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案(通用4篇)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內容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是八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二框內容,本框內容側重圍繞如何避開網絡負面影響,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主要從學會自我保護與遵守網絡規則兩方面來談。
(二)教學目標的
1、知識能力目標:
懂得在網絡交往中學會自我保護,知道網絡交往要遵守道德,懂得上網要遵守法律。掌握在網絡交往中遵守道德,踐行法律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漫畫分析、案例分析,訪談,辯論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強化規則意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抑惡揚善、遵守網絡規則的意識,樹立凈化網絡環境的責任意識,強化規則意識。
教學目標確定的依據①針對現實現狀②課標的具體要求
(三)教學重、難點
把激發學生自我保護與自覺遵守網絡規則的強烈愿望,定為教學的重點,把正確認識網絡中的自由程度定為教學難點。
我之所以確定以上兩點為重難點,是因為認同與應用必須首先有愿望,自由不是絕對的自由,它受一定規則等的制約,自由是有一定的限度。
二、學情分析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成為新的網民。互聯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受不良信息的影響,缺乏自制力的中學生很容易受到傷害,甚至因此違德違紀違法,針對學生的成長問題,有必要讓學生學會“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
如果沒有對學情的了解分析研究,就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案 篇2
授課者:三明市列東中學 林秀芳 指導者:三明市教科所 王畢珍
【教學內容】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二節《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
【學情分析】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成為新的網民。中學生作為網絡交往的主體,既參與構建網絡文化,同時也深受網絡文化的影響。其中,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處理網下生活與網絡生活的區別,把過多的時間花費在網絡上;網上信息良莠不齊,受不良信息的影響,缺乏自制力的中學生很容易受到傷害,甚至因此違德違紀違法。由于網絡環境不是十分干凈,學生在享受網絡交往帶來樂趣的同時,也深受一些網絡危害的侵害。中學生該如何保護自己?避開網絡危害,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是現在中學生教育中存在的一個重要課題。
【鏈接課標】
本課依據的課程標準是“了解我與他人、我與社會的的道德規范”,“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的復雜,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斷辨別是非的能力,能夠負責任地做出選擇”,“熱愛科學、尊重規則、尊重法律”,“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遵守網絡規則的意識,享受健康網絡生活的追求。
能力目標: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培養網上自我保護的能力,遵守道德、踐行法律的能力。
知識目標:知道網絡的“利”與“弊”和網絡交往規則,掌握網上自我保護知識。
【教學策略】
教法選擇:情境教學法、直觀演示法、分析歸納法
學法引導:討論法、參與法、歸納法
課堂組織形式:常規課
教具媒體組合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程資源開發利用:課本、網絡資源、課堂生成資源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網絡交往中如何做到“趨利避害”。
教學難點:如何學會保護自己,避開網絡危害。
【課前準備】
1、搜集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2、查找有關網絡危害及網絡交往的資料和要求。
【課時安排】一課時
【板書設計】
第六課第二框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
利 學會自我保護
網絡 趨利避害
弊 遵守網絡規則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新
課
導
入 課前播放北京奧運會圖片。
話說北京奧運及信息獲取的渠道。
1、課前欣賞有關奧運的圖片從身心兩方面做好上課準備。
2、圍繞奧運發表看法,說明渠道。 教師提問:你認為北京奧運會最精彩或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并引導學生說明渠道,引出“網絡”這一話題。
通過圖片資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話說奧運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進入課題。
新
課
教
學 活動一:網際人生,享受無限
說一說:網絡還為我們提供了哪些便利? 學生個體探究說出網絡的積極作用。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補充網絡的“利”。
學生個體探究,感受網絡所提供的種種便利。
活動二:網絡交往,趨利避害
1、網上會友
1、學生上臺點擊
學生依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回答
1、教師設問:小星同學遇到了什么麻煩?該怎么辦?
在網絡交往中,這件事告訴我們應當怎么做?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體會,有利于理解“網絡具有不安全性”,要有安全意識和維護網絡安全的意識。
2、現場調查《我們身邊的的網絡危害》
(1)沉迷網絡游戲
(2)陌生網友見面
(3)網絡惡搞
(4)網絡色情
2、以舉手的方式選出認為對我們青少年危害最大的“網毒”。
結合材料思索并回答問題。 2、將學生的選擇結果輸入電腦,生成數據柱狀圖,引導學生按柱狀圖的高低排列順序進行分析。
展示材料,提出問題;①沉迷網絡游戲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避免這一危害?
②遇到陌生網友見面邀請,你該如何應對?
③與網絡惡搞者面對面,你想跟他們說些什么?
④面對網絡色情的內容,我們該如何為自己筑起一道青春防線? 現場調查既有利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也符合新課程教學中生成性理念,符合所教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更具針對性。
按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分析網絡危害的過程中,既達到了傳授教材內容的目的,也自然地將正確的做法滲透給了學生。
活動三:群策群力——安全上網自我保護小竅門
通過小組討論共同編寫形式展開,最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本組成果。 學生編寫安全上網自我保護小竅門,全班交流并展示。 教師提出要求,將各小組學生課堂編寫安全上網自我保護小竅門,匯總形成班級安全上網自我保護小竅門。 從形式上講,體現了一個“新”字。從內容上講,給學生創設了課堂實踐的情境,為課堂知識在課外得以延伸埋好伏筆。
課堂小結 1、提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的收獲或體會是什么?
2、教師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網絡就像一把鋒利的“雙刃劍”,有利又有弊。它既為我們提供了許多便利,也對部分網絡使用者造成傷害。因此,我們要趨利避害,要學會保護自己,自覺遵守網絡規則,從而盡情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祝愿你們的青春能在e時代閃光。 鞏固課堂知識,進一步提高認識。
布置作業
根據這堂課所學的內容,反思自己在網絡交往過程中,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并提出改進的方法和措施。
實現教學內容的內化,達到知行統一。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網絡具有虛擬性、兩面性等特點,對待網絡既不因為害怕而回避,也不因無知而上當受騙。
(二)學會自我保護,遵守網絡規則,享受健康的網絡生活。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難點:如何抵制網絡垃圾(黃毒)的誘惑;正確理解“網絡世界不是隨心所欲,它和現實世界一樣需要遵循共同的規則”的道理。
教學重點:使學生懂得“網絡交往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讓學生學會在網絡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有效方法,積極預防網絡危害。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七嘴八舌話時尚
展示“mm、gg、pp、88、9494、cu”等網絡時尚詞語,學生解釋這些網絡語言的含義。
(二)大組pk賽:全神貫注考眼力
播放flash短片
以“網絡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便捷?”為考題,進行組組對抗。
(三)忐忑不安求幫助
以qq聊天時收到不明網址為話題,請求學生幫助“我可以點擊嗎?”
讓學生理解“網絡具有不安全性”,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時時提高警惕。
(四)奇思秒想猜結局
出示漫畫《尷尬的約會》,學生猜漫畫結局。
讓學生理解“網絡具有虛擬性”,不要輕易將自己信息告訴對方,不要輕易與陌生網友見面。
提問:如果你準備去約會網友,你會如何保護自己?
溫馨提示:誘惑永遠存在,陷阱就在身邊。只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才能免受傷害。
展示材料:《上網買手機被騙千余元》(進一步演繹結論)
(五)各抒己見話論壇
案例一:《南寧十四中校花》
思 考:
1、看了《南寧十四中校花》的帖子后,你有什么感想?
2、你能列舉網絡中類似的不文明行為嗎?
3、我們應該怎么來共同維護健康的網絡?
網絡交往要遵守道德規范
案例二:《絕情炸彈》
思 考:
1、小李是抱著什么心態去制造“絕情炸彈”的?
2、小李的行為會給社會造成哪些嚴重危害?該如何去處理小李的行為?
網絡交往要遵守法律
(六)群策群力編秘笈
學生根據網絡宣傳漫畫的內容,編寫《網絡交往秘笈》
將學生課堂編寫的網絡交往秘訣,匯編成《班級網絡交往公約》
(七)與網絡有約——網絡設計宣傳大賽
為了引導同學們全面認識網絡,科學、合理地使用網絡,倡導積極健康向上的網絡氣氛。學校團委組織“與網絡有約”網絡宣傳設計大賽。
形式:改編歌詞,宣傳畫,編寫宣傳語
(六)總 結
網絡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
網絡是先進的,也是危險的。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卻充滿著陷阱和誘惑。
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自覺遵守網絡規則,從而盡情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網絡交往的兩大特點。
2、能力目標:正確使用網絡,使之為學習和生活服務,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目標:引導學生自我保護,遵守網絡規則,享受健康的網絡網絡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
教學難點:增強學生的自制力,將網絡作為工具,為我所用。
三、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情感體驗教學法、討論法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通過實話實說這一環節引入課題
活動一:關于“是否與網友見面”的討論
第一步:討論“是否與網友見面”將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兩組展開辯論。
正方觀點:不該與網友見面,因為網絡匿名性決定了網絡上的人都不是真實的,而且上網交友者,通常是在現實生活中人際關系較不滿足的,在網上為了給人好的印象,往往會夸大優點,忽視缺點,以此在網絡中尋求滿足,因此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再次重申我方觀點,切不可輕易見面,尤其是與異性網友見面,更要慎重。
反方觀點:可以與網友見面,因為可以滿足好奇心,可以多一個朋友,俗話說“朋友多了好辦事”,也可以相互促進,取長補短。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發言十分精彩,體現了網絡的利弊兩面性。
第二步:請同學們一起為教材p70中的梅平出主意
教材講述了一個梅平交網友的故事,要學生結合具體情景討論三個問題:
第一,梅平能與天馬見面嗎?為什么?
這里會有兩種意見。一種是“能”。理由是:網上溝通得好,也許網下能做朋友。并非所有的網友都是壞人;與人交往總是要從陌生人開始。另一種是“不能”,梅平只是八年級的女學生,假如見到的是壞人呢,不一定能斗得過他,太危險。不能為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放棄必要的警惕,否則后悔莫及。討論中要讓學生把各自的意見都擺出來,讓他們自己做出判斷。
第二,梅平會見天馬,可能有幾種情況?這些結果會對她的生活產生什么影響?
這里至少有三種結果。一是好的結果,遇到一個好人,做了生活中知心的朋友,成為一段佳話。二是很壞的結果,網友是名不法分子,對梅平作出身心傷害,給梅平今后的生活留下陰影。三是失望,網友氣質極差,與網上所偽裝的不一樣,自然分手。
第三,梅平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還可向誰求助?(向父母、師長,以及身邊熟悉、信任的人求助;向社會公共服務機構求助。)
教師小結:與網友見面很不安全,因為網絡交往對象看不見,摸不著,網友在網上與網下表現的截然不同,因而與網友見面應該加強自我保護,尤其是女性和未成年人,往往是受害者。
活動二:如何抵御網絡的不良誘惑
第一步:學生講述教材的故事
小齊常到網上找資料,有一天,屏幕上突然跳出一個陌生的畫面,他帶著好奇,打開網頁,屏幕上的畫面令他面紅耳赤,嚇得立刻關掉,可是再次上網,又禁不住,再次打開,從此而一發不可收拾。
第二步:將學生分成小組討論
1.小齊如果長期沉溺其中,會有什么后果?
——身體受傷害,心理受傷害,學習受到嚴重干擾,正常的生活受影響。如果處理不好,還會走上違法之路。
2.小齊如果想了解科學的性知識,有哪些正當渠道?
——認真上健康課;找正式出版的生理衛生書籍;打當地性教育熱線電話……
3.小齊看過黃色網頁后,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沖動?
——應該從正當渠道了解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的有關知識;有困惑與父母、教師交流;遠離與性有關的書籍與畫面;轉移注意力,通過強度較大的體育運動釋放過多的能量;培養多種生活情趣,從關注人的生理向關注人的精神層面轉變;生活要有長遠規劃,讓自己忙碌起來。如果生活沒有無目標,沒有追求,人容易被身邊的小石子絆倒。人如果只停留在對生理的滿足上,會忽略社會性一面,降低自己為人的高貴性。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人能通過意志,克制自己的沖動。青春期的沖動需要稍稍冷卻,用多余的精力去干其他更有價值的事情。
通過梅平與小齊的例子,請同學們分析一下中學生面對網絡為什么容易出現問題?
原因主要是:中學生對新奇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中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中學生的抗誘惑能力比較低。
教師歸納小結:(a、誘惑永遠存在,不法分子也在利用先進的現代科技,只有提高自己的自護意識,努力完善自己,才能免受各種網毒的傷害。b、現實中的問題,要找現實中的親友師長幫助,不能向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人求助。)
活動三:組織辯論“網絡交往中的自由有沒有限度?”
(一)提出問題:網絡世界是虛擬的,我們的思想縱橫馳騁,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在網絡上為所欲為呢?你如何看待網絡交往的“自由”?這種自由有沒有限度?
(二)讓學生展開討論。
正方辯題——文明上網,遵守道德,法律規范。
反方辯題——網絡自由,誰也管不著。
正方觀點:網絡交往要遵守道德,不得隨意辱罵他人,聊天時要語言文明,對求助者要出于愛心盡力相助,與網友交友要真誠友好。總之,網絡是我們大家的,為了健康的網絡環境,你我他都要負起責任。
反方觀點:網絡世界是虛擬的,在網上交流猶如參加戴面具晚會,誰也不認識誰,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即使做什么壞事,也無人知道,可以發泄不滿情緒。
(三)教師總結:網絡交往中的時間空間可以沒有限度,但網絡交往中使用的言論、態度是有限度的,它們與現實生活中的交往有很多相近之處,如尊重對方、誠實守信、對自己的言論負責……
活動四:結合網絡上不道德與違法行為的案例及課本p74頁小堂的例子
(一)展開一次辯論會,主持人提出:網絡交往需要遵守哪些規則?
(二)展開自由辯論:
正方觀點:小堂的好奇心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為他的做法是惡意的攻擊,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經濟損失,這說明上網也要學法。
反方觀點:小堂只是試試自己的技術,證明一下自己,沒有惡意,應該不追究法律責任。
通過辯論,對比一下《網絡文明公約》看看小堂做得對不對?
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三)主持人小結:通過剛才的對比我們得出應該如何上網?下面請老師總結。
(四)教學小結
現在是信息時代,如果不會計算機,那么將會落后這個時代,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網絡呢?我想借此機會告訴大家上網要遵守規則,尤其是道德和法律,因為世上的任何自由都不是無限度的,即使在虛擬的社會中人們為了更有效溝通,更有質量地生活,也應該自覺遵守這些規則。
最后請同學們思考:網絡交往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你如何理解這句話的的深刻內涵?(教師歸納:a、網絡是先進的,網絡改變了我們生活的速度、節奏、方式。網絡使我們過了古人無法想象的幸福生活。b、網絡是危險的,網絡上隨時有陷阱,到處有誘惑。一不小心,我們就會被網絡吞噬。)
六、作業布置:
設計一份“我做安全小衛士”的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