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下冊期末總復習
6、班上照集體照時,發現有同學沒在取景框中,此時應將照相機________(填“靠近”或“遠離”)同學們,并將相機的鏡頭和底片間的距離________(填“伸長”或“縮短”).
7、如圖所示,8個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擊它們,可以發出“1、2、3、4、5、6、7、 ”的聲音來。這些聲音產生的原因和決定音調的因素分別是:( )
a、水振動,水的高度 b、水振動,瓶內空氣柱的高度
c、瓶內空氣振動,水的高度
d、瓶內空氣振動,瓶內空氣柱的高度
8、昆蟲飛行時翅膀都要振動,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當它們都從你身后飛過時,憑你的聽覺:( )a、能感到蝴蝶從你身后飛過 b、能感到蜜蜂從你身后飛過
c、都能感到它們從你身后飛過 d、都不能感到它們從你身后飛過
9、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俗話說“隔墻有耳”,說明固體也能傳聲b、“震耳欲聾”主要說明聲音的音調高
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d、用超聲波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
10、小明在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鏡前20cm處,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觀察到縮小的像.小明又把點燃的蠟燭置于原來的光屏處,則所成像的性質是:( )
a、倒立放大的實像b、正立放大的虛像 c、倒立縮小的實像 d、倒立等大的實像
11、某物體放在凸透鏡前30cm 處時,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40cm b、30cm c、20cm d、10cm
12、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體實像的是( )
a、在岸邊看到水中游動的魚 b、在水中通過潛望鏡看到水面上的景物 c、在電影院看到銀幕上的畫面 d、通過放大鏡看報紙上的字
1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
(1)實驗時,應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某同學的實驗數據如下表。
次數 物距 像距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1 30 15 縮小 倒
2 20 20 等大 倒
3 14 35 放大 倒
4 10 / 不成像 /
5 8 / 放大 正
①分析1、2、3次實驗的數據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第5次實驗中,從 一側瓶過透鏡看到在 一側放大的像。
14、在敲大古鐘時,有同學發現,停止對大鐘的撞擊后,大鐘“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鐘聲的回音 b、鐘還在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