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在水中的結晶
教學目標 1.說出晶體與非晶體的主要區別。2.了解晶體形成的幾種方法。
重點難點分析 不同的晶體要用不同的提取方法的原因
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明顯的可以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為主,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明顯的要用蒸發溶劑的方法來提取。
課程資源的準備與開發
教 、學 預 設 調 控 對 策
【引入】
溶液普遍的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自然界中的河水、海水和泉水等都不是純凈物,都是溶有多種溶質的溶液。那么,怎么將這些物質從水中提取出來,比如從海水提取食鹽?
一、晶體的形成
1、 晶體和非晶體的主要區別
展示各種物質的晶體如,硫酸銅晶體、云母晶體、食鹽晶體,觀察。再展示幾種非晶體物質,如硫磺粉、紅磷、蔗糖等,觀察。(教師可提供放大鏡)
發現:晶體都具有規則的幾何形狀;不同的晶體具有不同的形狀。
2、 晶體的形成
師:生活中經常需要從溶液中提取物質,大家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 或者問,大家知道圍墾海田的作用嗎?說說他它的原理)
聯系生活:我們所吃的食鹽大多數就是從海水中提煉出來的。人們把海水引入鹽田,經過風吹日曬,水蒸發后,溶液變濃,最后食鹽就會結晶析出。
請學生總結,這是用了什么方法獲得晶體。
實驗:1)配制一杯70攝氏度的硫酸銅的飽和溶液。
2)利用吸管吸取一滴硫酸銅飽和溶液,滴在凹穴片上。
3)仔細觀察(或用顯微鏡觀察),有沒晶體出現?
學生觀察現象,描述結果,學會總結出這是利用了什么方法獲得晶體。
總結可得出獲得晶體的兩種方法:
可以通過蒸發溶劑使溶液變濃,再繼續蒸發溶劑而獲得晶體;也可以通過冷卻熱飽和溶液來獲得晶體。
問:為什么蒸發溶劑能析出晶體?
問:為什么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可得到晶體?
問:這兩種方法是不是適合所有物質晶體的獲得?
(前一種是,后一種不一定。)
對于,氯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不能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來得到晶體。
3、事實上,在生活生產中人們通常是將兩種方法綜合起來使用,也就是先通過加熱使溶液濃縮(減少溶劑),再將溶液冷卻(降低溫度),使溶液中的物質結晶析出。
4、小結: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明顯的可以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為主,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明顯的要用蒸發溶劑的方法來提取。
二、結晶水合物
無水硫酸銅粉末 是白色的
硫酸銅晶體 是蘭色的
硫酸銅溶液 也是蘭色的
(這里作業本出現了用無水硫酸銅粉末來鑒別酒精中有無水的題目,所以課堂要做必要的介紹)
三、關于溶解和析出的平衡
由于分子處于不停的運動之中,從宏觀角度看,把硫酸銅晶體放入飽和的硫酸銅溶液中不會繼續溶解,但是從微觀角度看,一塊硫酸銅晶體上可能左邊有一部分在溶解的同時,另一部分在析出,溶解和析出的質量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說溶解和析出平衡,質量不變,形狀發生變化。
四、學生分組實驗:硫酸銅晶體的生長
課 題 1.9 水的利用和保護
教學目標1、 通過讀圖了解世界和我國水資源的分布,關注世界和我國淡水資源的嚴重危機,增強節約用水的意識。