。母親試完衣服到銀臺交款時,好動的小雪鉆入三樓上行扶梯與扶梯南側扶手之間,并向東走出約1米多后,墜落于商廈一樓自動扶梯旁。小雪摔傷后,被送到兒童醫院搶救,進行了40多天的住院治療。經診斷,小雪頭部多處血腫,右橈尺骨折,右股骨干骨折。

  和平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小雪作為未成年人隨母購物,其母有義務照顧好小雪的安全。而其母只顧自己試衣、付款,完全忽視小雪作為5歲幼童在公共場所脫離監護后可能產生的危險,致使小雪摔傷。小雪的父母雖提出其受傷是由于商廈的安全防范措施不當造成,但卻未能提供證據,且小雪并不是在使用扶梯的過程中摔傷,因此其摔傷后果應由其法定監護人母親來承擔。鑒于某商廈表示愿意給付小雪3千元的撫慰金,法院依法予以照準。 

  ——北方網2002年11月01日 

  (三)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板書)

  老年人是相對脆弱的群體,其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害,諸如退休金不能按時足額發放甚至被無故停發或扣發幾年,不贍養老人,搶占老人住房,干涉老人再婚,打罵、侮辱、虐待老人等事件均時有發生。

  我國憲法、婚姻法明確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1、要承擔父母必要的生活費(板書)

  無論父母有否經濟收入,都應當表示自己的一份敬意。對于沒有經濟來源和生活困難的父母,所給老人的生活費標準,不能低于當地生活標準。如;北京市210元到290元。

  請同學們看看下面的案例,評析他們的行為:

  本報渭南訊  嫌兒子王海龍不贍養自己,富平縣曹村鎮陵前村62歲的老漢王慶林深夜掄起鐵耙砸向兒子一家4口,隨后喝下農藥,用失效農藥自殺未遂。昨日凌晨,犯罪嫌疑人王慶林已被警方控制。 

  昨日上午,記者在富平縣人民醫院見到受重傷的王海龍一家4口,4人均頭部受傷,王海龍的妻子傷勢最重,目前尚未脫離危險。10歲和7歲的兩個女兒滿臉淚水,驚恐萬分。而王海龍還不知道下毒手的竟是他的父親。 

  富平縣公安局曹村派出所所長劉建偉說,昨日凌晨1時許他們趕到現場后,一方面緊急將受傷的4人送往醫院救治;一方面展開偵查,在王慶林家的炕洞中搜出作案兇器———農用三齒鋼筋鐵耙。一個多小時后警方就將犯罪嫌疑人王慶林控制,通過連夜突審,王慶林交代了犯罪事實。 

  據王慶林交代,4月12日晚11時許,他悄悄起床把屋里保險絲拔掉,然后拿了鐵耙子先走進王海龍的房子,照準其頭部砸了兩下,接著又去兒媳和兩個孫女的房間砸傷母女3人。作案后他立即喝了早已準備好的農藥躺在炕上等死,誰知農藥失效。這時兒子爬到他屋里讓他報案,他假裝去報案卻再次跳崖自殺,由于崖太低也未成功。 

  對于作案原因,王慶林說他膝下有三個兒子,王海龍是老大。1996年老伴去世后,王海龍雖與他共住一院,但一直不管他生活,不給他糧和錢,并種了分給他的田地,分家6年來,王海龍總共只給了他70元,兒媳還經常對他破口大罵,兩個孫女也受父母的影響,對他很不好。他實在是不想活了,才做了這樣的傻事。      

  ——《華商報》 2003年4月14日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王海龍作為王慶林的兒子,卻未盡自己贍養老人的義務,是違法行為;王慶林完全有權依照法律要求兒子付給贍養費,但他卻采用了非法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他們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2、在精神上給予父母必要的慰藉(板書)

  子女要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帶父母散步、購物、逛公園等,使他們生活安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父母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給他們精神上的扶慰及物質上的支持,這是中華民族代相傳的家庭美德,也是法律賦予社會成員的一項基本義務。

  你們知道嗎?在世界其他國家,人們同樣珍重父母的養育之恩。“父親節”、“母親節”,由來已久。聯合國自1990年起,把每年10月1日定為“國際老人節”,1999年為國際老人年。

  以上是父母與子女間的權利義務,夫妻間同樣有相互的權利義務。其中:

  (四)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板書)

  1、計劃生育是我國調節人口再生產的具體措施。(板書)

  結婚就組成家庭,生育子女要履行法律規定的計劃生育的義務。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是利民、利家、利國的措施。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板書)

  回族聚居的寧夏南部西海固地區土地貧瘠,旱災頻繁,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在西海固地區,群眾中“多子多福”的觀念曾根深蒂固。

  前些年,因人口過快增長,給當地經濟建設、生態保護以及民族教育等帶來不少問題。從2000年開始,寧夏回族自治區著意探索計劃生育工作新路子,在這個地區實施“少生快富”工程,以獎勵代替處罰的傳統做法:對少生戶一次性獎勵1000元到6000元致富資金,并多劃分責任田,優先安排扶貧貼息貸款;免除獨生子女父母5年義務工、由政府出資為他們辦理農村養老保險等優惠政策,響應婚育新風的育齡農村夫婦不斷增多。

  據來自寧夏計劃生育部門的信息,實施“少生快富”工程3年間,包括西吉、海原、固原等8縣的西海固地區總共減少了2萬應生人口。

  小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了解了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理解了子女怎樣做才符合法律規定的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了解了響應國家號召,晚婚、晚育及計劃生育的要求。

  鞏固新課:

  請根據這節課所學的知識發表你對下面這件事的看法:

  廣東省肇慶市某鎮的陳老伯夫婦含辛茹苦地把兒子撫養成人,不料,兒子結婚后竟拒絕贍養父母。一日,兒子作了一首打油詩:“爹同志,娘同志,爹娘兩位老同志,新時代興新辦法,各人掙錢各人花。”對此,陳老伯很氣憤,“以牙還牙”地回贈了一首:“兒同志,媳同志,兒媳兩位少同志,生兒育女我有罪,二十年后你嘗味。”

第十課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精選6篇) 相關內容:
  • 國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利,公民要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精選4篇)

    [復習提問]我國為什么要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法對我國普及義務教育有何作用?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目前只能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就教育自身發展而言,中小學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對于提高我國的民...

  • 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精選14篇)

    教學內容分析:“父母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既是第二框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重點內容。因為從法律角度看待父母子女間的關系就是父母與子女的權利義務關系。這對于初二的學生最應該了解的。...

  • 公民在婚姻關系中的權利(精選10篇)

    公民在婚姻關系中的權利 教學設計(二)復習提問公民的人身權利包括哪些內容?導入新課在社會生活中,人身權利對公民來說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我們每一個公民又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之中,家庭成員彼此之間不僅存在著自然的血緣關系,還存...

  • 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精選4篇)

    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執法機關,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教學設計(二)馮變萍 裕中中學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教育學生受到非法侵害,要運用法律武器或到執法機關去控告、起訴,即依法維權。...

  • 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有效手段 教學設計(通用6篇)

    控告檢舉、正當防衛是公民河東區七十五中學 龔衛教學目標識記1.控告檢舉的含義及形式;2.正當防衛的含義。理解1.列舉事例和有關資料,表明控告檢舉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2.列舉事例和有關資料,進一步理解正當防衛必須具備的四個條件。...

  • 第十五課 公民要依法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精選4篇)

    第十五課公民要依法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教學目標一、認知目標 識記: 1、正當防衛的含義。 2、公安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職能。 3、我國三個訴論法律的名稱。...

  • 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教學設計(精選4篇)

    甘灑中學 黃瑩清教學目標1、識記:義務教育的含義和特征;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在實施義務教育中的責任。2、理解:從國家強制性、普遍性和免費性三個方面說明義務教育的特征;列舉實例表明國家、社會、學校、家庭要依法保證兒童和少年接...

  • 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的保護(精選7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障我國消費者享有的權利;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重要法律地位。過程與方法:通過情景設置,課堂調查,課下探究等形式培養學生歸納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結合個人生...

  •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案(精選2篇)

    課 題第七課 第二節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課 時本學期第___課時日 期本單元第 _課時課 型新授復備人審核人感知目標學 習目 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尊重法律,尊重權利,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八年級政治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熟女毛毛多熟妇人妻aⅴ在线毛片 | 日本国产片在线免费观看 | 成人高潮片免费软件69视频 | 亚洲五区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久久久 | 91精品视频在线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精品二区 | 成人福利网站 | 无码专区3D动漫精品免费 | 麻豆啪啪| 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 美女内射毛片在线看免费人动物 | 综合国产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 国产亚洲精品无 | 中文字幕制服狠久久日韩二区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综合成色在线视频 | 九九热精品国产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金桔影视 | 亚洲色婷婷久久久综合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wwwwxxxxx日本 | 国产女人和拘做受视频免费 | a级毛片蜜桃成熟时2免费观看 | 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 |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婷婷 | 91多人xxx少妇 | 热久久视久久精品2019 |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 四川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3d肉蒲团快播种子 | 麻豆传传媒久久久爱 | 日韩在线黄色片 |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天海翼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